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葉嘉瑩:像楊絳般的先生,也是穿裙子的「士」 ,她站在那裡就是一首詩

葉嘉瑩:像楊絳般的先生,也是穿裙子的「士」 ,她站在那裡就是一首詩

在最新一期的《朗讀者》節目里,有位特殊的嘉賓讓人印象十分深刻,董卿是這般介紹她的:

她是白髮的先生?

她是詩詞的女兒?

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

也是很多人通往詩詞國度的?路標和燈塔?

她的一生?

雖然命運多舛卻才情縱橫?

?雖然顛沛流離卻度人無數?

她就是:葉嘉瑩先生。她的一生致力於古典詩詞的教學,獲得了使古典詩詞於當代「再生」的讚譽。

她一生都與詩詞「談戀愛」,詩歌是支持她「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她在詩詞里尋找慰藉,堅守信仰,她才情縱橫,卻命運多舛,用詩詞創作汲取力量,度過憂患,獲得治癒。

命運多舛卻才情縱橫

葉嘉瑩先生,生於戰亂,長於動蕩,艱難度過政治風暴,漂泊海外,到如今晚年歸國定居,她的一生命運多舛,歷經滄桑,以至於魯豫曾感嘆道「天呀,如果是我經歷了這麼多,我都不知道還能不能活下去了」。

葉嘉瑩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便教她讀書寫字。她是關著家門長大的,不同於其他女孩子,她們會玩遊戲,盪千秋,跳繩子,她卻都不會,只會讀誦詩歌。父母的教育,給予她詩歌創作的最初的啟蒙。15歲的她便能寫出如下優雅的詩詞,仿如李清照再世。

幾度驚飛欲起難,

晚風翻怯舞衣單。?

三秋一覺庄生夢,?

滿地新霜月乍寒。

然而好景不長,日本侵華佔領北京,她父親隨軍南下。禍不單行的是母親的猝然離世,這讓17歲的她第一次深感人生之無常,死生的隔離。

在《朗讀者》節目上,她回顧往事說道:

「我母親本來身體還可以,只是她腹中長了一個瘤,天津有租界,租界裡邊有外國醫生,開刀是外國的醫生做得好,所以我母親就到天津去開刀,可是從此一去,我母親就沒有回來了,因為她在開刀時,血液感染了,所以我母親是在從天津到北京的火車上去世的。」

17歲的葉嘉瑩便經歷與母親死生離別的痛苦,她寫下了八首《哭母詩》,字字泣血。

瞻依猶是舊容顏,?

喚母千回總不還。?

?凄絕臨棺無一語,?

?漫將修短破天慳。

她覺得人生最悲哀痛苦的一段, 莫過於釘子釘進棺材的聲音。她的《哭母詩》字字泣血,字裡行間流露的是痛徹心扉的人生味道。

隔著屏幕,看著《朗讀者》上,93歲的她回顧70年前的往事,依舊可以感受到她的悲傷和痛苦。

葉嘉瑩深諳詩詞中的兒女情長,她卻說自己從未真正戀愛過。

大學期間,有男生追求她給她寫信,她從沒回過。「不遇天人不目成」,在她看來,一定要遇到非常欣賞,非常喜歡的人才可以談戀愛,可惜這個人一直沒有出現。

因為葉嘉瑩成績優異,有位喜歡她的中學老師,便將自己的堂弟趙鍾蓀介紹給她。在短短兩年里,趙鍾蓀幾次向葉嘉瑩求婚,她始終沒有答應。

後來趙鍾蓀失業了,有人為他在南京謀了個職。於是,他提出與葉嘉瑩訂婚,葉嘉瑩不答應他就不走。由於深感愧疚,一時心軟,她便答應了。之後便信守承諾,前往南京與趙鍾蓀結婚。

葉嘉瑩的這個選擇,給她帶來了婚姻,卻沒有帶來愛情。而更為糟糕的是,這場婚姻,更像是苦難的開始。

她隨丈夫前往台灣,誰知一去故土便是禍難加身,流離多年。

由於遭遇台灣「白色恐怖」政治風暴,丈夫被以「莫須有」罪名逮捕入獄,她也被牽連其中,攜帶尚未斷奶的女兒一同入獄。

出獄後,她無家可歸,只能暫住親戚家。夜裡,她鋪一條毯子,和女兒睡在走廊的地上。白天,她就抱著女兒到外面的樹蔭下轉悠,以免孩子吵到人家。

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香根。

已嘆身無托,翻驚禍有門。

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

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這是葉嘉瑩1950年的詩作《轉蓬》,也是她在丈夫入獄之後,失去工作,寄人籬下的真實人生寫照。

但突遭的災難,並沒有把她擊垮,面對人生的磨難,她的態度依舊淡定從容。為了生計,她開始四處奔波,努力尋找生存下去的機會。她去私立學校做老師教書,一邊上課,一場帶孩子。

三年後,丈夫終於出獄,卻不料久因囚禁性情大變,時常暴怒,最痛苦絕望時,她甚至曾想過放棄生命。

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

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

眾生造眾業,各有一機抽。

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詩歌是支持她「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正是王安石的這首詩,給予她力量,支撐她默默承受這一切,繼續走著自己要走的路。

平生幾度有顏開,??

風雨一世逼人來。???

遲暮天公仍罰我,???

