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名醫臨證實踐錄:我這樣使用龍膽瀉肝湯

名醫臨證實踐錄:我這樣使用龍膽瀉肝湯

小編導讀

龍膽瀉肝湯,具有清臟腑熱,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濕熱之功效。該方臨床應用廣泛,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緊緊抓住肝膽濕熱的本質,臨證使用就會得心應手,效如桴鼓。

關於龍膽瀉肝湯的方解有很多,我認為《醫宗金鑒》的方解比較貼切,切合臨床的使用。其云:「脅痛口苦,耳聾耳腫,乃膽經之為病也;筋痿陰濕,熱癢陰腫,白濁溲血,乃肝經之為病也。故用龍膽草瀉肝膽之火,以柴胡為肝使,以甘草緩肝急.佐以芩、梔、通、澤、車前輩大利前陰,使諸濕熱有所從出也。然皆瀉肝之品,若使病盡去,恐肝亦傷矣,故又加當歸、生地補血以養肝。蓋肝為藏血之臟,補血即所以補肝也。而妙在瀉肝之劑,反作補肝之葯,寓有戰勝撫綏之義矣。」

這個方解指出了本方治療的主症: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筋痿、陰濕、熱癢、陰腫、白濁、溲血,同時指出了方中各葯的作用,按此方解用於臨床,效果確實不錯。《方劑學》認為其用於肝膽實火上炎證和肝膽濕熱下注證,是對上述方解的總結而已。

病案1

1999年6月底,我研究生畢業,我大舅(當時年齡是39歲)來我家裡。他身高180cm,體重90kg,身材魁梧,他說他頭暈、頭痛,當時血壓170/100mmHg,伴小便黃,大便不暢,睡眠不佳,舌苔黃膩,脈弦數有力。

處方:龍膽瀉肝湯(去木通)加連翹9g,生牡蠣30g(先煎),生龍骨30g(先煎)。7劑,水煎服。

用藥後他打電話說頭暈、頭痛均消失,睡眠好,大便暢,血壓120/70mmHg。繼續服7劑。之後血壓一直都正常。

體會】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進食的肉食、油、脂及甜食較以前增加許多,中醫學認為這是「肥甘厚味」,容易產生濕熱,故臨床常見到有濕熱的患者。我大舅頭暈、頭痛,舌苔黃膩,脈弦數有力,身體壯實,從四診合參進行分析,他有肝膽濕熱,故用龍膽瀉肝湯治療高血壓,用之有效。用麻黃湯加止痙散可以治療高血壓,我在臨床上也曾經用涼膈散治療過高血壓,這些方法治療高血壓都有效,重要的是要辨證論治。

病案2

龔某妻子,36歲。自訴最近自覺鼻癢、流鼻涕、打噴嚏、眼角內側癢。晚上鼻塞,張口呼吸。到內蒙古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她屬於季節性發病,一到秋季就發病,舌苔黃膩,脈弦數。

處方:龍膽瀉肝湯加升降散加減:蟬蛻6g,僵蠶10g,大黃6g(後下),連翹20g,薄荷2g(後下),黃芩9g,川芎9g,白芷9g,防風12g,荊芥12g,龍膽草6g。3劑,水煎服。

服3劑後癥狀完全消失。

病案3

趙某,女,45歲。2011年12月中旬就診,自訴最近1個月下體瘙癢,白帶較黃。曾就診於某三甲醫院婦科,給予外用的潔爾陰洗劑,外洗後癥狀緩解不少,但停葯下體又瘙癢,自覺心煩,睡眠不佳,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

處方:龍膽瀉肝湯加減:炒梔子6g,黃芩9g,北柴胡15g,車前草20g,當歸15g,生地黃30g,龍膽草6g,鬱金9g。5劑,水煎服。

用後她打電話告訴我下體已經不瘙癢了,並且白帶正常。

體會】龍膽瀉肝湯是治療陰癢的特效方,臨床用後效果顯著。後來我學習《景岳全書》的時候,看見其中有關於「陰癢」的論述,原文如下:「婦人陰癢者,必有陰蟲。微則癢,甚則痛,或為膿水淋瀝,多由濕熱所化,名曰慝。內宜清肝火,以龍膽瀉肝湯及加味逍遙散主之……」這段論述對臨床辨證和治療非常實用,參考價值極大。最近又看到有位中醫用一貫煎治療1例陰癢3年的患者,使其痊癒,我發現「陰癢」應該在辨證肝經的基礎上分虛實,這樣治療起來思路更多些,也更加全面。

病案4

處方:龍膽瀉肝湯加減:茵陳30g,炒梔子6g,大黃5g,龍膽草6g,黃芩9g,北柴胡6g,生地黃15g,車前草9g,澤蘭9g,當歸9g,淡豆豉9g,陳皮6g,法半夏9g,茯苓9g,醋雞內金9g,焦神曲9g,焦麥芽6g。7劑,水煎服。

