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切眾生修行,一定要從身、口、意三業所修

一切眾生修行,一定要從身、口、意三業所修

師父您好,有同修每年都參加很多次的水陸內壇,有的說水陸太辛苦了,有的已連續幾年參加幾次就認為夠了,有的參加前有障礙業力臨時不能參加,有位老菩薩每一年參加幾次,她說能參加多一次就參加多一次,非常讚歎這麼精進跟毅力,福報很大呀。

1:每個人的業力、障礙、福報不同,是不是要因緣具足下才有福報參加水陸法會?

2:要用什麼心態參加水陸最為正確?法會中要注意什麼事項,才能體會法會的法喜,增加學佛的信心。

感恩師父慈悲開示!

《觀無量壽經》講發三種心,就能超脫苦倫,首先就講至誠心的問題。善導大師對至誠心有一個很詳細的詮釋:就是一切眾生修行,一定要身、口、意三業所修的,都要從真實心裏面行持。不得外顯賢善精進之相,外面表現他很善,很有德能,很精進修行的樣子。但裡面是懷著虛假、欺騙的心理,充滿著貪慾,充滿著瞋恨,充滿著邪偽。

勸發菩提心文講: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偽」就是虛偽的發心。一個真正發心修道的大乘行人,要懺悔多生多劫以及今生的罪過。罪是什麼?有心去造作的叫罪,無心而造作的叫過失。罪就來得重,過就來得輕。所以每個修行人都要懺悔罪過,發露罪過消除業障,就好像我們的衣服已經有污點,要把它洗乾淨。虛雲老和尚曾開示:水陸法會消業障不可思議。

所以,以懺悔心來參加水陸法會,重組命運。使我們的修行能夠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有一類虛偽發心的人,他對自己的罪過不懺悔、不除滅,自己的功德恨不得讓全世界人都知道,自己的罪過嚴嚴密密地保密,不讓別人知道。這就形成內濁外清,內濁就是內心充滿著貪瞋痴的濁染,而外表又顯出他很有修行,持戒很清凈的樣子,這就是內濁外清。凡夫之人很多人都是內濁外清,由於他內心的罪過沒有懺掉,又以虛假的心來修行,他開始修行可能還非常猛厲,但是過不久他就會懈怠放逸,不能持久。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犯這個錯誤。

參加水陸法會,是菩提心的攝持,我們的一言一行,隨著法師引領修持儀規,懺悔業障,讓每個起心動念,都可以成為重組運氣來解脫苦倫和成佛的因。學佛修行不在於形式,在於發心。若是願心發不出來,即使行為上、表面上做得再多、再精進也沒有什麼功德,不會解脫。沒有發心,只是盲從地跟隨,千里迢迢去參加水陸法會,都沒有多大意義。

有人參加法會,可能是為了身體,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工作……有種種目的。但這些只是表面的,雖然也是入道方便之門,「欲於利鉤牽,皆共成佛道,」但是參加法會是持續性的,修福慧是盡形壽的事。也就是就是說:一直到自己老死的時間過程中,有機緣遇到法會,都要發心去參加。你發大願、發菩提心盡未來際用心參加法會,善緣集結,一切心愿都會得到諸佛菩薩、金剛護法的本願加持,一切都會微觀發生變化,就像你感覺不到指甲生長一樣!身體自然慢慢就會好,孩子自然就會好,家庭自然就會好,工作自然就會好…

不要錯過與你有深緣的道場啟建的水陸道場,因為我們東聖寺一年只能啟建一堂水陸法會,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眾緣的成就,一定要珍惜機會來消業積福,當然也是宿世修來的福報才能現前。憨山大師說:「講道容易修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世事塵勞常罣礙,深山靜坐也徒然。」我們既為佛子,若不下一番苦心來實修,徒然口說,是無補於實際的。

水陸法會功德不可思議,你如果聽經一小時,很容易累,打瞌睡!但是,如果你參加法會,即使連續四小時,也是精神抖擻!法喜充滿,多有意義啊。要精進,不能懈怠,不能散漫,這是成就福慧的機會,要調整心態,這是消業積福最好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機會。這麼多人在一起集體修行,一起消業積福,是宿世修來的福報,這是積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最佳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琉璃光 的精彩文章:

TAG:自在琉璃光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修行,要發菩提心和一切眾生結緣
「了解」修行與度眾生那個重要
善待卑微的眾生,是我們必有的修行
在觀修一切都是壇城的密修士眼裡,就沒有眾生了嗎?
修自他換真的能把眾生的業取到自己身上嗎
利益眾生和自己成佛,需要一定讓自己和眾生接觸打成一片么?
一切眾生的相,是業力變現的!(深度好文)
修行的目的,是讓我們具備利益更多眾生的力量
欲要修行成佛,不能離開眾生
南懷瑾老師說我們不但為自己,更要為一切眾生,使他住在真正清凈的身口意三業當中
念佛是一份保險:末法眾生,一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我終於悟到,「教化」眾生是不容易的,眾生真正需要的是「度化」,總想著教化他人的,走向的是一條彎路!
不可錯過的佛法修行時機,祈願一切眾生喜樂安詳!
這固然是順應眾生的需求,但若缺乏引導,也會帶來修學上的混亂
一切眾生,依何而住 無量壽佛,最尊第一
三惡道的眾生有暇修行嗎?
一切眾生,如果你要進入佛的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修二障
受持這部經的人,在一切眾生之中,最為第一
真正的學佛者,一定是恆順眾生的人
眾生是需要經行,需要頭陀行,需要我們能夠長期地行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