不令歡笑但余哀。

然而生活的苦難並未就此放過她,反而更是糾纏不休。年近半百之際,她遭遇喪女重創,剛剛結婚三年的大女兒和女婿遭遇車禍,雙雙亡故。而她的小女兒也兩度患癌……她以詩歌來療治自己的傷痛,一連寫下十首《哭女詩》。「噩耗驚心午夜聞,呼天腸斷信難真。何期小別才三日,竟爾人天兩地分。」「誰知百劫餘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回思襁褓懷中日,二十七年一夢中。」

「以無生之覺悟過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歷經世事無常的極痛,葉嘉瑩早已看破人生。

身在異鄉卻心繫故土

人生的別離,除了死生不能相見,還有故土不能相還。

她一離開北京,就甚是懷念北京,懷念北京古老的城、古老的家,就連夢中都是北京和家的身影。「那時候我常常做夢,夢到我回到我的老家,進到我們家的院子,我有時候也夢到和我的學生去看望我的老師。」

生於戰亂,長於動蕩,海外漂泊半生,歷經去國離鄉的悲哀和痛苦,1974年,中國和加拿大一建交,葉嘉瑩就放棄在加拿大終老的計劃,立馬回到了故土。重回故土,感慨萬千,她寫下了兩千七百多字的一首長詩《祖國行》,是中國有歌行以來的最長的一首詩。

卅年離家幾萬里,?

思鄉情在無時已。

一朝天外賦歸來,?

眼流涕淚心狂喜。

銀翼穿雲認舊京,

遙看燈動鄉情。

從香港坐飛機回北京,當看到北京的燈火之時,她不禁淚如雨下,那是怎樣的去國離鄉的悲哀和痛苦之情啊!

顛沛流離卻度人無數

從北平到上海,從台北到波士頓,從密歇根到溫哥華,時空變換,顛沛流離,唯有詩詞是她不變的追求:「我一生一世都喜歡古典詩詞」,立志「把我們的國家、民族、文化的美好的精神文化傳承下來,不要把它斷絕」。

曾有學生問過葉嘉瑩:「葉先生您講的詩詞很好聽,我也很愛聽,可這對我們實際生活有什麼幫助呢?」

她這樣回答:「你聽了我的課,當然不能用來評職稱,也不會加工資。可是,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詩詞中蓄積了古代偉大之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誦讀古典詩詞,可以讓你的心靈不死。

為了傳承中國古典詩詞文化,「讓我們的心靈不死」,她往來奔走,足跡遍布美國、加拿大以及祖國大江南北。

70年的教學生涯,她為無數人傳道授業。從天真孩童到白鬢老者,無不從她的講授中品味了詩詞之大美,體悟了中華文化之深邃。葉嘉瑩先生辛苦耕耘,潛心育人,為國內外培養了包括范曾、席慕容、白先勇等眾多國學大家、詩人、作家。

柔蠶老去應無憾

要見天孫織錦成

「我平生的離亂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輕人能夠把我吐出的絲織成一片雲錦,讓中國文化的種子能夠留下來」,她不計高齡,往來奔走,為的就是不讓中國古典詩詞文化所期無人。

從漂泊到歸來,從傳承到播種。有人說她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來傳承古典詩詞命脈,她為世界養護中華文明根系。千年傳燈,日月成詩。

2016年3月,葉嘉瑩在「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典禮上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她被公認為在海外傳授中國古典文學時間最長、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華裔女學者。?

葉嘉瑩先生,她的一生命運多舛卻才縱橫,身處異鄉卻心懷故土,顛沛流離卻度人無數,孜孜不倦地傳播中國文化。

「我的詩詞,都是我親身的經歷,我親身的感情」踏過了歲月的波濤,歷經了人生的無常,葉嘉瑩先生從詩詞汲取力量,寫出了征服命運的詩篇。歷經劫難詩詞在,她用生命來寫作詩篇,用生活來實踐詩篇。

若有詩詞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生活的憂患讓她嘗遍生活之苦,她以詩詞為心,獲得治癒,堅守信仰,不懈地傳播著中國的優秀文化。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她誠如詩詞一般美麗,同樣傾國傾城。

以文會友

關鍵詞

影視|熱點|體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一點資訊 |

您可能感興趣

先生葉嘉瑩:「柔蠶老去應無憾」,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
葉嘉瑩先生:我這一生別無所長,只是特別喜歡詩詞而已
葉嘉瑩:詩是伴隨著你的聲音出來的
葉嘉瑩:把心走過的路說出來,就是詩啊!
葉嘉瑩的新書上市了,讓她為你和孩子打開詩詞的那扇門
葉嘉瑩:《論語》是我的啟蒙書,也是讓我受益最多的一本書!
葉嘉瑩: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
看一首詩,切忌只看它的表面|葉嘉瑩先生講《古詩十九首》
葉嘉瑩:不留下正統的吟誦,我覺得對不起下一代的學生
葉嘉瑩:我想把真正的吟誦留下
他是葉嘉瑩、周汝昌的恩師,中國人都該讀一讀他的作品!
「自在飛花輕似夢」:葉嘉瑩先生忙碌又安寧的詩書日常
這本書被葉嘉瑩大讚,與《人間詞話》並舉,是一部詩詞鑒賞的大作!
他是葉嘉瑩、周汝昌的恩師,中國人都該讀一讀他的作品
葉嘉瑩|什麼樣的詩才算好詩?
「古今說詩之冠」:重溫葉嘉瑩先生的詩教
人生有情淚沾臆 葉嘉瑩說杜甫詩
詩詞有什麼用?葉嘉瑩:「詩詞是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
葉嘉瑩:從西方文論看李商隱的幾首詩
在葉嘉瑩的拐角遇見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