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龍山上的古法造紙

九龍山上的古法造紙

在隆回縣九龍山深處的一個小村莊——岩口鎮茶仁村,當地的青山綠水之間仍保留著一種古老的手工造紙作坊。

54歲的手工造紙傳承人劉讓武家簡陋的手工造紙作坊內,兩位師傅正在忙碌,尹成龍負責抄紙,馬康和在焙紙。據了解,手工造紙是以山裡的楠竹為原料,須經砍料、破料、泡料、洗料、曬白、踩料、入槽、打料、抄紙、榨乾、焙紙等十幾道手工程序,歷經數十日,才能製成祭祀用的黃紙成品。由紙漿變成紙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叫抄紙,抄紙的勞動強度大,技術要求高。這道工序要求師傅手法純熟,每次抄紙必須均勻、厚薄、大小一致,紙張不能出現破損。

「早些年,還有九家作坊,現在利潤很薄,村裡只有我和曾慶余兩家手工造紙作坊了,不堅持做下去,這種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手藝很快就會消失。」劉讓武在言語間流露出些許無奈。他說,傳承了上千年的民間造紙工藝到了後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境地,希望能得以保護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辰河文藝 的精彩文章:

TAG:辰河文藝 |

您可能感興趣

黔東南紀行之十六——在丹寨石橋看古法造紙
走訪松陽古村落,探秘古法造紙技術
攝影家梁達明紀實攝影作品——《貴州·丹寨石橋古法造紙》
西漢古紙研究揭示造紙術起源
雲南臨滄芒團傣族古法造紙 「非遺」技藝傳女不傳男
你所熟知的縉雲山竟藏匿一條千年古道和清代造紙廠遺址!
古代是如何造紙的
散文:北張村的造紙
紙不僅是文化的載體,紙本身,就是藝術品!——香紙溝古法造紙
中國古代的六大發明,造紙術和火藥影響全世界
《中國古代造紙工程技術史》賞析
官莊桑皮紙,被稱為造紙術中的活化石,險失傳,被故宮選為修畫紙
八旬「非遺」傳承人,傾注一生守護古法造紙術
晉祠兒時的記憶:去赤橋學戲看造紙
捷通華聲為維漢藏彝蒙哈朝同胞打造紙質文件電子化利器
「百富榜」沉浮記:造富從造紙、地產到科技,財富波動加劇!
揭秘!同安有個古法造紙廠,僅用一周還原出清朝紙張的紙樣……
原來紙還可以這樣玩!在泰國小山村和7個孩子們一同土法造紙
黃衛生紙真的比白衛生紙好嗎?聽完造紙阿姨的話後,懊悔才明白
造紙廠原來也這麼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