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1)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1)

摘 要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反覆發作性眩暈中最常見病因,是一種陣發性,短暫發作的,由特定頭部位置變化引起的眩暈。BPPV眩暈發作的強度,發作持續的時間,發作頻率改變常與受累的半規管和耳石所在的位置有關。本文對其歷史、分類及流行病學、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治療、預後及併發症作一綜述。

關鍵詞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半規管;耳石;複位手法

Abstract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is the most common recurrent vertigo cause, is a paroxysmal, caused byaparticular head position changes, transient episodes of vertigo,. The change ofepisode duratio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episodes of BPPV often associatedwith the location of otolith and the affected semicircular canal wherereleva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y of its development, classification andepidemiology, et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treatment, prognosis and complications are reviewed.

Key word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semicircularcanal; otol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

1

BPPV的歷史

BPPV是引起眩暈最常見的疾病,90%以上的位置性眩暈/眼震是由BPPV引起的[1]。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BPPV已經被認為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疾病[2]。1897年,Adler[3]最先提及此病, Barany[4]在1921年描述了這種由位置改變而引起的特徵性的眼震和眩暈,並把這些癥狀歸因於前庭器官的受損。在1952年, Dix 和 Hallpike[5] 首先描述了BPPV的所有臨床表現並提出了該病的誘發試驗,認為耳石器官的異常為此病的病因。此後,Schnknecht 在1969提出壺腹嵴頂結石理論[6]。Hall 也於1979年提出管結石的概念[7],為BPPV的診治堅定了理論基礎。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人們普遍認為BPPV的發生僅僅是由後半規管受累引起的,然而,在1985年,McClure[8]提出水平半規管BPPV的概念和臨床特點,他描述了7例無中樞受損證據的患者在Dix-Hallpike誘發試驗的過程中出現了位置性眼震跳向地板方向(即向地性眼震)。之後,背地性的水平半規管BPPV也被報道了出來,即在仰卧位側向轉頭時,出現的眼震跳向天花板方向[9]。1999年,Honrubia等[10]提出,當沒有找到任何中樞證據,在Dix-Hallpike試驗或垂直懸頭試驗(Straight Head Hanging,SHH)的過程中出現扭轉下跳性眼震,認為是累及了上半規管的BPPV,由此,可見BPPV可發生於各個半規管結構。

2

分類及流行病學

根據半規管的解剖結構可將BPPV分為四類:後半規管型BPPV、水平半規管型BPPV、上半規管型BPPV和混合型BPPV。

BPPV是眩暈最常見的病因。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BPPV的患病率為10.7-64/10,0000[11]。德國的一項人群調查發現,BPPV的終生患病率2.4%,其中男性為1.6%,女性為3.2%;一年發病率為0.6%,累積發病率在80歲時約為10%而BPPV在兒童期極為罕見[12]。最近國內文獻統計資料認為眩暈患者中以BPPV最常見,約佔眩暈病人的1/3[13],甚至達到55.7%[14]。

BPPV在老年人和女性中更為多見[12,15],整個人群發病高峰在60歲期間,男:女=1: 2-3[15]。BPPV往往以右耳多見,可能與大多數人習慣右側卧位睡眠有關[16]。絕大多數的BPPV經常發生在後半規管和水平半規管[17]。後半規管BPPV占所有BPPV病例中的60-90%,水平半規管BPPV則為5-30%[17,18]。然而,目前發現,水平半規管BPPV的發病率有可能被低估[17,18,19]。BPPV可累及單側,雙側或多個半規管[18,20],很少累及上半規管[10]。

3

BPPV的病因

BPPV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依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BPPV和繼發性BPPV。原發性BPPV,約佔50%~70%,如勞累、情緒緊張時可誘發。繼發性BPPV常繼發於頭部外傷、內耳疾病[21]、前庭神經炎[22]、骨質疏鬆和骨量減少[23]、巨細胞動脈炎[24]、服用避孕藥[25]、氣管插管[26]等,且有一定的家族傾向性[27]。近來研究發現,年齡、高血壓、高血脂、腦卒中、偏頭痛同樣也是BPPV的獨立危險因素[12]。

4

發病機制

4.1 嵴帽結石症學說

該學說由Schucknecht[28]在1969年所提出,通常認為耳石膜和感覺上皮構成橢圓囊囊斑,位覺砂位於耳石膜表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晶體,一般脫落的耳石在橢圓囊囊斑周圍的移行細胞和暗細胞表面,被暗細胞吸收。當橢圓囊囊斑及周圍細胞存在病變時,引起耳石脫落增加及吸收障礙。變性的耳石會從橢圓囊斑處脫落,沉積(或掉落)於半規管的壺腹嵴頂,從而擾亂了壺腹嵴頂與內淋巴液之間的平衡狀態,增加了壺腹嵴對重力的敏感性。因此當患者頭位處於激發頭位時,會出現相應的位置性眩暈和眼震。

4.2 管結石症學說

該學說由Hall等[29]於1979年所提出,通常認為脫落的耳石碎片在半規管內淋巴中自由浮動,當患者頭位處於激發頭位時,耳石的移動引起內淋巴液的流動,流動的內淋巴液牽拉壺腹嵴使其產生移位,引起相應的位置性眩暈和眼震。繼續保持頭位不變,內淋巴液停止流動,移位的壺腹嵴回至中間位,眩暈和眼震停止。當反覆激發頭位時,管石會逐漸消散,在管內往返移動的次數減少,從而使眩暈感和眼震減弱甚至不發生。

本文作者:洪 淵、凌 霞、申 博

通訊作者:楊 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外傷後眩暈,別漏了外傷性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李廣平:陣發性房顫伴竇性停搏,治療怎麼選?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這個病有何危害?
嬰兒夜啼也要警惕陣發性腹痛
低鈉查因:頭痛、乏力、上腹不適伴陣發性抽搐
常常頸肩部酸脹不適伴陣發性頭暈?可能是頸性眩暈惹的禍
16歲男孩間斷心慌,竟是陣發性室上速
經食道心房調搏用不同刺激方式診治陣發性室上心動過速的對比分析
鼻竇炎引起陣發性頭痛治驗案
參松養心膠囊聯合胺碘酮治療老年心力衰竭合併陣發性房顫療效觀察
晨起頭暈、午後犯困、陣發性視力模糊,也許是你的血液粘稠度高了!
郴州早產寶寶胎心超200!治療陣發性室上速從這四步走
寶寶夜啼不止,查查有沒有陣發性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