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弘范祖上三代都不屬於宋朝管轄,「賣國賊」之名是否牽強?

張弘范祖上三代都不屬於宋朝管轄,「賣國賊」之名是否牽強?

張弘范祖籍河北保定,此地屬於幽雲十六州,早在後晉已經劃為契丹遼國。張弘范父親張柔為金國將領,後投降蒙古攻破金國南京開封,這又怎麼理解?

回答關注(9)|查看更多問答

14個回答

衛星雲Alex

05-25 12:1530贊踩

一群無知的人再扯蛋歷史。張弘范一直不是宋人,何來賣國賊之說!

無非扯張是否為漢奸。宋不能把漢人聚在宋地,反而咒罵別人成功。典型意淫。

簡單說:中國和朝鮮打仗,朝鮮族怎麼選擇?為中國而戰為朝奸,為朝鮮而戰為賣國賊。中立估計兩個帽子都不跑了。

宋朝滅亡是自取,一個政府,外不能禦敵,內不能清治。是廟堂出了問題,卻把責任推給江湖。

搞笑耳!5評論

巴山夜雨涮鍋

歷史問答專家06-05 19:130贊踩

謝邀。,張弘范是否屬於賣國賊,其實看如何定性宋朝與遼、金、蒙元的戰爭。

如果將二者看做是民族侵略與反侵略之戰,那麼張弘范父子的母國應該看做宋朝。他們作為淪陷於異族統治的漢人,先後為異族統治者服務,併入侵自己的母國,那麼站在宋朝的角度,將其憤怒地稱為賣國賊並不為太過——即使如此,也還是可以商榷。類比下,二戰中被日本徵集進入軍隊的朝鮮或台灣人,可以稱為「二鬼子」,但是要定位漢奸罪,也不可一概而論。

如果將宋朝與遼金元的戰爭定性為中華民族內部戰爭,那麼張弘范不過是幫助其中一個政權(而且是自己身於其中受管轄的政權),打敗了另一個政權,當然談不上現在說的賣國了。評論

回憶終究還是會忘記76950701

05-25 07:2319贊踩

率領元朝大軍滅了南宋的,張弘范同志,死於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即公元1280年。

十三年,浙東台州一帶人民繼續進行抗元鬥爭,張弘范奉命綏靖其地。他用恩威並濟的手段,誅其為首者而寬大其餘,很快就平定了局勢。

十四年,平宋元軍大部北調。張弘范被任命為江東宣慰使,負責維持南方新附地區的安定。次年,宋將張世傑等擁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兄弟,復辟宋室於南方沿海。閩、廣一帶群起響應,「諸州應者十五郡縣」。元廷正式授張弘范以蒙古漢軍都元帥之職,命其前往征討。陛辭之際,他請求「以蒙古信臣為首帥」,因為他深知此前無漢人統蒙古軍的先例,顧慮難以指揮,無法保證成功。但世祖鑒於以往安豐之戰中,「委任不專」,張弘范之父張柔與蒙古主將察罕捍格齟齬,以至「進退失據」的教訓,斷然決定把這次行動的指揮大權完全交付給他。為示信任還專門賜以尚方寶劍,併當面交代,「劍,汝之副也。不用命者,以此處之」。

張弘范銜命至揚州選調水陸兵將兩萬人,分道南征。他以李恆為副手由江西南下廣東,以其弟張弘正為先鋒直趨閩、廣。行前張弘范特意告誡其弟要勇敢作戰,謹慎從事,表示自己不會因私情稍假寬縱。進軍途中,連拔三江寨、漳州、鮑浦寨等幾座防守堅固的城堡,致使其餘「瀕海郡邑皆望風降附」。宋丞相文天祥、禮部侍郎鄧光薦也在五坡嶺(在今海豐)被俘獲。張弘范懾於文天祥的浩然正氣,將其禮送大都。

十六年正月,張弘范由廣東潮陽發船下海,搜尋宋室蹤跡,在甲子石林獲兩名宋諜,從他們口中探知宋帝君臣的藏身之地在崖山(今廣東新會縣南80里)。張弘范隨率舟師追蹤而至。

