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詞語感悟(5):談談「扶輦下除」與「出輿入輦」

詞語感悟(5):談談「扶輦下除」與「出輿入輦」

詞語感悟

(5)

談談「扶輦下除」與「出輿入輦」

朱英貴

在中國古代皇權社會,「車」的構造與功能曾經發生過養尊處優的異變,那就是「輦」和「輿」。上古時代的車有供作戰用的「兵車」與供貴人乘坐的「乘車」之別,後來由於騎兵的出現,「兵車」便退出了戰場,於是除了運送貨物之外,「乘車」供貴人乘坐的功能逐漸加強。在這一演變過程中,中國人在不斷地改變著車的結構與功能,先是令其專門用於宮廷,棄馬用人來挽車而行,人力扶持,前呼後擁,號稱為「輦」;之後達官貴人競相效仿,以至於竟然棄輪改用人抬而行,藉以抬高乘坐者的身份,號稱為「輿」。讓我們先來談談「輦」,接著再來談談「輿」。

漢語中有個成語叫「扶輦下除」,何謂「扶輦下除」?古文常常「階除」連用,「除」就是台階,可知「扶輦下除」的意思就是扶著「輦」走下台階。「輦」讀作niǎn,成語「扶輦下除」的意思就是扶著皇帝的乘駕下殿階。據《漢書·蘇武傳》記載:

(李陵)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

這是李陵勸蘇武投降匈奴的一段話,大意是:李陵趁機對蘇武說:「單于聽說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說足下,願我們之間能夠謙誠地相待。如今你終究不能回歸本朝了,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誠信大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以前你的長兄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棫宮,扶著皇帝的乘駕下殿階,不小心碰到了柱子,折斷了輦駕的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過,於是你大哥就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

李陵在這段話中談到,在蘇武滯留匈奴期間,蘇武的長兄蘇嘉因「扶輦下除,觸柱折轅」而「伏劍自刎」;其下文還提到蘇武之弟蘇賢因追捕逃犯而不得,「惶恐飲葯而死」;母死,妻改嫁,妹妹存亡不可知等事實。正是在這段話中出現了「扶輦下除」的說法,以至於後來演變成了成語。

唐太宗步輦圖

唐太宗步輦圖(局部)

由蘇武長兄「扶輦下除」的記載,可知「輦」就是皇帝的乘駕,而「扶輦下除」的意思就是扶著「輦」走下台階。「車」如何下得了台階?若以馬拉車,可要人仰馬翻的,可見此「輦」即便是車,也不是馬拉的車。

然而「輦」字畢竟從車,可見其與車同類,那麼「輦」究為何物?這就需要考察「輦」字的形義源流了。讓我們先來看「輦」字的古文字字形:

「輦」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均為合體會意字,從二人從車會意,象二人挽車之形,意思是用人力拉動的車。小篆的構字原理與甲骨文、金文一脈相承,將兩個人形寫作兩個「夫」字,位於字形的上部,下部為車,從二夫從車會意。

從甲骨文與金文的字形來看,「輦」最初應該是有兩輪的,只是不用馬來拉,而用人來「扶」(挽車);而從上面引用的《唐太宗步輦圖》這幅古畫的畫面形象以及下圖唐代傳入日本專供日本王室之用的「蔥花輦」示意圖來看,唐代的「輦」是沒有輪子的,是用人來抬的,這正是有身份的人的乘輿從「車」向「轎」的過渡。

唐代傳入日本專供日本王室用的「蔥花輦」示意圖

從後來創造的「轎」字的構形來看,從「車」從「喬」,「喬」是高的意思(比如「喬木」就是高大的植物,「喬遷」就是往高貴之處搬遷),可知「轎」就是沒有輪子的用人來抬高的「車」。那麼「輦」就是古人的「轎車」的雛形。

既然「輦」就是古人的「轎車」的雛形,那麼「輦」字的造字本義應為人拉的車,《說文·車部》:「輦,挽車也。從車,從夫夫,在車前引之。」《說文》的解釋與造字原理一致,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謂人挽以行之車也。」例如《詩·小雅·黍苗》所云:「我任我輦,我車我牛。」先秦時代又有「輦重」一詞,意謂挽引重車。《左傳·襄公十年》記載:「孟氏之臣秦堇父輦重如役。」杜預註:「步挽重車以從師。」以上幾例中的「輦」都是用的早期本義。

後來「輦」逐漸成為古代宮中用的一種人力便車,這種人拉的車都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乘坐的,之後便用來特指國君、帝王、皇后等的乘駕,《通典?禮?嘉》稱「輦」為「夏氏末代制輦,秦以輦為人君之乘,漢因之」。例如《戰國策·趙策》所云:「老婦恃輦而行。」據此可知,「輦」應該是轎子的早期形態,皇宮貴族均可乘坐,例如唐·杜牧《阿房宮賦》所云:「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於是便有了「帝輦之下」的說法,它的本義是指皇帝乘駕所停放的地方,因此可以代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常用來指代京都。

