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背誦《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我已經堅持了4天了,共25天

學習背誦《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我已經堅持了4天了,共25天

師曰: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差,當月盡解。如其不差,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症瘕,名曰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鱉甲煎丸方

鱉甲(十二分,炙) 烏扇(三分,燒)黃芩(三分)柴胡(六分) 鼠婦(三分,熬)乾薑(三分)大黃(三分) 芍藥(五分)桂枝(三分) 葶藶(一分,熬) 石葦(三分,去毛)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瞿麥(二分) 紫威(三分)半夏(一分)人蔘(一分) A2J5蟲(五分,熬)阿膠(三分,炙) 蜂窠(四分,熬) 赤硝(十二分) 蜣蜋(六分,熬)桃仁(二分)

右二十三味為末,取鍛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葯,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鑠脫肉。

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白虎加桂枝湯方

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桂枝(去皮,三兩)

右剉,每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汗出愈。

瘧多寒者,名曰牡瘧,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燒去腥) 雲母(燒二日夜)龍骨(等分)

右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溫瘧加蜀漆半分,臨發時,服一錢匕。

附《外台秘要》方

牡蠣湯治牡瘧。

牡蠣(四兩,熬)麻黃(四兩,去節)甘草(二兩) 蜀漆(三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內諸葯,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

柴胡(八兩)人蔘黃芩甘草(各三兩) 栝蔞根(四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二服。

柴胡桂薑湯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二兩) 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三兩,熬)甘草(二兩,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平台觀點,其中方劑劑量請諮詢專業醫師

END

我們只為傳播中醫,只為中醫復興而努力。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傳承中醫經方真諦。分享知識,分享快樂,邁向健康之路。關注我們,關注中醫發展。

請點贊、寫留言,和全國中醫愛好者交流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方大醫傳承 的精彩文章:

TAG:經方大醫傳承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口渴,《金匱要略》中有12種治法(2)
關於口渴,《金匱要略》中有12種治法(1)
關於口渴,《金匱要略》中有12種治法(3)
【讀史要略】(343)千古完人曾國藩:雖能應時而變,卻也當過憤青
《金匱要略》到底是什麼?
【讀史要略】(340)太平天國之殤(三):沒有建設的破壞,只能帶來更多腐朽
【讀史要略】(333)和珅家的人蔘:貪腐經濟學的一個經典樣本分析
經題之「般若」要略——《金剛經》研習(6)
約會見面時,你一定要略過這幾個雷區
【讀史要略】(336)再論陶澍:天下大事公可囑,江南遺愛民不忘
他是武大校花,顏值比劉亦菲還要略勝一籌,現在23歲更是美出新天際!
《金匱要略》裡面治痛風病的良方,如用量得當,一劑可愈
聖鬥士:12宮只要略施小計,根本不用人防守!敵人也別想前進!
5月紀要略顯鴿派,美聯儲「坐三望四」
每天推薦給你一本醫術典籍-《金匱要略》
【讀史要略】(335)道光第一名臣陶澍:天下英才誰可識,晚清名臣盡矚公
(42)不被歷史待見的落寞荀子,卻被貫徹至今的偉大思想——《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歷史上的最有手腕的女人:武則天和呂后比起她來都要略差一籌!
(60)韓非死亡疑案考:能教始皇「死不恨」,卒死「說難」知為誰——《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翻遍了《金匱要略》,也找不到丁香醫生說的「火火相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