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生地黃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生地黃


生地黃

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塊根。主產於河南、河北、內蒙古及東北。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秋季採挖,去除蘆頭、鬚根及泥沙。鮮用,或將地黃緩緩烘焙到約八成干。前者習稱「鮮地黃」後者習稱「生地黃」。

【藥性】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功效】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生地黃

【應用】

1、 熱入營血,舌絳煩渴,斑疹吐衄

本品苦靠入營血分,為清熱,涼血,止血之要葯。又其性甘寒質潤,能清熱生津止渴,故常用治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煩渴、神昏舌絳者,多配玄參、連翹、丹參等藥用,如清營湯(《溫病條辨》) ;若治血熱吐血衄,常與大黃同用,如大黃散(《傷寒總病論》);若治血熱便血、尿血,常與地榆同用,如兩地丹(《右室秘錄》) ;若治血熱崩漏或產後下血不止、心神煩亂,可配益母草,如地黃酒(《聖惠方》)。

2、 陰虛內熱,骨蒸勞熱

本品甘寒養陰,苦寒泄熱,入腎經而滋陰降火,養陰津而泄伏熱。治陰虛內熱,潮熱骨蒸,可配知母、地骨皮用,如地黃膏(《古今醫統》);若配青蒿、鱉甲、知母等用,可治溫病後期,餘熱未盡,陰津已傷,邪伏陰分,症見夜熱早涼、舌紅脈數者,如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生地黃

3、 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本品甘寒質潤,既能清熱養陰,又能生津止渴。用治熱病傷陰,煩渴多飲,常配麥冬、沙參、玉竹等藥用,如益胃湯(《溫病條辨》);治陰虛內熱之消渴證,可配山藥、黃芪、山茱萸用,如滋萃飲(《醫學衷中參西錄》);若治溫病津傷,腸燥便秘,可配玄參、麥冬用,如增液湯(《溫病條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葯。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生地黃

【使用注意】脾虛濕滯,腹滿便溏者不宜使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生者尤良。」

2、《本經逢原》:「乾地黃,內專涼血滋陰,外潤皮膚榮澤,病人虛而有熱者宜加用之。戴元禮曰,陰微陽盛,相火熾強,來乘陰位,日漸煎熬,陰虛火旺之症,宜生地黃以滋陰退陽。浙產者,專於涼血潤燥,病人元氣本虧,因熱邪閉結,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勝攻下者,用此於清熱葯中,通其秘結最佳,以其有潤燥之功,而無滋膩之患也。」

【編者按語】

中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葯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從今天開始美伶營養將給大家介紹葯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學養生。下期給大家介紹清熱涼血葯類食材——玄參。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生地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伶營養 的精彩文章:

防止生殖疾病的奇穴——次髎
治療生殖疾病的開關——上髎
景觀植物四季青,原來竟然是一種止血解毒的奇藥材
男女生殖疾病,痔瘡的按摩穴位
調理不孕症,按摩中膂俞

TAG:美伶營養 |

您可能感興趣

清熱葯·清熱涼血葯之生地黃
清熱葯·清熱涼血葯之紫草
清熱涼血葯——赤芍
清熱涼血葯——側柏葉
清熱涼血、舒筋通絡、祛除風濕
這花清熱涼血、降壓,可恢復脆性血管的彈性,治咽炎,再貴也要買來吃!
它能清熱涼血、美容祛痘,還能補益氣血,是女性夏季必吃美食之一
茄子加它,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蓮藕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和這個東西一起吃還能改善高血壓!
白開水加一寶,清熱涼血、除濕解毒,家庭排毒全靠它!
小時候大人口中蛇吃的果子,竟然還可以清熱涼血、解蛇毒……
痔瘡的「救星」來了,每天喝兩勺,清熱涼血,一周搞定便血痔核!
這種花端午節盛開,清香四溢還能當菜吃,清熱涼血解毒
你吃過這種野菜嗎,是「護腰聖手」,清熱涼血,是治療腰脊酸痛的良藥
這種蔬菜夏季抓緊吃,通便降糖,清熱涼血,遠離「三高」!
被稱為天然的胰島素,降壓降脂,清熱涼血,加工成鹹菜陶醉你味蕾
女人常食一物,清熱涼血,解毒通便,腸胃越來越好
夏季必吃野果,清熱涼血、消腫止咳,你知道是什麼?
它被稱為「忘憂草」,能養血補虛助美容,這樣吃還能補血養顏、清熱涼血功效!
很多人以為它是用來滋陰補腎的,卻不知道它還是清熱涼血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