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康復訓練在腰椎管狹窄症術後恢復中的作用

康復訓練在腰椎管狹窄症術後恢復中的作用

腰部疼痛,休息後又有好轉很多人會認為是腰疼是勞累所致,並未在意,更未加以醫療干預、檢查,其實此時的腰疼很有可能是腰椎管狹窄所致。

腰椎管狹窄手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是殘留腰腿疼痛,資料表明腰椎管狹窄術後約有45%的患者殘留腰痛,約有30%的患者殘留腿痛,為減少腰椎管狹窄患者術後殘餘腰腿痛的發生率,一定要重視康復訓練的重要性。

康復訓練在腰椎管狹窄症術後恢復中的作用

腰椎管狹窄

腰椎管狹窄是由於黃韌帶肥厚增生、小關節增生內聚、椎間盤膨隆突出、骨性退變導致的腰椎中央管、神經根管或側隱窩狹窄引起其中內容物——馬尾、神經根受壓而出現相應的神經功能障礙;在臨床上,腰椎管狹窄症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康復訓練在腰椎管狹窄症術後恢復中的作用

腰椎管狹窄常見癥狀

主要癥狀為腰骶部疼痛及間歇性跛行,腰骶部疼痛常涉及兩側,站立,行走時加重,卧床,坐位時減輕,主訴腿痛者比椎間盤突出症者明顯為少,癥狀產生原因除椎管狹窄外,大多因合并椎間盤膨出或側隱窩狹窄而致。

約70%~80%的患者有馬尾神經性間歇性跛行,其特點是安靜時無癥狀,短距離行走即出現腿痛,無力及麻木,站立或蹲坐少許時間癥狀又消失,病變嚴重者,挺胸,伸腰,站立時亦可出現癥狀,馬尾神經性間歇性跛行與閉塞性脈管炎的血管性間歇性跛行的不同處是後者下肢發涼,足背動脈搏動消失,而感覺,反射障礙較輕,且冷水誘發試驗陽性(無必要者不需測試),椎間盤突出症的根性痛及間歇性跛行平時即有腿痛,且大多為單側性。

術後康復治療

術後傷口內常規放置持續負壓引流48h。第4天作一側下肢屈髖屈膝位、對側肢體伸直位主動抬腿活動,絕不能被動活動,5~ 10次為一組,每天3~ 4組,兩下肢交替進行,並可自主翻身鍛煉。術後14天拆線後腰圍保護下可自行取俯卧位雙下肢移至床邊慢慢站立、行走,生活自理,上床時先取俯卧位,雙下肢拖到床上,再自行翻身取仰卧位,去除腰圍,如此姿態維持4周站立、行走。6周內禁忌坐位,6周後可坐硬靠背椅,忌坐低軟沙發。術後3個月內忌彎腰,直立位時腰圍保護2個半月。術後3個月可解除腰圍作腰部功能鍛煉。全椎板切除病例卧床時間可稍長。

康復訓練

床上期術後1一4周,以床上功能練習為主。

術後第二日開始下肢屈仲和股四頭肌強度練習。雙側交替舒緩屈仲髓膝關節,每日3組,每組30次,持續5分鐘。股四頭肌靜力性收縮運動,每次保持5秒,每10次為1組,每天6組;其次為患肢直腿抬高運動,早期不要求抬起高度,但整個動作要有5秒左右的滯留時間,每10次為1組,每天6組。

術後1周開始腰背骸棘肌功能練習,可行四點式或五點支撐法腰部抬高練習,取仰卧位,用頭、雙肘及雙足作為支撐點,使背部、腰臀部向上抬起,懸空後背;或俯卧位抬頭抬腿練習。每組10-15次,每日進行3-4組。腹部肌肉功能練習,取仰卧位抬頭或兩下肢抬離床面練習腹肌,每次維持上述姿勢4-10秒,重複4-10次,每日練習1-2組。

