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督徒不願意學習該怎麼辦?》

《基督徒不願意學習該怎麼辦?》

《基督徒信仰問題解答(新版)》

文/孫宏廣

第四十七問:基督徒不願意學習該怎麼辦

——解答:

如今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正如但以理書所預言的那樣(【但12:4】但以理啊,你要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時。必有多人來往奔跑,知識就必增長。)。在這個時代中,由於網路傳媒的日趨普及,因此,各種知識總是層出不窮。這導致很多人產生了嚴重地視覺與聽覺疲勞。畢竟「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12:12下)」

不過,也正是在這個時代,給我們創造了極大地便利條件,使我們可以站在歷史的高峰,回顧人類歷史的林林總總,從而總結歷史的經驗與教訓。的確,向來沒有哪個歷史階段比我們更容易接受相對較廣泛且宏觀的真理體系。因此,我們理當把握目前的資源,在各方面裝備自己,學習敬畏耶和華。 然而,可惜的是,即使是在如此便利的條件下,無論是國民的求知狀況與教會的求知指數都不甚樂觀。這種全民怠惰的情形本來實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以教書育人為尚的文化大國之中,但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接受,「民國之後無院士,近代中國無大師」的常言都是鐵錚錚的事實,不容我們置疑,儘管其直戳國人的痛處!如今,「買賣文憑」與「學歷造假」等事件層出不窮,不僅在教外,即使是在教內也是如此。許多基督教的栽培中心與學校都直線淪落,為了與經濟社會掛鉤,適應飛快的人類發展速度與需求,導致教出許多「有文憑,沒水平」的贗品,正如各種公立學校教出的「有文化,沒素質」的笨蛋。叫人無不扼腕嘆息!

有一項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國民人均每年閱讀圖書僅僅為4.35本。這一項平均數據還是因為多數工農平攤了知識分子的閱讀量。在這裡我們發現,儘管中國正在進行大規模地城市化變革,使得鄉村人口越發稀少,三四線以下城市人口也極速簇擁進大城市,但這個社會背景卻並未提升我們的讀書量,很是奇怪!較比4.35本的人均閱讀量,我們的鄰邦日本是人均40本,韓國則是人均11本。而對於歐美國家,法國是人均20本,俄羅斯人均55本,美國人均50本,以色列則多達人均64本。還有來自聯合國對世界500強企業家讀書情況進行調查統計的數據:日本企業家一年讀書50本,中國企業家一年讀書0.5本,相差100倍。通過這些數據,足以使我們看清楚問題的實質,那就是,我們目前的讀書量已經遠遠處於各種發達國家之後。 去年,有一個新聞,說道在某一機場,有中國與日本的兩批孩子因故滯留,而在漫長的等待階段,中國孩子千篇一律地席地玩著手機遊戲,而日本孩子則一律千篇地拿出書本在閱讀。這是明顯地差距。不能不叫人對日後的中國擔憂。

另外,有一項極其可悲的事實:現社會的教會聚會無論從廣義的時長上還是狹義的時長上都漸漸在縮短。比如,以前一周的培訓等散場了會眾還意猶未盡,而今聚滿三天都甚為艱難。而以往一個鐘頭的課時基本都能接受,但現在四十五分鐘會眾都略嫌漫長!有些教會規定了整個崇拜的講道環節絕對不能超過四十五分鐘。這還好,還有些教會的講道乾脆被硬性規定為十五至三十分鐘。到了時間,即使講員還在講解,部分會眾就會起身離去。因為其認為自己當參與的崇拜環節已經結束。這依舊還算較好的,更有甚者,認為自己當參與的崇拜環節其實就是讚美,讚美一結束,隨即也就離會了,攔都攔不住!會眾認為賺錢、會餐、旅遊、看戲與娛樂等,隨便哪項都比聚會重要。因此,教會的聚會時間,尤其是講道時間則被一再地壓縮再壓縮。我們在這個時代似乎更願意說,不願意做;更願意履行一種外在的宗教框架,卻不願意任何人、事、物觸及內心。