體會】陽痿為臨床中醫男科常見病,前人認為這樣的患者多是腎陽不足。這個患者患病後在家中服用補腎藥效果不佳,而來醫院就診。我在臨床上常常遇到這樣的年輕患者,以肝氣鬱結、肝經濕熱多見。現在年輕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多食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中醫學認為多食肥甘厚味,且肝氣不舒,容易出現肝經濕熱,濕熱下注於陰部,則不起矣。如有肝經濕熱者龍膽瀉肝湯可用,無肝經濕熱只是肝氣鬱結者丹梔逍遙丸或者四逆散可選。這個患者出汗有「尤以頭面及頸部多汗,而四肢和軀幹無汗」這樣的特點,《傷寒論》中茵陳蒿湯的條文曰:「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故在龍膽瀉肝湯的基礎上加入茵陳蒿湯。另外,條文中有「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的論述,我在臨床上發現這是濕熱患者出汗的典型特點,請大家在臨床上觀察。

病案5

孫某,男,19歲,2013年1月23日就診。患者自訴最近1周睡覺的時候全身出汗,醒後減少,尤其以頭頸部和背部為多,伴睡眠差,乏力,每天感覺沒精神,小便黃有味,大便正常,舌苔黃膩,脈弦而有力,右寸脈尤大。患者身體健壯,最近因為家庭瑣事和姐姐生氣後出現上述癥狀,考慮為肝經濕熱復夾有食積。

處方:龍膽瀉肝湯加減:炒梔子6g,黃芩9g,北柴胡15g,車前草20g,當歸9g,澤瀉9g,龍膽草6g,陳皮9g,法半夏9g,茯苓15g,淡豆豉3g,黃連3g,檳榔6g,廣藿香3g,紫蘇葉3g,炒萊菔子9g,醋雞內金20g,焦神曲20g,焦麥芽20g,醋延胡索20g,醋三棱20g。7劑,水煎服。

二診: 2013年1月30日就診,自訴出汗明顯減少,人有精神,自覺身體有力量,睡眠好,小便不黃,舌苔仍黃膩,但較第一次就診時減少,脈弦有力,右寸大。自訴昨日幫人搬家後,腰部疼痛。上方加入川牛膝90g,7劑。

後他打電話告訴我已經沒有上述臨床癥狀了。

體會】中醫學認為,寐中汗出,醒來自止者,是謂「盜汗」;《臨證指南醫案·汗》謂「陽虛自汗,治宜補氣以衛外;陰虛盜汗,治當補陰以營內」。傳統上中醫學認為盜汗是因為陰虛,如果從這個思路入手治療這個患者必誤無疑。古人云「盡信書不如不讀書」,臨床治療應該根據四診合參的結果進行辨證,再參考古人的經驗,否則就是刻舟求劍了。臨床治療應該靈活運用古人經驗,不可刻板。這個患者起病原因是生氣,結合睡眠差,乏力,小便黃有味,大便正常,舌苔黃膩,脈弦而有力,右寸脈尤大,可辨證為肝經濕熱,用藥後效果如期。二診汗出癥狀改善,增加了腰痛的癥狀,故加入川牛膝90g,以強腰膝、活血化瘀。我常用牛膝60~90g治療腰部疼痛,尤其是外傷後的腰部疼痛,效果較佳。

版權聲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脈學經典必讀,瀕湖脈學虛脈類奉送!
抗衰駐顏的八味中藥,應用得當顯神奇!
「火形之人」如何養生,黃帝內經養生大家張其成這樣說
勤學善行「天醫星」,一代大醫葉天士!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邱老臨證醫案實錄 小兒肺炎案
名老中醫臨證經驗——調更湯
兒科臨證活用司天方醫案兩則 龍砂醫學
一代道醫傅青主臨證辯證治療痰證咳嗽經驗
邱老臨證醫案實錄 癃閉 非細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案
臨證用藥需知其性
葉天士臨證用魚膠
邱老臨證醫案實錄 水腫醫案 高血壓性心臟病案
石恩駿柴胡溫膽湯臨證經驗
六大名醫臨證方選
「心中有方,臨證不慌」,徐文達脾胃病臨床常用方
真武湯條文解析及臨證運用
沈紹功臨證經驗:子宮肌瘤治療六法
李翰卿臨證經驗:保胎要則是「安胎不離益腎」
妙用溫灸——羅詩榮臨證經驗
髂腰韌帶損傷與針刀臨證精要
這8對腎病常用藥對 臨證一定用得上
針刺分三步治癱有三方——宋正廉臨證經驗
非臨證不足以明其理:花金方50年行醫治脾胃病常用藥一覽
中藥處方劑量臨證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