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打從去年11月份建了一個篆刻群,結識了不少篆刻有緣人,也因此在"印宗秦漢「這條路上找到了許多同路人,大家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學漢印,臨漢印的學習高潮,每天所論事項,每天的日課作業,也大都以漢印為主,這當然是好事,很多剛剛入門學習篆刻的朋友在漢印里學到了大量的篆刻規矩,但是最近卻突然發現,很多群友,在遇到需要創作相應的名章時,刻出來的作品大多呆板而無生氣,或者就是漢初的帶界格的四字名章,或者就是東漢的滿白風格,或者就是晉白文印的典雅,或者是漢將軍印的爽利沖刀……但不管以何種樣式刻印,總是缺少鮮活的氣息,而這種鮮活的氣息又恰是篆刻創作的最關鍵點,於是有印友就來問我,難道我臨漢印半年以來,是走錯了路?今天就來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要分成兩句來說,一句是:不入漢印算是不懂篆刻;一句是: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漢印「三封左尉」)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漢印「騎司馬印」)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漢印「武陵尉印」)

一、不入漢印不懂篆刻

很多初學者,最初沒有接觸漢印,學印的方法就是遇到一方好看的印,就照模照樣的臨下來,或者遇到需要創作的時候,就從電腦的篆刻字典時查出來相應的字,按樣子反寫排到印面上,然後依樣施刻就算完成創作。這顯然是有問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臨漢印

1、臨漢印懂字法

大部分情況下,初學篆刻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字法問題,初學者開始學篆刻往往全憑興趣,不知字法為何物,大部分情況下,是處於依樣畫葫蘆的狀況, 不管從何處來的字,只要用得上的字,就拿來放到自家要創作的印面上去,不知繆篆為何物,不知繆篆、小篆與摹印篆的差別和各自的特徵,而一旦始臨漢印,目力日常所及,每日功課所刻,字法概念上的用字大都是繆篆,繆篆的篆隸方正特徵,在日夕揣摸間約略可以掌握,也由此學會了查《漢印分韻》《繆篆分韻》《漢印文字徵》等字典,一些常用字的寫法也漸次掌握。初學篆刻者,不過字法關,談不上篆刻入門,初學者由於臨漢印而漸知字法為何事,也由此漸入篆刻大門。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漢印文字徵》)

2、臨漢印懂篆法

篆法是逐個篆字入印前的美化,漢印由於樣本較多,每臨一方漢印,都會在臨習的過程中了解一些繆篆在適應印面時如何變化,如何增減筆畫等,這一點,須要每個初學者做兩件事,一是增大臨習樣本,多寫多刻,以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是在臨寫臨刻過程中逐字突破,硬性記憶,掌握一個字算一個字,何樣的印面空間用何樣的篆法,與不一樣的字配合時如何調整字的篆法等;初學者因為增大了漢印臨寫臨刻的樣本,篆法問題自然而然會得到解決。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不同字在印面中的篆法選擇樣本)

3、臨漢印懂刀法

漢印產生的歷史時間段長久,其間鑄印、鑿印、碾印、琢印樣本均有相應參照物,這對於初學者在臨寫臨刻這些漢印樣本中逐一體會,對於沖刀、切刀、中鋒刀、側鋒刀、深入的刀法、淺琢的刀法都會逐一接觸練習,在創作之時,各種刀法就手而來,遇到各式各樣的印面格局都可以以相應的刀法給予處理,可以說,臨漢印選對樣本,一定的數量臨習下來,刀法自然純熟,刀法在不同的印面格局中所展現出來的刀法語言,這是初學篆刻者刀法方面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沖、切刀法的示意圖)

4、臨漢印懂章法

章法是錢印印面美學處理的問題,漢印的章法特徵是簡單的、樸實的,比如任疏任密的章法基本規則,比如注重整體、注重氣韻,注重協調平衡的章法原理,初學者在不斷的臨摹過程中,一遍遍心摹手追,對於疏密、穿插、避讓、方圓、呼應、粗細、巧拙、離合、變形等章法原理都約略會有所體會,這也都是一個篆刻初學者必須接觸和掌握的內容。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漢印「皇后之璽」中存在的隱形界格)

