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穎琪:戒毒服務大有需求

吳穎琪:戒毒服務大有需求

【澳時訊】吳穎琪是澳門戒毒康復協會-康復中心的心理輔導員,平時主要負責戒毒學員的課程安排及中心營運工作。三年時間裡她輔導過很多戒毒學員,有成功也有失敗。她坦言,學員的進步是令其最欣慰的事。

中心設施大有改善

澳門戒毒康復協會的新康復中心於2016年搬至路環九澳聖母馬路一帶,中心約有四個籃球場大,周圍無高強、鐵絲網,從外面可以清楚看到中心內部的男、女學員宿舍、行政中心、運動場等設施。「我們是澳門僅有的兩個能夠提供住院式戒毒服務的地方,共有70張床位,目前約有20名學員在院接受治療。」吳穎琪表示,中心搬遷至九澳後戒毒設備和空間都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基本能夠滿足吸毒人士及時入院治療的需求。

目前,在康復中心接受治療的學員基本都維持在20名左右,其中男性學員超過一大半,年齡最小的為26歲,最大的有70多歲。吳穎琪介紹,中心一般不會強制學員接受治療,都是出於學員自願,治療期一般為一年,分為四個階段。到了最後幾個月,學員還可以嘗試在外面找工作。「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安排,讓學員逐步戒毒並慢慢適應社會。」吳穎琪表示,目前中心得益於政府及一些機構的支持,日常的運作基本可以維持。

戒毒措施具人性化

康復中心雖採用非強制戒毒的原則,但學員一旦申請入院,必須遵守不在外面留宿的規則。學員如果想和家人飲茶、團聚,則須由專人陪同,亦或可以憑藉學習表現爭取外出探親的機會。

據吳穎琪介紹,一般而言頭15日的脫毒期過後,學員就可以與家人聯繫。但在頭半年,外出探親都會有康復中心的工作人員陪同,以防學員「做錯事」。完成6個月的課程學習後,學員每月可申請2日外出假,但晚上不能在外過夜。等到9個月之後,學員每月可申請4日外出假,並允許在家過夜。

欣慰學員取得進步

據了解,目前康復中心共有10多位全職員工,而吳穎琪是於三年前加入該團隊。本科修讀心理輔導專業的她在大四那年就來到澳門戒毒康復協會實習,正是那段實習經歷讓吳穎琪感到澳門的戒毒服務工作大有需求。「戒毒除了要吸毒者自己願意,也需要旁人的支持。」畢業後,她義無反顧加入了戒毒康復協會這個大家庭。

三年的時間裡面,她幫助過很多人成功戒毒。據她觀察,許多吸毒人士的第一次都是被朋友邀請,出於好奇,結果嘗試了第一次就再也放不下。

在康復中心裡面,吳穎琪習慣將接受治療的人士成為「學員」,成功完成一年的課程叫「畢業」。她坦言,並不是所有學員都能堅持,中途有一些會放棄。對於自願放棄的人,吳穎琪及中心工作人員會積極勸導,鼓勵其堅持到底。而每當看到學員取得進步或有少少改變時,吳穎琪都覺得特別欣慰。

(記者 帥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澳門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新碼頭前路堪憂
Scamper:本澳音樂空間待完善
三議員訪困難戶 聽訴求盡力相助
凌世豪:接受政府方案「加咗先」
配合政策開放市場 CTM固網本地互連

TAG:澳門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設計大師艾維也犯錯:追求漂亮簡潔,無視用戶需求
真正的國產大飛機不再遙遠,部隊需求巨大,軍民均有需求
戴笠門下的女特務,為滿足需求被戴笠放大招
擴大養老服務迫在眉睫 需求導向助力體系建設
人為什麼會有戴珠寶的需求
找有需求的人做自己需求的東西
挖掘潛在需求——花茶定製服務
華夏銀行:大數據技術服務業務需求,實現銷售高速增長
如何解決大眾的緊急購物需求
彩妝小工具,輕鬆勝任你的妝容需求
高需求特質是?家中有難搞的高需求寶寶該如何應對?
需求精準洞察 硬核實力支撐 長虹「大營銷」背後有「大格局」
產業觀察:癌症防治需求爆發,精準治療大有可為
「剛需」與「偽需求」交戰,人工智慧遭退群潮
用優質服務滿足多元需求
警惕需求走弱風險
作為飲食文化大國,為何中國軍隊沒幾種軍用口糧?主要是需求不大
最大的需求,是被需要!
小米有品孟祥奇:用戶需求變化的時候 產品便需要重新被定義
張柏芝深夜發文,暗示自己「需求大」,謝霆鋒:你說的需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