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考志願如何預防盲目「衝刺」

高考志願如何預防盲目「衝刺」

填報高考志願時,如果考生及家長生怕吃虧,分分計較;只管院校,不看專業,那麼盲目「衝刺」導致壓線填報的危害就不能有效避免:若「同意專業調劑」就是最不理想的專業,若「不同意專業調劑」,將會退檔到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由不想吃小虧成為吃大虧,由1A變成1B,或1B變成2A,豈不太虧!!!

盲目「衝刺」的原因分析

1、分分計較,生怕「吃虧」的心理原因

很多家長與考生, 分分計較,生怕「吃虧」,非常糾結,因為考生經過十二載寒窗,非常不易。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

2、只看院校,不管專業的短視行為

由於我國中小學教育制度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缺失,考生對「專業」的知識幾乎是空白,家長及考生能夠說出來的專業名稱寥寥無幾,更談不上對專業的課程設置、就業前景、考研方向、優缺利弊的了解,因而對專業幾乎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什麼專業都不會反對。更沒有想過大學本科四年畢業之後或就業,或考研的方向與出路,處於一種非常茫然和無知的狀態。

3、數據分析,簡單盲目,缺乏科學根據

直接用考生自己2017年的線差(或位次)與2016年院校投檔線的線差(或位次)進行比較。這裡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最少要用三年的數據才比較可靠,二是今年的分數須按照同位次的原則、等價轉換後才可進行比較,三是這樣的數據是院校錄取的最低分,不是專業錄取的最低分,一般須再考慮10分左右餘量,才能給專業的錄取提供有效的安全錄取空間,建議採用院校平均分與對應位次的數據指標,最好採用專業平均分與對應位次。

變盲目「衝刺」為理性「保守」填報的策略

1、應將高考志願置於人生規劃的高度

人生規劃決定就業規劃,就業規劃決定職業規劃,職業規劃決定學業規劃,進而定位專業與院校。這,對高考志願的選擇有著重要的戰略導向作用。

我個人以為,高考志願填報,必須要從考生人生規劃、職業規劃、學業規劃的視角去思考、去謀劃、去操作,同時還必須對考生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能夠做什麼,進行科學地評估,然後大體確定專業方向。

高考志願填報不能僅僅停留在考試分數與院校、專業簡單匹配的較低層次,應該以職業規劃為指導,成為考生對內了解自我、對外認識社會、理性規劃自己未來的新起點,提升考生的價值取向,掌握科學的決策方法,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把希望播種在孩子的心田。

2、考生應有比較明確的專業方向

上大學,不僅要考慮院校,而且更應考慮專業,因為專業決定未來職業的方向,方向很難改變。

3、合適就是最好

高考志願填報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在分數、院校、專業、地域與個體特質內部條件、行業職業社會環境外部條件等諸多因素中,運用決策技術找到最佳的平衡,是各種因素的最佳匹配,最後的結果實質上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其實,在與高考成績匹配的前提下,選擇合適自己個體特質(興趣傾向、性格特長、能力天賦、價值取向、家庭因素等),並與自己未來職業規劃方向一致,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在院校與專業、就業與擇業的選擇上,應體現更多個人意志,呈現更多的個人色彩。

4、不僅要考慮院校可否投檔,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專業可否錄取

考生最終的錄取結果是上一所院校、學一個專業。無論院校還是專業,考生可以不太喜歡但絕對不能到考生不能接受的程度,切記不能超越考生的這個心理底線,否則去學一個對考生而言很無用、很無趣的專業,就失去了上大學的根本意義和初衷。

高考志願填報包括院校定位、專業定位兩大系統,從數據分析到方案決策、直至風險評估,糾結反覆與反覆糾結決,決定孩子一生的前途和命運的大事,絕不是分分鐘之內能夠解決的事情。希望家長與考生都要慎之又慎,三思而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快樂學習 的精彩文章:

高考志願填報:平行志願填報不可不知的幾個技巧

TAG:我快樂學習 |

您可能感興趣

痛風如何預防
尖銳濕疣如何傳染 該如何預防
暈針該如何預防
如何預防地震
春寒如何預防感冒
如何預防胃癌
如何預防流感
你知道如何有效預防高血壓嗎?
白癜風患者該如何預防呢
如何預防腳氣
如何預防高血壓鼻出血
如何預防妊高症?高齡產婦更需注意
追求車上「刺激」有風險!該如何預防?
如何預防皺紋
如何預防懷孕
如何預防痙攣?
如何預防低血糖?
如何預防腰痛?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高血糖?
腰疼要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