5、向漢印學鈐蓋、殘破

漢印流傳的時間久遠,在印面效果、鈐蓋樣本的不同效果中,初學者可以領會到鈐蓋用力,殘破方位等原理,漢銅印的斑駁殘損樣本是初學者掌握漢金屬印與現今石材刀痕之間關係的「金石氣」關聯。這也是學篆刻所必知的基礎知識。

大略以上五條,由於對漢印的臨摹的越加勤奮,接觸的漢印樣本越多,初學者所掌握的以上相關內容也就越多,臨漢印實在是一個初學篆刻的愛好者入門的最佳門徑。另外,由於漢印樣本相比與明清文人篆刻的特殊性,我們基本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不臨漢印就不懂篆刻。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漢印的印面)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漢印的印面)

二、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臨漢印再多,對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理解再為精熟,運用再為熟練,學篆刻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創作,為了反映篆刻愛好者的情趣、心志、生活感受等。很多初學者,在漢印臨習中找到了樂趣,對於字法、篆法、章法、刀法中若有所悟,學印已略有小成,漸漸開始對外接單,免潤或者薄潤為親朋好友制印。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印友創作的漢印印式的作品)

學篆刻不入漢印不懂篆刻,不出漢印不懂創作

(印友創作的漢印印式的作品)

於是,馬上遇到一個大問題,臨漢印臨得多了,幾乎每一筆,每一刀,每一個細節處理,都依從漢印,竟約略在刻印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受到漢印的約束。常聽某某印友說,這一字是取自某方漢印,這一刀是學的哪方漢印等等 ,長久以往,似乎不提漢印就不知道如何刻印了。漢印的模鑄之力困鎖了篆刻學習者的創造力,而創造力恰是篆刻創作最需要的,匠人印勝在工藝,文人印勝在天趣,一個篆刻人,在創作中失去了創造力,也大致就失去了天趣所在,結果出來的作品自然了無生氣,所以,臨漢印多而不困鎖於漢印才是篆刻愛好者的正途,所謂不出漢印不懂篆刻創作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的。

(【老李刻堂】之152,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有童心的豐子愷,值得陪你過這個兒童節!
篆刻章法:啥是「計白當黑」?
文人掌故:齊白石佩服的徐渭,他的印章以及那方謎印「秦田水月」
跟著趙之謙臨漢印,其實就是「渾厚」的氣息
文徵明——小楷《離騷經》

TAG:談藝錄 |

您可能感興趣

無漢印,不大師!
無漢印不大師!
那些不是方正平直的漢印
篆刻學習:應當特別注意的一方漢印
實例:在漢印基礎不紮實時,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學習戰國古璽
篆刻章法學習的第一步:從漢印談起說說印面秩序
沒想到硬漢印象的何潤東,在遇到愛情的時候,還有這麼柔弱的一面
這方出土的純黃金漢印「文帝行璽」,居然不是皇帝印
學篆刻:陳豫鍾是如何將漢印的典雅與渾厚一起表現的
篆刻入門:為什麼要扎紮實實地臨習漢印?
秦漢印章原鈐印譜的開山之作,集古印譜,一經面世居然被搶購一空
古璽和秦漢印大不同
賞漢印,學多字印布局
篆刻學習:漢印中的經典章法原則:對角呼應
又一個名族印表機品牌 漢印將熱敏列印進行到底
篆刻:秦漢印章,蒼勁清雅
漢印都有啥特點
都說「印宗秦漢」,可秦漢印里白文多,朱文少,怎麼辦?
漢印的10個特點:陰文為主,採用繆篆,工而不板,帶有隸意……
朱復戡篆印摹改《秦漢印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