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這10個方面的鍛煉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一些
腦神經科學家早已證實,智力不是先天不變的,而是可以通過後天拓展不斷提升的。美國科學界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投入研究,試圖發掘幫助智力發展的切實有效的方法。本文聚合了近年來全球各個領域的專家最新發現的「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的10個重磅研究成果」,希望能帶給大家啟發與思考。
1.音樂課
簡單明了:研究顯示音樂課能使人變得更聰明。
事實上,音樂訓練能夠幫助每一個人的智力發展,無論年長還是年幼。
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發現,音樂訓練有利於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能力。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現,老年人同樣能從音樂訓練中獲益,能幫助抵禦老年痴獃等老齡化的有害影響。
2.四肢發達就一定頭腦簡單,是無稽之談
有些愛運動的孩子之所以成為學習不好的傢伙,是因為他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運動場上,而不是在圖書館。但是,如果能確保孩子在這兩者比較均衡地貢獻時間,那他還會變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笨蛋嗎?
事實上恰恰相反,研究顯示,保持運動習慣能增強學習能力。
德國科學家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運動過後,大腦接收新辭彙的速度能夠提升20%。這是因為運動能激活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縮寫為BDNF),而BDNF則能促進掌管記憶力、邏輯等高層次學習能力的那部分大腦的神經元的增長。
另一個有趣的實驗是,科學家組織了一群志願者,督促他們進行持續的運動,並且每天追蹤拍攝他們的腦圖……在三個月之後,科學家發現,大腦中負責記憶力的海馬回(hippocampus)的毛細血管容量(即意味著血流量)擴充了30%,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發現。
3.不要讀給孩子聽,和他一起讀
你家孩子正在啟蒙閱讀能力嗎?在你讀給他聽的時候,不要讓他只盯著書上的圖片看,把他的注意力拉到文字上來。和他一起讀,而不是讀給他聽。
研究顯示,這將幫助孩子奠定閱讀的基本能力。科學家建議,只有明確地專註於培養孩子自身的閱讀能力,這樣的親子閱讀才能對孩子早期的語言能力發展達成有效的推進。(註:這一點是基於英語的文字特性,不一定適用於漢字。)
4.剝奪睡眠將使孩子變笨
研究發現:缺少1小時的睡眠,將使6年級的大腦水平下降至4年級的大腦水平,這是因為失去1小時睡眠的大腦狀態,就等同於大腦認知能力瞬間倒退2年。學習成績和平均睡眠時間之間存在著明確關聯。
明尼蘇達大學的Kyla Wahlstrom博士在針對7000名高中生的研究中發現,成績經常得A的孩子比經常得B的孩子的平均睡眠時間至少多出15分鐘,而經常得B的孩子比經常得C的孩子的平均睡眠時間至少多出15分鐘,以此類推。
Wahlstrom博士的這個數據幾乎是布朗大學的Carskadon博士早年進行的針對3000名羅德島高中生的研究結果的完美複製。雖然,以每15分鐘進行計算只是個平均值,但這兩項研究成果的一致性已經顯而易見,並指向同一個清晰的結論,那就是:睡眠不足將致使大腦的認知能力倒退。
5.沒有自律能力,IQ就沒有意義
a.假如要預言孩子將來人生的成功程度,自制力的影響力遠勝於智商天賦。
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自制力是個人成功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具備高度自制力的學生在任何一項學術成績上都能勝過那些容易衝動的同齡人-因為他們更少逃課,更少把時間花在看電視等消遣玩樂上,更主動地在學習中投注努力。依據自制力水平來預測孩子的學業成績,比依據IQ值要準確很多。
b.好成績更多地來源於勤奮,而不是天生的智商。
調查顯示,勤奮指數可以預言職場的成功程度,然而它可以預言的還不止於此。勤奮的人能夠在學校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更少涉入犯罪,婚姻也更為持久穩定,甚至更加長壽-因為他們更少沉溺於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他們更少中風,更少高血壓,甚至更少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症。
