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夏季如何養心 中醫推薦四大養心必備方

夏季如何養心 中醫推薦四大養心必備方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五臟六腑都會上火,心又是我們臟腑中佔有主導地位的  ,所以我們夏季必須要養好心。那麼我們怎麼做才能養好心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夏季如何養心?中醫推薦了哪些良方?

  夏季如何養心

  一、怡神養心

  人們要藉助夏天這個散發的季節,把春季的淤滯惱怒的情緒宣洩出去,保持情志條暢,心神和緩。夏季自然界一派繁榮景象,人們喜愛的景色在戶外,應該多到戶外活動,享受大自然美景。如果違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逆之則傷心」,就會損失心氣,秋冬季節容易患病。

  夏季養神,一忌肝火,盡量避免生氣、焦慮、抑鬱;二忌心火,減少心煩、懊惱、躁動不安,宜清靜養神,靜心寧神,摒除雜念,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淡泊寧靜的心態。當然,夏天氣溫高,可以選擇早上和晚上到戶外散步等方式進行鍛煉。

  二、少汗養心

  夏天天氣炎熱,微微出汗能夠調節體溫,調和營衛,利於氣血條暢。因天氣炎熱,經常大汗淋漓,不利於身體健康。中醫有「汗血同源」之說。汗由津液所化生,津液與血均為水谷精微,汗為血之源,出汗過多,容易耗傷津血及陽氣,可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出現心慌、氣短、失眠、神疲乏力、煩渴、尿少等癥狀。

  三、養陽清心

  夏季晝長夜短,順應自然,應晚睡早起,同時配合午睡,時間以30分鐘為宜。飲食應溫和,苦而清淡,飲食有節,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夏季飲食應溫,過於辛熱,助陽生火;過於寒涼,助濕生痰。苦味入心,清解暑熱降心火,清淡飲食可促進食慾,利於消化。

  四、藥茶寧心

  結合夏季氣候特點與個人體質情況,可適當選用中藥泡服,調整陰陽平衡。對素體虛弱,熱傷氣津而神疲乏力、頭暈、口渴、汗多者,可選用西洋參6片、麥冬10粒,開水浸泡代茶飲,有益氣養陰生津之功。對於肝火偏盛而煩躁、眼花、目紅、頭痛、頭昏、口苦口乾者,可用菊花10朵、決明子6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肝明目之功。對於心火上炎而出現心煩、口渴、睡眠不實、口腔潰瘍者,可用蓮子6克、梔子6克、酸棗仁6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心除煩安神的功效。

  妙用荷葉來解暑

  中醫認為,荷葉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有清熱解暑、生髮清陽、涼血止血的功用,鮮品、干品均可入葯,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以及血熱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炎炎夏日,痱子總是不時的找上門來,如果取荷葉適量,洗凈,加水煮半小時,冷卻後用來洗澡,不僅可以防治痱子,而且具有潤膚美容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荷葉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減肥的功效,因此,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患者,除了經常喝點荷葉粥外,還可以每日單用荷葉9克或鮮荷葉30克左右,煎湯代茶飲,如果再放點山楂、決明子同飲,則有更好的減肥、降脂、降壓之效。

  荷葉不僅能藥用,入菜肴則有清熱解暑、延年益壽的作用。荷葉入饌歷史悠久,唐代時已有「荷包飯」美食,柳宗元詩云「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墟人」。宋時,用荷葉增添菜肴香味已較普遍。明末清初的《廣東新語》記曰:「東莞以香粳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表裡透香,名曰荷包飯。」明代以來,荷葉包飯一直是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美食。

  以荷葉為輔料烹制而成的佳肴,在地方名菜中佔有一席定位,如湘菜中的荷葉粉蒸肉,清香撲鼻,軟糯酥爛;浙菜中的荷葉新鳳雞,清香四溢,風味誘人;徽菜中的荷葉包雞,清香沁人,雞肉鮮醇;川菜中的荷葉蒸肉,咸鮮味美,清香誘人。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夏季如何養心中醫推薦的相關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夏季很多人都無精打采,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養心我們要時刻做好準備,這是我們身體的發動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養生為何最重要是「養心」?夏季養心怎麼吃?
夏季養陽重「養心」
夏季養心好心慣
夏季養心護胃忌貪涼
中醫講夏季養陽是順應四季變化,夏季養生重在「養心養陽」!
中醫認為夏季易產生煩躁情緒,故夏季養生先養心,夏季養心三款食譜做法
夏季護心養心 留心這些事
中醫養生為何最重要是「養心」?如何養心?
夏季養生 養心為重
夏季養生需養心
夏季養生重「養心」,清心除煩有「三寶」
夏季養心的三大原則
熱夏四道食療方可養心
冬季護心必看!保養心臟的小方法能起大作用
春養肝 夏養心 秋養肺 冬養腎
夏季滋補養心推薦三款煲湯食譜
夏季養心吃什麼好?
養生需養心之夏季養心隨便談
夏季養心就是養命!一整套中醫養心方,照著學就對了
養心是夏季養生的主旋律,那麼如何養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