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死刑:古代執行死刑要在午時三刻?古人才沒這麼糾結!

死刑:古代執行死刑要在午時三刻?古人才沒這麼糾結!

  死刑歷史已久,是最古老的刑罰之一,在影視劇小說中常常提到午時三刻問斬,最常見的影視劇情節是監斬官喊道「午時三刻已到,人犯已嚴明正身,斬!」隨後把令牌扔到地上,立即執行死刑。在文學小說中,《水滸傳》第四十回、第六十二回等在寫到法場行刑時都提到了「午時三刻」。明人馮夢龍的《古今小說》第三十八卷也提到任硅被判凌遲處死,押赴刑場,「只等午時三刻」。這午時三刻的說法是確有其事,還是只是文人杜撰?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幾點?

《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

  其實古人對於執行死刑十分的講究,《左傳》中有「賞以春夏,刑以秋冬,順天時也。」《禮記·月令》也有記載稱:「孟春之月,無殺昆蟲,省囹圄,去桎梏,無肆掠,止獄訟」; 西漢中期儒學大師董仲舒力倡「天人感應」之學說,他認為,「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四政者,不可以易處也」。也就說當春夏萬物生長之時,統治者以停止執行死刑來體現上天的好生之德與帝王的仁慈惻隱之心。當秋冬萬物肅殺之時,統治者應順應天道,及時行刑,清除敗類,以確立威嚴。這種「秋後算帳」的制度被漢、唐、宋、明等多個朝代明確的寫在律法之中。除非性質嚴重的罪行會執行「立決」,其餘皆為「秋後訣」。

無敵縣令劇照無敵縣令》劇照

  在行刑的具體時辰上,唐代明確規定:「決囚,准令,以未後者,不得至申時。」看見唐朝執行死刑必須在申時,相當於現在的下午三點到五點。到了明朝,具體的行刑時間曾在嘉靖二年曾重申,「今後處決重囚,務在未時以前畢事」。到了嘉靖七年又有所變化,重囚犯有冤情的,家屬只能在其被處決的前一天擊鼓鳴冤,第二天午時前皇帝將做出批示,「過午行刑,不覆奏」。可見,這時的死刑執行時辰已規定在午時。也就是說至少到了明朝才有午時行刑的說法。因此明代一些文學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午時三刻」行刑,並非完全是出於文人的杜撰,其基本符合明朝當時的實際情況。而午時三刻的具體時間,如果是指「午初三刻」那麼就相當於現在的11:45,如果是指「午正三刻」則為12:45,筆者認為人們常說的午時三刻應該是指午正三刻,也就是12:45。

  綜上,如果這午時三刻或者午時問斬的情節出現在講述明清時期的小說及影視劇內也就算了,如果是出現在明清之前,那麼基本上可以判定他們是來搞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動百科 的精彩文章:

最執著大臣和最懶惰皇帝之間的「戰爭」
他是鎮嵩軍的首領,《白鹿原》里劉瞎子的原型,也是史上易主最多的軍閥
為救助同胞主動進入納粹集中營 為波蘭獨立主權奮鬥一生
一堵罪惡的柏林牆 生生隔絕了兩個世界!
古人科舉作弊手段一點不輸現代人

TAG:互動百科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死刑為什麼要在午時三刻行刑?
古代死刑犯為什麼一定要在午時三刻問斬?
古代處決死刑犯,為何要在午時三刻行刑,原來是這個原因
死刑犯為何還要在刑場吃飯?古代的死刑還有啥講究?
古代死刑犯為何都要下跪?被執行死刑的人,為何都這麼聽話
古代死刑犯為何都選在這一時刻行刑,午時三刻有何含義?
死刑緩刑兩年執行,2年後真的會執行死刑嗎?這裡有你要的答案
古代死刑犯在被執行死刑的時候,為何讓他跪他就聽話地跪下了
早年死刑行刑後的屍體都怎麼處置?死刑執行前犯人們是什麼狀態?
古代人都是這樣執行死刑,駭人聽聞!
犯人被判死刑,執行時犯人突發心臟病!這時候死刑要繼續執行嗎?
古代死刑犯為什麼都是在秋後處決
中國古代的死刑,為啥要選在秋後午時三刻執行?原因其實很簡單!
古代執行死刑為什麼要「秋後問斬」?
執行死刑的時候,死刑犯是什麼狀態?「臨刑會見」告訴你答案!
古代日本女囚犯執行死刑之前,都會為她們做一件事。
為何「死刑犯」在行刑的時候,都要跪著?其實很「人道」
古代死刑犯為什麼非要等到秋後問斬?
為什麼古代死刑要安排在「午時三刻」?真是長知識了
為什麼死刑犯在執行死刑的時候,旁邊還會有一輛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