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莊子講堂 不譴是非

莊子講堂 不譴是非

文 · 節選|張真山長 ·莊子網上書院講錄

莊子網上書院連山先生《莊子.逍遙遊》

《不譴是非》

今天,忽然好像流行起國學了,當然,這固然是一個很好的因緣。然而,若只是因流行而學,斷不會有成。

早上六點鐘,能夠第一時間起來聽早課的人,恐也不多,畢竟大多數人只是希望因此課對莊子作橫向的基本了解,而不是生命縱貫的需要。為求博,不為求通,不是我們生命圖南的需要。於常人言,這也無可厚非。

如果一個立志的學人,學孔子,學老子,學莊子,或宗六經,其目的若只是為了翱翔於蓬蒿之間,這恐怕就是恥辱。學者,不可以不下學而上達。程子說:不以聖人為志者,不可以同學!

人類之所以走到今天這樣一個危機四伏的境地,正是因為真學人幾絕。故張子才說「於往聖繼絕學」!

無志者,多有意必固我之患。意必固我者,易迷於邪。人就容易站在左邊指責右邊迷信,站在右邊指責左邊迷信。或以為有所謂的宗教信仰就是不迷信。

只要志沒立,信什麼都是迷信!

只要還不能夠做到內有主,那麼熱愛什麼都是貪念!

不要以為喜歡老莊就高雅了,不要以為經常去廟裡燒香就是有信仰了,不要以為張嘴閉嘴說主就有主了。

「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一個真正有定力的人,才能夠知道榮辱。沒有定力的人,以迷信為信仰的人才整天嘴上說感恩,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感恩,大丈夫不輕言謝。

感恩,彷彿已經成為修行者的標配,以至於凡有人群處,就有感恩。什麼感恩苦難,感恩大地,感恩太陽??,聽的頭都大了。

感恩當深懷,豈是嘴皮上功夫。如子之孝親,讓父母能安,有養,即是感恩。跟著浮誇走,什麼回家跟父母抱一抱,說父母我愛你,神經病這是。我女兒在外面上學也學會了這一套,回來說爸爸我愛你,來抱一抱。這一套,讓人嚇的慌。我們不反對說好聽的話,但須知「美言不信」。

文化復興,是人心的歸正,不是名相泡沫的泛濫。給父母洗腳當然好,天天洗都行。但當知洗腳,並不是孝子的家庭作業。

「不譴是非」不是不明是非。有學佛人說:「哎呀你們都是菩薩,就我是凡夫。」這話聽起來多美啊,但是這話背後依然有顯擺和我慢。憑什麼人家都是菩薩,就你是凡夫?

硬把凡夫說成菩薩就叫阿諛,人皆凡夫,人皆菩薩。凡夫菩薩一念間,一念者何?自性掩即凡夫,自性張即菩薩。

人乃「天地之委形也」,人的肉身都是從天地那借貸過來的,藉此身,居神明,生死以圖南,啼哭而來,聞道而走,是為完滿。夫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

此死,才不是橫死。

溫故:莊子網上書院連山先生《莊子.逍遙遊》

《安貧樂道》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儘管不再數數察察於世間,依然是個不明之人。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列子御風而行,這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神通,還是挺大的神通。旬有五日而後反,風一起,駕著風就走了,像孫悟空筋斗雲一樣,能夠旬五日飛一圈才回來。

「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儘管不再汲汲於求福報,求善良,雖然可以以飛代走,依然還是外求。

有一個中國老少都知道的詞叫「安貧樂道」。安貧,不是求貧,也不是只有貧才能修道。

所謂安貧者,貧、富、窮、達皆能安止不移志,貧也安,富也安,所安非貧富,所安者,樂道也!樂道,則生命的幸福感不受制於外在的窮和富。也就是說窮富都奈何不了他生命的飽滿。

俗陋之人不然,富則淫蕩,窮則賤,甚而無恥。人不樂道,則神色不定。不定必外求安全,迷錢、迷權、迷於各種神力,假錢權、宗教之名,以填私慾,所謂幸福,只是自欺耳。

整理:子艮

編輯:子來/此木

校對:無方

圖片:張真山長書法

張真

字抱一,號連山。

籍占安徽蒙城,師武隆蕭中胤先生習繪事。

創建連山堂卮道工作室。

時任北京象罔書院、歙縣竹山書院山長。

常以老莊接引門人,從游者日眾。

門人輯其文而成《無端崖》一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真炮庄 的精彩文章:

TAG:張真炮庄 |

您可能感興趣

莊子說,做人不要太「惠施」
莊子說,你太虛偽了,我不跟你玩了 《莊子》有感
莊子:老子說「善者不辯」,他也是這麼做的
莊子:做人不要擰巴,做事不要焦慮,生活不要勉強莊子智慧
莊子妻子去世,他非但不哭,還敲著樂器唱歌,是不是太過分了?
莊子:善者不辯,說的是動機,不是不能辯論
莊子:「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我們要做野孩子,不要做好孩子!
為什麼莊子不窮天理不容!
莊子與惠子互懟,百看不厭!
絕對!老子罵莊子孫子小子,韓非子說難,孔子說易,下聯怎麼對?
莊子:做好自己,不必解釋莊子智慧
莊子: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境界不夠
莊子:有一種成熟,叫不說
莊子: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境界不夠!
莊子:我們是否也是影子呢?
莊子妻死,莊子鼓盆而歌,莊子是精神分裂嗎?原來這才是真相
莊子:看人不順是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夠。
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那問題來了:老子算不算聖人?
讀莊子,說「畫」話
我讀莊子:照看好自己的那顆心,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