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發育遲緩家長不重視,醫生催促其帶孩子去醫院

孩子發育遲緩家長不重視,醫生催促其帶孩子去醫院

「這個寶寶,足月兒,順產,出生時體重3300克,身高52厘米,評分為10分,可說是個完美寶寶,誰能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問題。」寧波市鄞州區潘火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保科醫生曹卓慧無不焦急的感嘆道。

讓曹醫生這麼擔憂的寶寶名叫楊楊,男寶寶。在幾次社區社區體檢時,曹醫生髮現孩子聲似貓叫,體重發育、動作發育都明顯滯後,建議家長趕緊帶寶寶去上級醫院看一看,家長卻不置可否。楊楊的奶奶在一邊嘀咕,人都有高矮胖瘦,哪能都一樣,我們家的只是難養一點罷了。

後來,曹醫生幾次三番,打電話給楊楊的家長,催促他們去大醫院看,甚至說,我請假,陪你們一起去,這總可以了吧?

然而就是這樣,直到6個月,楊楊的父母才在又一次體檢後,帶孩子去了市婦兒醫院兒保科。這時候,寶寶的問題更大了。

楊楊的健康檢查記錄表可以看出孩子的情況。從體重來看,一個月時是3.9公斤,屬於正常下限。3個月時是5公斤,屬於中下水平,6個月時是5.6公斤,屬於下等水平,在3到6個月的這3個月時間裡,楊楊的體重只增加了0.6公斤,這是非常嚴重的情況。

此外,楊楊頭圍偏小,雙肺呼吸音粗,豎頭不穩,頭不能移向聲源,視線不能跟隨,不會笑出聲,四肢活動的協調性、肌張力都存在異常。翻身也不會,更別說坐和爬了。而且寶寶的哭聲就像小貓叫,又輕又尖。

最終楊楊被確認為貓叫綜合征患兒,這是一種遺傳病,患者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故又名5p-綜合征,為最常見的缺失綜合征,因嬰兒時有貓叫樣啼哭而得名,這是由於患兒的喉部發育不良或未分化所致,發病率約為1/50000,女患者多於男患者。

楊楊是6個多月的時候得到確診的,現在,他已經8個多月了。昨天,曹醫生在電話回訪時,得到一個好消息,經過康復,楊楊現在能翻身了,也能稍稍坐一會了。家長也表示,會繼續堅持康復,努力縮小和同齡寶寶的差距。

營養小貼士:國際權威組織建議孕婦每日DHA攝取量為200~300毫克;幼兒每日DHA攝取量為90~160毫克。(來源:紐曼斯 www niumansi com)

(B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新生兒醫院嗆奶窒息身亡,院方:希望諒解
農村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習?父母做到這幾點,寒門也能出貴子
長期棍棒教育下的孩子 會有怎樣的陰影?
媽媽是藥物敏感性基因攜帶者,給女兒用錯葯致耳聾
堅強的媽媽感動上天,創造1%的奇蹟!

TAG:首席育兒師 |

您可能感興趣

怕孩子感冒,給孩子穿很多衣服,卻導致孩子進了醫院
父母長期在外工作,回家後這樣教育孩子,不僅促進孩子發展,而且還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媽媽給剛出生的兒子穿太多衣服,引發孩子昏迷,醫生也無力回天
孩子,請你慢慢長大
學習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拒絕孩子野草樣生長
兒子沉迷網遊痛失上大學機會 父親發文:請馬先生把孩子還我
孩子在幼兒園學會這些本領,長大必有出息,你家孩子學到了嗎
為孩子教育發愁的家長們,快進來看看吧
孩子發燒一定打退燒針嗎,醫生告訴家長不必跟著孩子一頭熱
為防止學生上課走神,學校給他們穿十斤「沙制背心」,家長堅決反對說影響孩子發育
孩子不愛吃飯,家長要提起重視
焦慮的家長會耽誤了孩子
多穿衣服其實是在害孩子,醫生說父母要學會給孩子少穿衣
只給哥嫂帶孩子,養老了想起我們一家子了,找你大兒子去
孩子,你若不學醫,將來拿什麼救你的孩子?
寶媽用這種方式教孩子說話,醫生怒斥影響發育,真是害孩子
作為一名留學生家長,為什麼我不要求孩子必須融入當地圈子
孩子為什麼學習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情況危急孕婦不打麻醉藥剖宮生孩子
吃飯的時候家長不要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容易影響孩子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