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珍珠尚用金線串 開物何求古書知

珍珠尚用金線串 開物何求古書知

珍珠尚用金線串 開物何求古書知——評江曉原總主編《中國科學技術通史》

2017-06-25 潛 偉 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微信公眾號:The-Intellectual

撰文 | 潛 偉(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

我講「科學技術通史」課程時,推薦教材為麥克萊倫第三的《世界科學技術通史》,原因有四:科學和技術並重、東西方兼顧、文明史觀、生態視角。其原書名為《世界史上的科學技術》(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orld History),第二版中譯本面世時,被冠以「通史」名頭,居然大賣,也被許多院校列為科技通史課的教科書,「通史」之魅力可見一斑。

中國科學技術史成書,名氣最大的恐怕就是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系列了,初版於1954年,至今已有30餘冊,仍未出版完全。大陸版的中譯名未嚴格遵照原意而曲譯為「某某史」,頗符合國人治史編史之習慣,自然也得到了李老默許。追隨這種「大書」的氣度,國內終於有了盧嘉錫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幾乎集中了當時中國科學技術史學界的最強陣容,在材料獲取和考據上更勝一籌。其中有「通史卷」,由杜石然先生主編,金秋鵬先生副之。這顯然是上世紀80年代杜先生等《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之延續或擴展版。《史稿》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時間為序分階段敘述之「斷代史」,劃分為萌芽、積累、奠基、體系形成、提高、高峰、緩滯等若干階段,同時適當考慮中國歷史慣用的王朝體系,沒有套用當時中國通史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分期方法,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了。通史卷為使不同學科的內容敘述相對集中,也採用追敘和延敘之法,打破各章節嚴格的時間界限,使得意境相通,語言流暢,可讀性大大提高。

當聽說江曉原教授主編《中國科學技術通史》時候,因有珠玉在前,曾頗為他捏了一把汗。但轉念一想,江教授學貫中西,前已有將科林·羅南的李氏大書簡編本譯出五卷本《中華科學文明史》之功,更常有奇思妙想兼生花妙筆,已然學界領袖風範,應不會愧對讀者的。加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近年來出版了不少科技史、科學文化的好書,已為業界良心,這次當也會不辱使命,完成一部精品之作吧,於是就開始期待佔了一個好名號的這部《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了。

2015年末,期待已久的新通史終於付梓,搶先看過一遍,驚嘆豪華寫作陣容之餘,最意外的恐怕是其通篇之結構設計,反映出編史者之匠心獨運。

江氏有云:

在結構上,藉助百科全書「大條目」方式。全書按照大致時間順序分為五卷:I《源遠流長》,II《經天緯地》,III《正午時分》,IV《技進於道》,V《舊命維新》。每卷中也按照大致時間順序設置大小不等的專題。……所以本書呈現出的結構,是在歷史的時間軸上,疏密不等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點,而這些點都是術業有專攻的名家之作。(總序)

這樣的做法,既考慮了學術價值,也兼顧了通俗易懂,可謂雅俗共賞,實在是刀鋒裡面求生存。仔細閱讀之,發現其實頗有些道理。五卷分別是將第I、III、V卷當成時間標杆,大致分別對應先秦、唐宋、近現代,第II、IV卷則穿插其中,敘述天學地學、各項技術的內容。

第I卷《源遠流長》主要列出了重要的科學技術起源及概述,時間大概以先秦為核心,至多到漢代。比如《先秦:百家爭鳴中的科學技術》《考工記與中國古代手工業》《從簡帛醫籍到經典成立》《先秦時期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曾侯乙編鐘與中國古代音律》《青銅王國的技藝:中國古代鑄造技術》《九章算術與劉徽》幾篇就帶有明顯的時間標誌。

第II卷《經天緯地》集中介紹了天文、地理、水利等領域的貢獻。時間軸在這裡就不那麼明顯了。這裡既有先秦的都江堰,也有隋唐的大運河等,漢代劉歆與明代潘季馴也共處一卷了。

第III卷《正午時分》具有對以唐宋為核心的中國文化正當鼎盛時期的隱喻,主要安排了天文學、數學、醫藥等內容,當然也不乏《李淳風與唐代數學》《朱載堉與十二平均律》這樣時代特徵明顯的人物內容。

第IV卷《技進於道》是五卷中唯一沒有天文學的,從陶瓷、紡織、食品、指南針、造紙、印刷、火藥,一直說到兩部綜合性的典籍《天工開物》和《農政全書》,當然這兩部以農學為突出的著作成書於明末清初,放置於此也是恰當的。

第V卷《舊命維新》比較好理解,基本上以西學東漸為起點,一直持續到新中國的結晶牛胰島素、兩彈一星,內容涉及數學、天文、醫學、軍事技術以及科學出版、科技教育、科技體制等諸多方面,最後以「李約瑟問題」收尾。