崖山系東西對崎的近岸小島。宋人建宮室於島上山麓。島下「結巨艦千艘下碇海中。中艫而外舳(即船頭向內,船尾向外),大索貫之為柵」。為防火攻,「艦皆塗泥,縛長木以拒火舟,火不能炙」(《宋史·瀛國公紀》),隱然一座海上堅城。因崖山之北水淺「舟膠」(易擱淺),張弘范指揮元軍船隊由崖山之東轉入大洋,爾後由南面逼近宋人的水上基地。正式接手交戰前,張弘范「潛舟載騎兵登陸焚其宮,命樂總管立寨斷其汲路」,使宋人失去了陸上的基地和淡水供應,在心理和生理上遭受沉重打擊而困頓不堪。

二月,張弘范發起總攻(參見厓山海戰)。他分軍為四,指揮諸將從東南北三面接近敵船,自將一軍居西南,擔當最難的一面。元軍每艘船上均構造成樓於舟尾,外覆布陣,內藏甲士。張弘范命令各船以他船上的樂聲和鑼聲為號令。樂作,宋人聞之,以為元軍擺宴而放鬆了警覺。

待元軍舟師直犯其前,宋軍才放箭拒敵。元軍按照命令皆伏盾不動,直至舟將接,突然「鳴金撤陣,弓弩火石交作,頃刻並破七舟」。元軍「諸將乘亂皆殊死戰,自己至申,聲震天海,斬獲幾盡」。宋丞相陸秀夫在絕境中背負幼主趙昺投海自盡,宋朝最終滅亡。宋將張世傑率殘餘舟船敗走交趾,遇風壞舟,死於海陵港,「嶺海悉平」。張弘范勒石紀功於崖山之陽而還。

十月,張弘范班師回朝,受到忽必烈接見,慰勞甚厚。不久竟染疾身死,年四十三歲。

南宋滅亡後,民間一直有一個傳說,說是宋朝降將張弘范統帥元軍在崖山擊潰南宋艦隊,逼得南宋丞相陸秀夫抱著宋少帝跳海自沉,代表著漢人正朔的南宋政權就此徹底滅亡。爾後,張弘范命人在石崖上刻上「張弘范滅宋於此」七個大字以標榜自己滅掉南宋的所謂千秋功業。這種行徑為世人所不齒,沒過多久,有一位秀才在石崖刻字前面又加了一個「宋」字,變成了「宋張弘范滅宋於此」。藉以對叛宋投元的張弘范表示出極大的羞辱和輕蔑。

在廣東崖山當地,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在石崖刻字前面又加了一個「宋」字的故事發生在張弘范滅宋之後,過了二百多年的明代,當地出了個著名的理學家名陳獻章。陳獻章因為家住江門白沙鄉,所以又稱白沙先生。是白沙先生在石刻上加了個「宋」字,以一字之威,教訓亂臣賊子。

歷史小說家二月河著的《乾隆皇帝》一書中:也有類似的敘述如下:滅大宋的不是蒙古人,是文恬武嬉的文武百官。乾隆知道母親已經被說動,繼續循著自己的思路款款陳說道:「蒙古大軍將宋代最後一個皇帝趕到瓊崖大海,宋代最後一個皇帝還在孩提之間,宰相陸秀夫在船上還在給他講《中庸》。船被圍了,把自己妻兒老小的船先沉了,抱著小皇帝投海自盡……額娘,你知道指揮這一戰的蒙古主將是誰?」太后搖了搖頭,她的眼中已經迸出淚花。「叫張弘范。」乾隆想到宋朝末代皇帝途窮慘狀,也覺心中凄惶,哽著嗓子道:「他是大宋的一員戰將,投了元,又來打自己主子。滅了宋,還磨崖鑄字,寫了幾個字說『張弘范滅宋於此』!後人鄙薄他,在前頭仿他筆跡又添了個字,『宋張弘范滅宋於此』——這不是文人刻薄,是的的真真的史實!兒子想爭一口氣,別叫後世我們大清也出張弘范那樣的賊子。」