c.擁有什麼對孩子的人生最好?那就是堅韌。
近年來最震撼美國教育界的一項研究成果就是:成功最好的預言家是「GRIT堅韌」這一項非認知技能,而不是以智商為代表的認知技能。「堅韌」用一句話定義就是:朝著長期目標而努力不懈的毅力與激情。
6.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
真正的學習不是被動灌輸的,而是主動尋求的。
紐約時報暢銷書《The Talent Code》中建議:在學習知識時,不能只是聽和讀,而要測試自己對知識的理解。
我們的大腦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是通過「做些什麼」來學習的,而不是光靠聽和讀。這就是為什麼對於很多技能的學習,比起死記硬背,花2/3的時間測試和思考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學習效果會更好,因為這樣就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了主動學習,這就是2/3定律。
7.吃得好,才能學得好
最好每天都讓孩子們吃得健康,因為研究發現孩子吃什麼跟學習成績也有關係。
每個人都知道在考試日必須吃好一頓健康早餐。高碳水化合物、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燕麥片,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考試前一個星期吃的是什麼,對考試也有影響。一項以大學生為調查樣本的研究顯示,連續5天主要進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難消化的食物(比如肉類、芝士、奶油等)之後,他們的專註力和思考速度明顯下降了。
8.快樂的孩子 = 成功的孩子
快樂的孩子更有可能成長為才華橫溢、成就斐然的人才。
擁有幸福感在這個強調成功的功利世界具備巨大的優勢。海量的調查研究已經發現,平均來看,快樂的人在工作和戀愛上都能比不快樂的人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他們能得到更好的業績評估,更多機會獲得受人尊敬的工作,甚至收入更高。他們更容易得到美滿婚姻,並且婚後生活維繫得更和諧幸福。
9.同齡小夥伴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父母的基因對孩子有著根本的影響,孩子的先天智力水平和先天性格特質都由他們的父母決定。那麼在後天培養過程中,是誰對孩子行為的影響最大呢?就是同齡人。
經濟學家Bruce Sacerdote在達特茅斯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寢室室友對大學生GPA學分績點的影響非常大。他發現GPA比較低的學生在和GPA高的同學成為室友之後,他們的GPA普遍提高了,反之亦然。
10.相信孩子們
相信你的孩子能變得越來越優秀,這種信任會讓孩子變得更好。
社會心理學家Rosenthal曾經以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過一項跟蹤實驗:讓老師隨機在班裡選擇一些學生,給他們冠以」學習能手」的稱號。之後這些孩子和班裡其他孩子一樣正常上課,並沒有得到任何額外的學習幫助。然而,到期末的時候。被隨機歸為「學習能手」的那群孩子幾乎所有人都至少提升了10個點的IQ值,其中有30%的孩子提升了22個點及以上的IQ值。


TAG:恆聖體育 |
※愛鍛煉的你,是不是也忘了鍛煉這個部位?
※男生身材想要更好,那這5個部位的鍛煉就少不了
※這些小技巧可以鍛煉大腦,讓你變得更聰明哦
※想知道現在去健身房的,還有幾個是真的為了鍛煉的!
※你的鍛煉是否「透支」了身體?這4個表現說明你的鍛煉可能過度了
※看了這個視頻,才知道還有這麼好的腹肌鍛煉方式!
※鍛煉的方法千種萬種,這裡就有最適合你的一種,讓你的腰椎不再痛
※其實你不知道,抖臀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方式!
※寶寶5個月時,多讓他做這個動作,能鍛煉他的小腦,讓他更聰明
※背部鍛煉效果緩慢?看看這4點,讓你的倒三角變得更大隻!
※鍛煉核心的3大益處,少了這些,怪不得坐一會兒就腰疼
※鍛煉這裡的肌肉,讓你變得更有男人味!
※新手鍛煉很勤奮,就是沒效果,很有可能是忽略了這3個鍛煉點
※如果產後有這些癥狀,說明骨盆沒有恢復好,可以這樣鍛煉!
※這些腹肌鍛煉方法你絕對想像不到!每一個都燃爆了!
※不一樣的健身鍛煉方法,效果杠杠的!聰明還有趣,說的就是他吧!
※這兩個小方法,每天鍛煉10分鐘,讓你的膝蓋再也不疼痛!
※練了這麼久的瑜伽,為什麼還是駝背,那是你沒這樣鍛煉!
※寶寶學齡前,多鍛煉他的這幾種能力,會讓他更聰明
※用這3種方法鍛煉孩子右腦,他會比別的小孩更聰明,爸媽還別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