若按照篇數統計來看,可以進行如下歸納:

第I卷,天學2,數學2,物理2,化學1,農學1,醫學1,冶金2,建築1,造船1,測繪1,綜合2,計16篇。

第II卷,天學4,地學5,水利4,測繪1,計14篇。

第III卷,天學2,數學6,物理1,農學2,醫學3,計14篇。

第IV卷,陶瓷2,紡織3,食品2,醫學1,農學2,輕工2,測繪1,兵器1,計14篇。

第V卷,天學4,數學3,物理1,生物1,醫學2,兵器2,綜合6,計19篇。

合計之,天學12,數學11,醫學7,農學5,地學5,物理4,水利4,測繪3,紡織3,兵器3,冶金2,陶瓷2,輕工2,食品2,化學1,生物1,建築1,造船1,綜合8,總計77篇。

顯然,這個學科分布也是非常合理的,基本符合中國歷史上各學科之地位。若以前4卷論,「天算農醫」位居前4名位置,佔據著中國古代科技史的主流地位,水利為技術類頭牌,其次是紡織、兵器、冶金等,這也是符合中國古代技術特色的。總主編控制力之精巧可見一斑,這種結構類似中國畫之大寫意,只求氣勢,莫問細節。

總體結構得當後,具體編排上有些困難可以理解。比如,為了照顧《經天緯地》,將地學甚至水利工程的都集中於此卷,明代潘季馴治水也收入其中;《正午時分》也摻和了明代朱載堉,固然是要集中展示數學和物理學的貢獻,但多少影響了大時間軸的整體觀。如此龐大體量,在內容取捨上難免有所遺漏,單以技術史部分來論,略有遺珠之憾:如機械,除了《考工記》和紡織機械外,對於古代技術最重要的基本機械和一般機構並無特別介紹;再如交通,除了造船技術和海路運輸外,陸路交通中的古代車輛、近代鐵路都有非常豐富的內容值得列入;又如冶金,對人類文明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生鐵與生鐵制鋼技術體系,僅在古代鑄造技術中略有涉及,難以展示這一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物質材料基礎。好在這部著作有望成為一個開放體系,在保留精彩骨架的基礎上,可以輕鬆地增添相關內容,就如百科全書的條目修訂與增加。這或許是這部通史結構最打動人心之處。

三百萬字煌煌巨著,無論怎麼讚譽苦勞都不為過。同為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走進殿堂的中國古代科技史》,2009年出版後已經引起了學界的高度重視。主編設計好框架,一幫學界大咖各自撰寫一段自己拿手的內容,然後根據整體風格再做修改,形成一部專著或一套叢書,歷來為學界所認同,今日更將這種風格推向了極致。然而這實在為通史的一種討巧寫法,當然也是一種冒險寫法,極易被理解成一個拼盤式的論文集。

其實江教授這個看似難以接受的做法,國外早有先例。牛津版《技術史》由查爾斯·辛格、特雷弗·威廉斯等主編,二百多位作者,八百餘萬字,被譽為目前最好的百科全書式的技術通史。七卷本《技術史》大體按照時間分段,每卷由不同的名家撰寫自己最拿手的章節,看似各不相干的篇章,通過主編最後一章畫龍點睛的總結陳辭得到統一,成為相關通史寫作的一種典範。當念及杜石然先生等頂住壓力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通史模式時候,為什麼不能以包容之心態接納江教授這種通史敘事方式呢?

本書的問題其實不在於結構,而是缺乏一個統一的歷史觀來統領,或者說缺乏通史中必要的社會文化背景的交代,以及關於科學和技術的關係、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之描述。杜氏之《史稿》將科學技術置於歷史、政治、軍事、社會的大背景下,李約瑟的SCC大書專門拿出一捲來寫思想史,威廉斯在《技術史》第VI卷連續花上7章談技術與經濟、社會、政治的相互作用,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提出一點對全書結構編排的改進意見。如果將第I卷後的名詞解釋、中西對照大事年表,甚至加上各卷的索引,單獨成卷,置於最後,不失為一種更簡潔有效的處理方式。對於相對割裂的主題,其實極有必要在各卷前加上一篇長的導讀,既可詳細介紹本卷的主要內容和精彩之處,又可減少拼盤式論文集的感覺,可更好地貫徹主編的思想和歷史觀於其中,特別是交代一些政治、社會、思想、文化的背景,也許是一種折衷的方案。

《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中,有關技術史內容的,包括關於手工業技術18篇,近代技術2篇,綜合3篇,若加上農學5篇,醫學7篇,共35篇可以佔據總容量的半壁江山了。這也反映出總主編已經注意到內容中科學與技術的平衡了。

單以技術史相關的這些篇章來看,有幾個顯著特點:

