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教育也要「慢工出細活」

教育也要「慢工出細活」

教育也要「慢工出細活」
Credit: 123RF


「慢生活」的概念原本是跟食物相關的,但它也可以被用到受企業化影響而逐漸加速的教育當中,使教育更加人性化。


Carlo Petrini在2007年的Slow Food Nation一書中寫道,「慢」跟速度沒有關係。它跟注意力有關,它是一種分辨和評價事實的能力,是對樂趣培養、知識獲取和品質提升的興趣。

提倡教育上的「慢」不是鼓勵年輕教師偷懶,而是鼓勵他們學會將精力放在重要的東西上。工作負擔的增加、科技的發展、教育的消費化以及管理注意的出現,教育的本質已經變了。大學變得更像一場生意。教育有了諸多標準,更重視技術的傳遞;學術研究是為了獲得獎項、促進生產,所以要越快越好。


碎片化是現代生活的特徵,所以教師需要思考和調整時間觀念。所有計劃都詳細到幾分幾秒並不是件好事,太忙不利用讓人保持最佳水平。


大學的結構正在變化,無法跟上這種節奏並不是件值得自責的事。教育本身帶來的快樂很重要,「慢生活」的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它對「及時行樂」的現代生活理念的批判。在企業化的大學中,個人主義和利益觀念大行其道,取代了批判性思考的地位。


「慢教育」不等於低標準,而是意味著專註。它是要讓學生在歡樂的課堂中迎接挑戰、學習自律。學術上的「慢」意味著不再只想著即使的利益和榮譽,而是將學術作為一種開放性的思考。這才能提升教學質量。

現在的氛圍似乎很難允許學術共治的存在,學者們彼此之間的討論變少了。這帶來了很多問題,對學校企業化的抵制似乎沒什麼作用。學術共治的重要性在於讓學者們彼此相支持,分享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讓他們在競爭中合作,讓他們更加團結。


大學的機制確實存在一些不完善,但我們相信「慢教育」的重要性是無法忽視的。享有終身職位的教授更應該儘力改善大學學術氛圍。我們需要反思自己的做法,為下一代學者做出榜樣。


本文譯自 aeon,由譯者 蛋奶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Barbara Seeb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太陽有個邪惡雙胞胎?恐龍滅絕由它背鍋?
天文學家:二十年內將找到外星生命
根據愛因斯坦曾經的提示,測量孤立恆星質量
Netflix最終還是活成了HBO的模樣。
發霉啦:畢業季特輯

TAG:煎蛋 |

您可能感興趣

成長教育問題 要教育好孩子的品行 就要從這些方面出發!
教育者也需要自我教育
出於理念,應於實踐——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悲劇頻出源頭在哪?
教育需要有「追夢」的心態與細節
為什麼我們要大力倡導藝術創意教育?
素質教育——育出完美衝刺
大學教育是否必要
家庭活動是重要教育載體
真正能教育出好孩子的方法
不要預言孩子沒出息,家長的習慣及教育方式很重要
人工智慧無法完全取代教育,但將極大地改變教育!
教育更需要「嫁接」
你還糾結要不要開始學前融合教育嗎?
「強校工程」:上海教育改革再出發
養出這樣的孩子,你都做了什麼?能力教育和性格教育到底哪個重要?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音樂教育?
軍統是怎樣訓練女特務的?「工作太太」還要被進行洗腦教育
實拍女主人方言教育大金毛,全程高能,快要笑出腹肌!
「職稱」可能就是中國教育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主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