不僅如此,我們如果留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即使是微信公眾號的推文,那類長文的轉載與閱讀量也都極少。反而簡訊息較受歡迎。這正是一種快餐文化下的人類取捨。現在的人們在實用主義的影響下都喜歡「實效」,因此也都很反感冗長的信息。這不是別的,乃是一種「全民膚淺症」。這是一種疾病,是一種病入膏肓的絕症。當然,惜字如金實在重要,可是有些道理卻根本就不是三言兩語能以盡訴的,不然《聖經》也就不會逾怏怏百萬字了。能看書,能啃巨著是一種恩典,也是一種福氣。 欲想博大精深,必須學海行舟。因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為什麼不願意學習呢?這不無原因。一來是由於這個社會的大背景所導致的,畢竟,越是在末後的世代,人心就越發浮躁與動蕩,這《聖經》早已提醒我們(【提後4:3】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正如上文所言,聽不進去,看不進去是一種靈魂的疾病,此頑疾實難醫治。另外,則是由於許多人舊有的錯誤觀念攔阻了自己的求知。無論怎麼說,在目前的中國大陸教會界,「知識有害論」的餘毒尚存,還沒有遍得醫治。故而,反知識,反教義的情況還很普遍。再者,那就是出於人們自身懶惰的緣故,不求積極上進,只求安於現狀。大部分信徒會以自己老邁為理由,因此拒絕屬靈的進食,這是我們的軟弱。豈不知基督工人學院的院長於力工牧師在暮年還前往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攻讀差傳學,並在2001年以81歲高齡取得了博士學位,此番執著與堅韌實在叫後生感懷。面對老牧師,我們理當心生慚愧!我知道,上面那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導致在華語基督教世界進行全方位的基督教教育舉步維艱,從而也導致了現如今的基督教群體知識層面的淺薄。

而今,能夠獨立完成一部神學著作的華人牧者少之又少,更遑論能夠獨自撰寫系統神學著作的華人牧者更是鳳毛麟角!這使得我們連基本的教理問答學習都略嫌生硬,因此,大部分會眾實在是停留在了只能吃奶,不能吃乾糧的階段!《約翰福音》第六章四十五節:「......他們都要蒙神的教訓。』凡聽見父之教訓又學習的,就到我這裡來。」作為基督徒,尤其是教牧人員必須深入學習,不然糊弄自己的同時也必誤導大眾。要為自己設定學習計劃,以作學者型的牧者為目標,這必須殷勤與刻苦,不然難出成效。而只要是認真對待,終久必有收穫。在這裡要知道,耐性學習,即使是不做工也可以是為了主,因為:磨刀不誤砍柴工!種的是什麼,收的就是什麼。功夫不負有心人!作為基督徒,還必須操練在聽道與看文章時的耐性與安穩。畢竟我們不能順著自己的性子意圖一切都以自己為中心。要改變的往往不是其他的外在處境,乃是信眾的自我內心。還有,教會也當通過各種佈道引導更多地知識分子階層歸主,使得各種新鮮血液被漸次地輸入教會。當然,無論目前的局面怎麼艱難,我相信這種情形總會改觀,因為:「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2:14)」。

——END—— ? ?

欲與孫宏廣老師聯繫或交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宏廣的後花園 的精彩文章:

TAG:孫宏廣的後花園 |

您可能感興趣

小孩不願意去上學怎麼辦?
這樣學習你願意嗎
孩子不願意吃飯怎麼辦
孩子做了錯事,不願意道歉怎麼辦?
無國家願意申辦奧運會?為什麼都不願申辦?原來是這樣
她為什麼一直不願意結婚?心理學告訴你她真實的想法
為什麼佛祖不願意幫我?
孩子上課不願意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怎麼辦?
他為什麼不願意和你結婚?
孩子不好好寫作業不願意學習?高級講師給你支招!
為什麼他不願意和你和好?
抑鬱症患者不願意搭理人,怎麼辦?
公司為什麼願意招新人?而不願意留你這老人呢?
只要你願意學,佛法一定有辦法
我為什麼願意等
「你願意和婆婆同住嗎?」「不願意!」
你願意嗎?我很願意
為什麼老師都不願意當班主任?
為什麼教師子女不願意考師範類學校?
我不願意稱呼你們為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