一、注重考古資料的積累。在科技考古基礎較好的領域,如冶金、陶瓷、紡織、造紙等,相關的幾篇顯得尤其突出。《先秦時期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幾乎就是關於這個問題考古資料與文獻的綜述,甚至最新的西北地區早期青銅冶鑄技術的研究結果也可見到,用事實說話,成為一個通行的研究範式。《中國古代制陶技術》《中國古代制瓷技術》兩篇適合連貫起來看,文章開始就把技術放置於中國考古學文化的框架下進行討論,結合最新碳14測年數據,重構了古代制陶技術的歷史脈絡,不僅對出土陶器和瓷器進行了分類介紹,也關注了窯爐的結構,最後總結了古代陶瓷技術的五個里程碑,以及在制胎原料、坯體成型、窯爐溫度、釉的形成等四個方面的突破。

二、傳統文獻考證方法煥發新的風采。《指南針的發明與演進》從文獻上梳理了從磁石指極性的發現、新型磁化材料的尋找、指南針架設方法等指南針發明過程的細節,並比較了古人對指南針理論的探討,極大地彌補了指南針研究的相對缺失。《中國古代的火藥與火器》則是非常傳統的歷史寫作方法,通過詳實的文獻考證,將中國火藥與火器的發展歷史如抽絲般娓娓道來,不僅注意了經典的研究成果,也關注了近期的研究成果,堪稱佳作。

三、運用多重證據法得心應手。《澆紙法與抄紙法:兩種不同造紙技術體系》不僅從傳統工藝調查的角度分析了兩種造紙法的問題,而且以出土文物的檢測作為立論基礎,為解決蔡倫造紙說的爭論找到了一條新的路徑。《絲綢之路與東西紡織文化交流》通過大量的沿絲綢之路出土紡織品文物及其形象藝術的研究,結合中外歷史文獻的記載,來論證東西方紡織技術與藝術的交流,讓人充分領略了東西技術與文化交流的魅力。《中國造船與船運》對文物和文獻也有較好的梳理,按時間順序介紹了從遠古時代到近現代的中國造船史。《中國古代「秋石」考》可謂是進行模擬實驗的一個經典案例,針對學界的爭論,採用不同古法進行提煉,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各種理化分析檢測,終於澄清了一段歷史公案。

四、大量插圖輔助知識講解。《中國古代建築》較好地貫徹了百科全書「大詞條」的思想,先按照時間順序描述了古代建築發展概況,然後用精鍊的筆墨描繪了木架構、中軸對稱、方格網街道規劃的基本特點,並特別介紹了模數設計的特點,還簡單探討了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社會條件,文中的22幅插圖全部為線圖,其中15幅為模數分析圖。《青銅王國的技藝:中國古代鑄造技術》堪稱圖文並茂,76幅插圖全景式地展現了中國古代鑄造技術的五個歷史分期,也是作者多年成果的集成總結。《中國古代紡織科技概況》與《中國古代織機與紡織品種》是一組科普性的文字,前者從棉、麻、毛、絲四大紡織原料談起,總結了中國紡織科技發展的三個階段,後者則用了大量豐富的織機和織品圖片輔助描述介紹相關器物和知識。《印刷術的發明及其演進》也通過展現各種印刷品來展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相關基礎知識,使讀者輕鬆地了解到有一定深度的知識。

五、新銳表現搶眼。比較令我意外的是《中國古代飲食技術與食材要素》與《中國古代制酒與民俗》,完全脫離了一般編史學的敘述性語言或科技史研究陳規,頗有幾分改造傳統技術史研究的野心。

現代科學研究手段日新月異,關注量化分析思路、採用數字研究視角,這樣的學術思想方法,將碰撞、衝擊傳統的飲食技術歷史研究路徑。主張重視實驗數據分析的學派認為,出土遺物再多的羅列,也僅僅凸出了同質化的單維傾向,文獻整理中似曾相似的平面分布與點狀敘述,無益於研究主題的深度發掘與外延伸展。(IV-151)

這與普賴斯在《巴比倫以來的科學》中大力提倡的量化分析科技史研究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讚許中美合作利用賈湖遺址出土遺物進行中國史前發酵飲料研究的同時,不忘指出:

遺憾的是,本來這場歷史性的科研合作為國際學界寄予更多的期待,最後卻不歡而散,其主要原因在於商業利益的介入,以及合作雙方對國際聯合研究規則的認識偏差。(IV-203)

文章對相關考古學、人類學和現代分析依據都進行了分析,並立足典籍挖掘史料,試圖從全新視野展示中國古代的食品技術。當然囿於種種基礎史料的不足,目前還難以完全達到預期目標。

