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發文推動金融科技應用 證監會闢謠:不會搞一刀切

央行發文推動金融科技應用 證監會闢謠:不會搞一刀切

國內

財政部:7月1日起免徵銀行業監管費和保險業監管費

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暫免徵銀行業監管費和保險業監管費,自2017年7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一、免徵銀行業監管費(包括機構監管費和業務監管費)和保險業監管費(包括機構監管費和業務監管費)。二、免徵上述行政事業性收費後,銀監會和保監會依法履行管理職能所需相關經費,仍由中央預算安排資金予以保障。三、銀監會和保監會應當於2017年8月31日前,完成以前年度銀行業監管費和保險業監管費的彙算清繳工作。兩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清欠收入,應當足額徵收,並按照財政部規定的渠道全額上繳中央國庫。(財政部)

報告:人工智慧到2035年將拉動中國經濟增速至7.9%

6月26日,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公司埃森哲在大連向媒體公開了其最新研究。該研究顯示,通過轉變工作方式以及開拓新的價值和增長源,人工智慧到2035年有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從6.3%提速至7.9%。這份名為《人工智慧:助力中國經濟增長》的報告深入研究了人工智慧技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當人工智慧作為一項全新的生產要素,而不只是生產率增強工具,將有潛力為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增長機遇。(大連日報)

「全民炒股時代終結」是誤讀,不會搞一刀切

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局長趙敏表示,「全民炒股時代終結」是一種誤讀。不會搞一刀切,會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趙敏指出,核心是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對投資者風險偏好等進行分類,將產品分級,由機構進行匹配。超出風險能力的投資產品服務,在知曉各種風險的情況下,是仍然可以買的。(澎湃新聞網)

國際

高盛預計Marcus放款數量在年底前將達到20億美元

去年10月,高盛推出在線借貸平台Marcus,為用戶提供最多3萬美元,兩年到六年期的固定利率無額外費用的個人貸款,主要目標人群為有較高信用卡債務的人群。目前以Lending Club為首的諸多網貸平台的資金多來自於機構資金和個人投資,而 Marcus卻不向個人開放投資入口,其貸款資金全部來自高盛集團。這就決定了Marcus的資金端安全、穩定,同時成本低廉。據高盛日前的統計數據顯示,Marcus的放貸數量已經超過10億美元。平台也將繼續堅持穩健發展的戰略,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20億美元。( crowdfundinsider 未央網編譯)

日本和澳大利亞在金融科技領域達成合作協議

2017年6月23日,日本金融廳和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宣布達成合作框架,旨在激勵創新,為兩國的金融服務業創造發展機會。日本金融廳國際事務副專員Shunsuke Shirakawa認為,此次合作意味著兩國經濟都朝正確的方向邁進了一步。(ETHNews 網信研究院編譯)

英國比特幣初創公司Blockchain獲4000萬美元B輪融資

6月23日,比特幣初創公司Blockchain宣布獲得4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領投方包括Lakestar、Google Venture、Nokota Management和Digital Currency Group等。該公司資產總額已經超過7050萬美元。Peter Smith認為,比特幣價格的上漲造成了引發了市場 Blockchain 錢包產品的需求,而此輪融資有助於幫助公司擴大業務規模,滿足市場需求。公司還將在未來與證券交易所合作,使用戶在交易所平台可以進行比特幣交易活動。(crowdfundinsider 未央網編譯)

行業

央行:重點加強金融科技研究應用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十三五」金融業信息技術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從「夯實基礎、強化安全、支持創新、深化標準、提升治理」等方面提出五項重點任務。一是完善金融信息基礎設施,夯實金融服務基石;二是健全網路安全防護體系,增強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能力;三是推動區塊鏈新技術應用,促進金融創新發展;四是深化金融標準化戰略,支持金融業健康發展;五是優化金融信息技術治理體系,提升信息技術服務水平。(央行官網)

深圳下發推進普惠金融實施方案 扶持互金髮展

6月22日,深圳市金融辦在其官網發布《深圳市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實施方案(2016-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起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和保障體系,鼓勵各區政府出台扶持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的政策,同時強調要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體系。(網貸之家)

德意志銀行JP:金融科技中國造成的規模效益獨一無二

第十一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將於6月26日至28日在大連召開,德意志銀行首席數據官JP Rangaswami在關於中國金融改革的全球影響問題論壇上表示,金融技術不斷改變金融市場,銀行的業務和數據關係很大,之所以說銀行是技術型公司,是因為銀行越來越由技術驅動。就中國來說,中國的智能手機使用量非常大,是美國人口的兩倍,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金融科技在中國運用起來規模會非常巨大,獨一無二,中國的移動支付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中國的銀行業可以從零售學習技術,建立批發業務,而且要考慮消費習慣的影響,創新非常重要。(金融界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信理財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首套房貸利率大幅上調!如何買房最划算?
各國央行紛紛加入「搶金大戰」,你要跟進嗎?
高考究竟意味著什麼?馬雲、李彥宏……竟然這麼說
《歡樂頌2》白看了,這些理財之道你竟都沒發現

TAG:網信理財研究院 |

您可能感興趣

張野:證監會正在制定行業金融科技發展的指導意見
金融科技是否會重蹈傳統金融覆轍?
當我們說金融科技智能金融,銀行卻在說信息科技智慧銀行之二
區塊鏈+金融應用場景爆發,銀行和金融科技巨頭已有這些實際操作
科技大會凝聚共識,針織行業推進「綠色生產和智能製造」
金融科技推動物聯網發展建議!
「全息投影」將會是智能手機未來的黑科技?
一文看懂金融科技行業的現狀和未來
出門辦事只用「刷臉」?智慧社會的「黑科技」來了
金融科技發展現狀及監管對策
《手機帝國》製作人談正式版發售:「改變科技行業的機會來了」
金融科技或可解決亞洲發展不平衡問題
央數文化即將亮相上交會,引領創意科技新精彩
傳統銀行能否殺入科技領域,成為金融行業的主宰者?
政協委員施一公:科技評價不能唯論文數量是瞻
中信銀行王燕:發力金融科技 賦能新金融發展轉型
智能投顧發展熱度不減 金融與科技融合將成未來新趨勢
金融科技風口之下,金融機構要怎樣才能「活成一家科技公司」?
兩會行情風格可能會從科技股切換到藍籌
科技助推智慧物流,行業發展開啟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