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南懷瑾老師:教你一個絕對有利而簡單的「養氣法」

南懷瑾老師:教你一個絕對有利而簡單的「養氣法」


 

南師說:

 




養氣對身體健康是絕對有利的。那麼大家一定問我:怎麼養氣呢?其實很簡單,用不著學那些稀奇古怪的氣功,只要保持內心平靜,不拘在什麼地方,不論是在辦公室,或者是在馬路上,走路走疲勞了,停下來,做兩下養氣工夫,精神就來了。

怎麼做這養氣工夫呢?不要用鼻子吸氣做氣功,馬路上灰塵大,空氣臟,所以我們在都市千萬不要用鼻子呼吸做氣功,只要心境寧靜,不必用耳朵去聽,只要感覺到呼吸的往來就好了。

我們本來就有呼吸,不必再用意去練習,或者對呼吸加以控制管理,只要感覺到我們原有的呼吸狀況就好。

如果感覺到什麼地方不順有阻礙的話,只要思想繼續寧靜下來,靜上一段時間,自然就調和順暢了。這是最好的方法,不要再特地做什麼工夫。



——《孟子與公孫丑》






你們有工作的人,一天在外面隨時緊張,那個緊張的情緒,就是思維最深的這一念。隨時緊張使身體內部細胞的呼吸都會停止,會形成病。

……

所以你們工作那麼緊張,隨時會使人生病、衰老,會破壞生命。一般人隨時緊張,也常常呼吸停止,這是走到破壞生命這一面去了。



要想修道,就把念頭空靈了,很自然地聽呼吸,隨時知道自己在呼吸。而且不加助力,不緊張,然後呼吸慢慢停止,與念頭配合了,這個叫修道,叫做工夫了。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在佛法傳入中國前,有一位聖人,也早就提出鍊氣的道理,那就是孟子。他在《公孫丑篇上》的養氣中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學佛者不要輕視他家,天下真理是共通的。

學佛的更要清楚,大乘菩薩是以各種不同的化身,各種不同的教化示現,孟子所提的養氣,是大有道理的。修安般法門者,應注意孟子的話:「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如果精神與氣不能配合,想不生起妄念,絕對做不到。



——《如何修證佛法》





其實,能從客觀的立場研究養氣或鍊氣之道,這種學理與方法,在春秋、戰國之間,確已普遍地流行。不但道家者流、方士等輩,講究其術,即如祖述儒家的孟子,也大受其道的影響。

而且從古至今,一般對於養氣修心的功夫,確能修到純粹精湛的,很少能超過孟子的程度。以下便是孟子對養氣修心的進度,作確切恰當的報道: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盡心篇》)



孟子首先指出養氣修心之道,雖愛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專一修養,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已。

必須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驗,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說才算有了證驗的信息。由此再進而「充實之謂美」直到「聖而不可知之謂神」,才算是「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篇》)的成功果位。至於「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篇》)那是屬於「有諸己之謂信」與「充實之謂美」之間所呈現的外形現象而已。



假如將孟子這些養氣修心的成就之說,拿來與老子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作一對比研究,是否完全一致?可以說:從表面看來,第一:一簡一繁,已有不同。第二:孟子的神化,與老子的嬰兒,似乎又有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差別。但是,老子的簡易淺顯,用嬰兒的境地來形容神完神旺的情況,看來容易,其實大難。孟子的詳述進度,看來愈到後來愈難,事實上,修到了「充實而有光輝」之後,卻是困難反易了。這便是《老子》本章所說第二步修性命成就的要點所在。



但是,身心性命的中心,並非在身心神氣兩者之間而已。神氣,還只是道的用,「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能使身心神氣相互發揮為用的,卻是無名無相的道妙。為了使世俗觀念的容易了解,也可勉強另為它取名叫「玄覽」,叫它為睿智或慧智。因此,便有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說法,所謂「滌除玄覽,能無疵乎!」這是說到了道智成就的時候,澡雪精神還須洗鍊,必須達到法天法地而「曲成萬物而不遺」的純粹無疵,才能返還本初,合於自然之道。到此才能心如明鏡,照見萬象。物來則應,過去不留。洞燭機先,而心中不存絲毫物累。



——《老子他說》








——以上篇幅,皆選自《南懷瑾選集》,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辨玄旨,請閱原書。




@編輯| 南師國學堂



@圖片|來

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點擊

「閱讀原文」

南師國學堂

結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氣 的精彩文章:

肺氣不足易衰老,養肺先養氣(教您潤肺)
鴿子湯里加入一種花,滋補鮮美,補血養氣,女人一個月要吃一次
內功養氣培元練氣之大周天和小周天運行
內功養氣培元練氣之丹田內轉和氣聚丹田
補血養氣鴿子湯的做法

TAG:養氣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老師:用這個方法養氣其實很簡單
南懷瑾先生:用這個方法養氣其實很簡單
宗性法師談南懷瑾:他說我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只有一個,就是袁先生
南懷瑾:教你一個不發脾氣的簡單訣竅
南懷瑾老師:這個巧妙的方法是教育的大原則
南懷瑾老師:禪宗祖師一句話:一知便休!
南懷瑾老師:我講的這箇舊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南懷瑾老師對待自己的名氣,一如既往地低調
南懷瑾老師:什麼是法師?能醫眾生病的,才是真正的法師
南懷瑾老師:中醫的「望聞問切」不是那麼簡單的!
南懷瑾老師:每一個人內在都有瞋恚心,它是怎麼來的?
南懷瑾老師:所有修持工夫就是一個「養」字
那麼多人因癌症走了,南懷瑾老師傳授防癌妙法,極簡單的修法,效果特別快!
南懷瑾老師:「太太」稱謂有來歷,如何做個好「太太」
南懷瑾老師傳授的「單鼻呼吸」法
南懷瑾老師:肺為腎之母,肺有問題腎一定虧,秋天養肺有方法
南懷瑾老師:一般人都忽略了,其實這才是最難得的福氣
宗性法師談南懷瑾:他真正是一位學修統一、有大智慧的人
南懷瑾先生:什麼是法師?能醫眾生病的,才是真正的法師
南懷瑾老師:太空中當然有這些黑洞,它的功能幾乎比太陽還要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