由於各位作者在介紹性的公眾科普式文字和學術性的研究論文之間難以把握,造成寫作風格很不一致,也有一些瑕疵。

個別篇章缺少必要的學術引用規矩。比如《兩彈一星》,引用了宋任窮、錢三強、李覺等親歷者的回憶錄之外,還大量引用了文學作品《國家命運》和傳記作品《錢學森》相關內容,但竟然沒有引用一條原始檔案文獻,不得不讓人憂慮這樣的史學研究如何去引導公眾有個更客觀的認識。

一些篇章所據資料較老舊而影響了其學術性。比如《先秦:百家爭鳴中的科學技術》,對各學科史的關注都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成果,有的甚至更老,如關於人工冶鐵的年代,其實2008年甘肅臨潭陳旗磨溝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公元前14世紀的塊煉鐵製品已經將中國最早人工冶鐵製品使用年代向前推了約500年。關於先秦時期的失蠟鑄造,此文雖然注意到了近年來學界的一些爭論,但是認為「焚失法是失蠟法起源一說,得到文物界人士的認同。來自民間的文物愛好者也用失蠟法成功模擬復原尊盤,才使這場爭論落下帷幕。」(I-44)確實有些太過樂觀了。且不說是否獲得學界共識,單就憑民間文物愛好者復原成功就樂見其成是不夠嚴謹的,要知道反對者也聲稱用范鑄法復原成功。關於青銅器的立體透空附件,《青銅王國的技藝:中國古代鑄造技術》雖然給出了多幅插圖力證失蠟鑄造技術的存在,但由於缺乏直接證據僅有「結構複雜,非失蠟法無法成形」之語(I-505),難免給人不實之感。在對一尊北宋鑄鐵羅漢坐像的解讀中,根據留下的范線判斷「如此傳神的雕塑竟然只用簡單的幾塊陶范組合形成組件形腔」(I-533),而忽略了採用砂型鑄造及其他工藝的可能性,也難免過於武斷。

還有一些缺少實證分析和檢測的結論有所偏頗。《舍鑄務鍛:明代後期熟鐵火器的興起》立意甚高,論證也算工整,既有文獻的詳細考證,也有文物證據的搜集,但是對於葉公砲實物之考證,僅停留在外形和銘文的觀察,缺少取樣或表面金相驗證,若直接判斷為熟鐵製品,恐難以服眾。

盛世修史,重在秉筆直書。江曉原教授總主編《中國科學技術通史》,早已突破新中國成立之初科學技術史的愛國主義功用,在前輩豐功偉績的基礎上,能夠立足全人類文明進步的視野重新審視觀察中國的科學技術史,實乃今人之幸事。

修「信史」首先當有「信人」,當有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學術觀點、研究方法和邏輯論證。相對於其他歷史學家來說,科技史家少了些意識形態的桎梏,更多追求真理的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還多有科學方法的嚴格訓練,自能擔當「信人」要務。從這個角度來說,科學技術史何其幸也。

試想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誠信出品的這部通史,若秉承總主編開篇所定之結構特點,形成開放體系,再約名家撰寫篇章,補充其它點點線線,成就科學文化新典範。若假以時日,出版二版、三版……能成不朽之作,則學界至幸矣。

江曉原總主編:《中國科學技術通史》(五卷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總定價2980元。

作者簡介:潛偉,1972年生,江西贛州人,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教授。原文載於《中國科技史雜誌》2016年第2期。作者授權《知識分子》「科學春秋」專欄發布。

製版編輯:艾略特丨

《知識分子》微信公眾號:The-Intellectual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中國第一位遺傳學家——陳楨院士 科學春秋
GAIR 議程正式公布,門票 3999 元的大會究竟有哪些學術大牛坐陣? | 推廣
直播 | 北大教授韋正:如何科學地帶孩子逛博物館
超越AI的孩子 36個月
庄小威做客墨子沙龍,暢聊生命中不可見的奧秘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天工開物》古法還原鬥彩雞缸杯 獲博物館永久收藏
花開物語——鐵線蓮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宋教授與《天工開物》
華夏文化——《天工開物》陶埏
絕色釉惑——「天工開物」瓷器工藝品夜場
《教你看懂天工開物》
華麗彩瓷——「天工開物」瓷器工藝品夜場
《天工開物》繪本
《天工開物》內容簡介及版本傳播
天工開物 皂角
物聯網安全系列之二:揭開物聯網的「真面目」
遊戲製作人日常大揭秘:《劍俠世界2》天工開物資料片背後小秘辛
刀究竟是如何切開物體的?
天工開物:走訪涇縣,看一張宣紙如何誕生
《易經參詳》繫辭釋義第十一篇開物成務
「天工開物?匠意心傳」開啟雙城巡展
北京匡時「天工開物——瓷器工藝品夜場」精品一覽
龍珠英雄:全王走下無敵的神壇,宇宙之種揭開物種起源的秘密?
中國古代科學專著《天工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