乾隆皇帝口中所說的史實,想來二月河先生已經考證過了。《乾隆皇帝》一書影響甚大,因此「宋張弘范滅宋」的故事更為人熟識。

有學者對這類說法持不同看法,據一些地方志記載,當時張弘范在崖門的巨石上刻下的是"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如這樣的話,在「張弘范」三字上面很難再加上「宋」字。到了明代,張弘范所鐫刻的字跡已被地方官派人全部被鏟去,以消除元代的民族矛盾給百姓心靈上留下的陰影。

據史書記載,張弘范是漢族人,但他不是宋朝人,更沒有在南宋時期當過將領,他父親張柔,是河北定興人,農民出身,原為金國人(其祖先可能為北宋遺民)。金國衰亡期間,張柔發展地方武裝,成為軍閥。1218年,張柔與蒙古軍交戰被擒,投降了蒙人。後來在連年征戰中,積功累進,成為蒙古軍中的頭號漢人大將。 1238年,就是張柔投降蒙古人20年後,張弘范才出生,此時已是元太宗窩闊台汗十年,金已經亡國四年了,所以張弘范」既不是金人,也不是宋人,而是蒙古漢人。這個「蒙古張弘范」是在蒙古軍中打拚出來的優秀將領,自始至終都是元帝國的臣民。元廷對委派張弘范充任征宋統帥是絕對放心的,據史載, 張弘范出征前,元帝賜以錦衣、玉帶,張弘范辭曰:「奉命遠征,無所事於衣帶也。苟以劍甲為賜,則臣得仗國威靈,率不聽者,臣得其職矣。」 元帝壯之,出上方劍以賜,曰:「劍,汝副也,有不用命者,以此處之。」

在宋元戰爭中,作為元軍中的漢人將領,張弘范在軍事上立有卓越功勛:他曾築「一字城」分割襄樊,隨後攻下樊城,逼使駐守襄陽城的宋軍出降。襄陽一失,南宋抗元的防線頓時門戶大開;在後來的焦山之戰中他又擊潰了宋將張世傑率領的宋軍主力;1278年,張弘范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蒙古漢軍都元帥」,率軍攻打閩廣兩地南宋的殘餘勢力,在潮州五坡嶺捉住了南宋宰相文天祥;1279年,他指揮水軍,在廣東崖山擊潰南宋艦隊,元軍乘潮沖入宋軍舟陣,偷襲宋將左大的戰船,擄去左大。跟著又奪去宋軍的七艘戰船,宋軍軍心動搖。宋將翟國秀、劉俊等率兵船降敵,軍中大亂。張世傑欲闖入中軍救帝,但時已近黃昏,陰霾四布,咫尺莫辨,遂率16艘戰船衝出崖門。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先驅妻子赴海死,登帝舟奏道:"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不宜再辱。"遂背帝昺蹈海殉國。從官及宮人多隨之投海死。事後,楊太后聞帝已投海殉國,亦赴海而死。代表著漢人正朔的南宋政權徹底滅亡。中國自此全部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統治,長達近百年之久。

張弘范從小受過很好的儒學教育,對漢文中的儒家典籍,綱常倫理也頗為熟悉。他曾作詩《述懷》曰:「磨劍劍石石鼎裂,飲馬長江江水竭。我軍百萬戰袍紅,儘是江南兒女血」。這首詩流露出他對戰爭破壞行為的憎惡和內心的矛盾、痛苦、內疚。張弘范是一個漢人,但他又是元軍的大將,詩中的「我軍」指的是元帝國的軍隊,而被「我軍」屠戮的「江南兒女」則是指與張弘范身屬同一種族的南宋子民。作為一名漢人,在助蒙古人殺戮同族,破漢人軍,滅漢人國,在記述民族戰爭的歷史上,無論如何不會是一個光彩的角色。想來張弘范當時的心情肯定是十分複雜的。據史載,張弘范在被元廷委以南下攻宋的主帥時,思想中就產生過顧慮,「帝以弘范為蒙古漢軍都元帥。陛辭,奏曰:「國制,無漢人典蒙古軍者。臣漢人,恐乖節度,猝難成功。願得親信蒙古大臣與俱。」