床下期術後3周開始坐起,進行負重及行走練習。

在腰背支具的保護下,採取床邊側位、屈艦屈膝、床邊坐起、站立負重,攙扶下邊步行走訓練。要求站立和坐姿正確,採取挺胸收腹位,避免扭轉軀幹。

6周起開始保護性軀幹肌屈伸脊柱活動度練習,使骸棘肌和腹部肌肉協調發展。可先取坐位腰部活動,宜平穩緩慢前屈後伸、側彎和輕度旋轉活動,同時進行肌肉收縮,每一動作歷時5秒左右,每組動作重複5-10次。鍛煉強度以肌肉輕微疲勞,短時休息迅速消除為宜。在整個的康復訓練過程中,練習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次數和動作難度,防止腰背肌的拉傷和勞損。

行走期在腰背支具的保護下,採用攙扶或雙拐輔助保護下行走,步態要穩而緩。進行平路練習行走,持續鍛煉2-3周。然後練習上下坡行走,循序加量。

常見鍛煉方法

1.燕點水式背伸肌鍛煉

病人俯卧位,使腹部著床,四肢、頭部抬起像飛燕一樣,鍛煉目的同拱橋式。

康復訓練在腰椎管狹窄症術後恢復中的作用

2.側卧位梨狀肌舒縮鍛煉

康復訓練在腰椎管狹窄症術後恢復中的作用

3.仰卧位拱橋式背伸肌鍛煉

包括五點式:病人仰卧於床上,雙腳掌、雙肘部、後枕部著床,小腿與床垂直用力,使身體其他部分離床拱起像拱橋一樣。此方法可使脊柱兩側腰背肌得到鍛煉。腰背肌發達吃力平衡,可保護脊柱在受力時不擠壓椎間盤。

康復訓練在腰椎管狹窄症術後恢復中的作用

4.直腿抬高訓練

康復訓練在腰椎管狹窄症術後恢復中的作用

腰椎管狹窄症的功能鍛煉要遵循先慢後快,先小幅度後大幅度,先局部後整體,先輕後重,循序漸進的原則,持之以恆,才能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參考文獻

王曉慶,李鳳華,羅存珍,畢麥艷,張衛華,武曉瑛,康復護理和訓練在老年性腰椎管狹窄症術後恢復中的應用,p462

陳杏迪,系統康復訓練對腰椎管狹窄患者術後腰腿痛的影響分析,重慶醫學2007年9月第36卷第18期,p1880

張向陽,周泰仁,曹德良,中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症伴椎管狹窄的手術治療和術後康復,上海醫學2000年第23卷第12期,p757

本文系微信公眾平台「康復匯」原創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康複信息請關注公眾號康復匯:kangfuhuiy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復匯 的精彩文章:

康復治療必備基礎知識:踝足運動學
下肢靜脈曲張的康復治療
吞咽口肌訓練體操圖
伸展十三式:預防跑步後受傷
腕管綜合征康復訓練

TAG:康復匯 |

您可能感興趣

應該用心做好腰椎管狹窄的預防工作
老趙雲的腰椎管狹窄開放手術挺成功的
這些因素影響腰椎健康 保護腰椎應鍛煉腹肌與腰肌
做好腰椎管狹窄的護理,可加快康復的腳步
腰椎管狹窄了,都需要手術治療嗎?
掌握腰椎管狹窄的病因可更好的預防
生活中不可以忽視腰椎管狹窄的癥狀
頸椎病+腰椎管狹窄,伴反覆腰痛與跛行,為何?啊
不可忽視的腰椎管狹窄症
腰椎管狹窄怎麼鍛煉?
腿腳不好竟然是腰出了問題!腰椎管狹窄的康復訓練必須收藏
腰椎滑脫伴椎管狹窄,該怎麼治療?
患者需要重視腰椎管狹窄的護理
腰椎管狹窄的典型癥狀是什麼
教您作對腰椎管狹窄症治療的「判斷題」和「選擇題」
腰椎管狹窄的減壓策略
腰椎管狹窄症是由何導致?
腰椎管狹窄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放散式衝擊波與藥物改善腰椎術後腰痛療效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
腰椎間盤突出伴椎管狹窄,壓迫神經痛,怎麼治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