後來又有了「出輿入輦」的說法,它的字面意思則是指出行乘「輿」,歸來乘「輦」,出行與歸來都必有乘駕侍候,可見「輿」和「輦」在這個成語中都是表示類似於「車」的人抬座駕的意思,而且「輿」和「輦」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界限,只是早期的「輦」還有輪軸,而稱作「輿」的交通工具已經徹底拋棄了輪軸。也就是說,「輦」還可以「扶」(扶輦下除),而「輿」就必須用肩來抬了。

慈禧在頤和園仁壽殿前乘輿照

漢語還有一個成語叫「連輿接席」,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行並車(如果出行就乘坐同一輛車),止同席(如果聚會就坐在同一塊坐席上),形容親密友愛,這個成語也可以證明「輿」表示的也就是乘坐的具有「車」的功用的交通工具的意思。

「輿」字內含一個部件為「車」,那麼「輿」字的本義是否為「車」呢?這要依據古文字字形來解讀:

「輿」字的甲骨文為合體會意字,中間一物,四方各有一隻手,表示四個人每人一隻手或者兩個人每人兩隻手,意謂用四隻手共同抬起中間一物,中間的構件,依據甲骨文字形來看像是「東」字,「東」在甲骨文中表示一個裝滿東西的口袋,據此可知「輿」的含義為眾人抬一物;另有解釋認為中間的構件不是「東」,而是「車」,被譽為「甲骨四堂」之一的羅振玉(羅雪堂)在《增訂殷墟書契考釋》一書中認為:「象眾手造車之形」。

然而從甲骨文字形來看,中間的構件確實不是「車」,只是後來的小篆將其訛變為「車」了。詛楚文(秦國大篆)就已經將「東」字的上下斜畫訛變為橫畫了,小篆字形與之一脈相承,後世文字便都一律寫作「車」了。但即便是「眾手造車」,也有眾人將車抬起來之義,因此將「輿」的字形字義解釋為「象眾人抬物之形」是符合造字原理的。

由此可見,「輿」的造字本義為眾人抬物,而並非抬車。然而,《說文解字·車部》:「輿,車輿也。從車舁聲。」由於甲骨文早在殷商末年就已經被黃河泛濫的泥沙所埋沒,東漢時代的許慎沒有機會全面接觸甲骨文字,故《說文》依據小篆字形將其看作是一個形聲字,並將其解釋為「從車舁聲」,這跟「輿」字最初的造字原理不完全相符。其實「舁」就是由四方各有一隻手的四個構件隸變而成的今文字,因此「舁」仍然是表意的形旁,而不是所謂「舁聲」的聲旁,也就是說,「輿」字確實是個會意字。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皇宮貴最在使用「車」的過程中,改變它的結構,去輪棄馬;然後令其專門用於宮廷,人力扶持,前呼後擁;再後達官貴人,競相效仿,藉以抬高身份,這真是咱們國人的與眾不同的發明。難怪咱們的老祖宗「黃帝」就號稱為軒轅氏呢,中國人看中的不是「車」的速度——有「輪」有「馬」跑得快,看中的卻是「車」的氣勢——有「軒」有「轅」才威風。「輦」的利用就是皇權身份的標誌,後來發展到「官轎」、「輿駕」那就更加豪華氣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本末 的精彩文章:

漢語淺論:漢語形容詞的活用之一——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
細說漢字:三生有幸——說「幸」
漢語淺論:漢語名詞的活用之一——名詞用作一般動詞(上)
細說漢字:物華天寶——說「寶」

TAG:朱本末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入侵的文章——詞語入侵
周麗艷:語言與意義的悖論——《詞語的孩子》中的語言主題
日語的「繞口令」和「詞語接龍」你知道嗎?進來一起玩轉日語單詞吧
張新穎:在詞語中間(自序)
比起韓語表達,更加簡便的中文詞語
對祖國的詞語的一點閑話
【詩詞語文課】15.風李嶠
古詩詞中的這些詞語直譯就尷尬了,喜歡詩詞的朋友了解一下
一起「漲姿勢」 那些被誤解的詞語
雷迪克再發文對辱華詞語道歉:聽覺歧義熱愛中國
詞語||專業翻譯必備:中國歷史常用術語中英對照一覽表
對知識與詞語的理解不能斷章取義
Darling在作品中有著深刻含義的詞語-OP歌手中島美嘉與02聲優戶松遙對談
我正在採集詞語
ABB式詞語硬筆字帖,第二期!
詞語||德州撲克常見術語(雙語版)
2018年爆笑詞語新解釋,笑岔氣了
AABB式詞語硬筆字帖,第二期!
詞語||從頭到腳的洗護品英語你會說嗎?
跆拳道「小白」經常理解錯誤的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