與張弘范一直作戰到最後的宋將張世傑,原來在金國是張弘范之父張柔的部下。後來張柔降了蒙古,張世傑南下投奔了南宋。兩人都姓張,又都是小同鄉,所以有記載說他們血統上是同宗族,但走的道路卻完全不一樣。張世傑堅決抗元,最後以身殉宋,死得十分壯烈。而張柔父子卻封侯拜相,成了元初的顯貴。《宋史》中說張世傑:「少從張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隸淮兵中,無所知名。」最後在崖山海面上,宋元兩國間的最後一戰,變成了張世傑、張弘范這對同門叔侄(兄弟)的較量。張世傑雖然戰敗,後來卻彪炳青史,而張弘范死後雖然在元朝備極哀榮,元廷追贈他為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謚武烈。三十二年之後,即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元朝又給他加贈「推忠效節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齊國公。」改謚忠武。八年之後,(元仁宗延佑六年,1319年)元朝政府再一次加賜他「保大功臣」。加封淮陽王,改謚獻武。對他的評價一直在上升。但是他在民間卻落得了個罵名。

人們為什麼更喜歡看作為「宋朝降將」的張弘范被後世人羞辱和輕蔑的故事,這是因為從民族角度上看,人們同情、嘆息南宋朝廷的滅亡,而對為敵作倀的漢奸的切齒痛恨,金兀朮打北宋,可以,伯顏攻南宋,也無異議,因為他們代表了自己的民族。而張弘范作為漢人卻來攻打、殺戮同族,這就是大逆不道。很多人並不了解張弘范的身世,只因他是漢人,取了漢名,就斷定他是漢奸,給他安上個投降敵人的罪名,指責他在「忠義」上有了缺失,將他羞辱貶損,罵得狗血淋頭,人們心裡痛快。 儘管張弘范誕生、成長在異族的國土上,但因為他是一個漢人,他的身體里流著的是漢人的血。他沒有像張世傑一樣,投南宋抵禦元軍的進攻,而是一心一意地替蒙古人來打漢人的江山,這在很多人的心理上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後人會編造這類石崖刻字的故事來鄙薄他、貶損他。

當然歷史上也有一些人對張弘范作出了比較公正的評價,明代的廣東提學趙瑤曾作詩曰:「忍奪中華與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鐫功奇石張弘范,不是胡兒是漢兒。」從胡漢民族相爭的角度出發,對崖山之戰作了評論,沒有硬給張弘范套上一個「宋朝降將」的帽子,這種評論是比較公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古時候的日常生活。
穿越宋朝自由行 在汴梁的夜市能吃到什麼?

TAG: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海賊王中紅髮作為四皇之一,是否名副其實?
秦軍吊打匈奴而漢要和親,是否漢朝不如秦朝強大?
若諸葛亮取代劉禪之位,三國歷史是否會改變?
君箋雅侃紅樓——「文盲」王熙鳳是否真有能力管好榮國府?
妲己滅商,褒姒亡周,若非紅顏禍水,是否中國男人都可以做聖賢?
《海賊王》最強皇副之爭,卡二此戰是否能夠一舉奪魁?
女兒國國王真的愛唐僧嗎?如果不是西天取經,兩人是否在一起?
龍珠超,邪惡宇宙是否被複活,連鳥叔都不清楚!
一朝天子一朝臣,無論崇禎是否繼續重用太監,都會殺魏忠賢
「傳國玉璽」是明朝皇帝的遺憾,世上是否有比它更珍貴的文物?
中國人口「雪崩」,是否誇張?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朝代「夏朝」是否存在?
老外:既然夏朝不存在,中國是否應被踢出四大文明古國換成希臘?
如果繼承皇位的是太子扶蘇,那麼秦國是否會「活」長久點?
俄羅斯是否會購買中國武器?張召忠: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我認可元朝是中國的朝代,蒙古國是否是中國的
國乒是否應該丟些包袱,勇於去拼冠軍,而非守護榮譽?
在中國書法歷史上,趙子昂的功力及影響是否超越了王羲之?
三國不解之謎:曾戲弄曹操的世外高人左慈是否真的存在?
古代皇上的后妃,你是否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