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吼不叫——讓孩子平靜的與我們合作

不吼不叫——讓孩子平靜的與我們合作

早上,上班快遲到了,孩子卻在慢吞吞整理書包,不肯出發;

路上遇到堵車,后座的孩子卻在大聲吵鬧;

晚上不寫作業,一直在玩,怎麼說都不聽;

吃飯時,孩子一邊說話,一邊打鬧,把飯撒了一地;

睡覺時間,不願意洗澡,不願意上床;

……

這是每一個父母都可能會面臨的問題,此時的你火冒三丈,免不了一頓吼叫。

在一個盛產熊孩子的年代,各位老爸老媽在教育孩子上也是鬥智斗勇,作為老師我也有幸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孩子,也曾被熊孩子整的心力交瘁,有時也只能通過聲音的大小來壓制他們,但我知道這不是最好的辦法,直到遇到《不吼不叫》,開啟了我與孩子交流的另一扇門。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氣質,即都有自己的行事風格。

比如有的人做事雷厲風行,而有的人就喜歡慢吞吞來;

當我們自己和孩子的行事風格不同時,我們之間就容易產生衝突,氣質沒有好壞,而氣質速查可以幫助我們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行為。

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氣質,我們就會彼此協調,也更容易注意到在不同的情境下,該如何調整自己,讓彼此都處於一種舒服的狀態。

吼叫的原因千千萬,但不吼不叫卻需要好方法

不吼不叫方法論

1、記錄——觀察收集數據

了解自己的吼叫是成功的開始,可以先著手記錄引起自己吼叫的事件,反應,處理方式等。

記錄可以增進我們對自己習慣,反應模式的覺知和接納,繼而做出改變。

2、不吼不叫的ABCDE法則

A(ask)

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

我升級的想法是什麼?

我能否接納自己的感受,並改變我的看法?

B(breath)覺察自己的呼吸

C(clam yourself)

調整情緒;

用積極、現實的想法代替升級的想法;

等平靜之後再與孩子溝通

D(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想想孩子的個性和年齡。

他需要什麼?

他的行為向我們傳遞了什麼?

E(empathize)

將自己站在孩子的處境,來感受他的情緒,想法,傾聽他想訴說什麼?

告訴孩子你能理解他的處境和需求。

更好的確定孩子的需求。

3、4C管教法

溝通:表達簡短,具體;解釋並示範;使用鼓勵性言辭。

踐行:孩子不想做作業時,並不是直接告訴他做作業,正確的做法是告訴他先做哪一科,並幫助他拿出課本,看看作業具體是什麼。

選擇:提供真實簡單的選擇;

真正的選擇是孩子有選擇的空間,比如:孩子在遊樂場玩的很開心,不願離去時,有的家長會給出孩子兩個選擇:(1)跟我離開;(2)我把你丟在這裡;此時孩子本質上是沒有選擇的。真正的選擇是:(1)我們再玩一個項目回家;(2)吃個冰激凌回家;(3)回家可以玩一小時手機。

結果:制定家庭規則;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連接:要有一對一陪伴交流的時間;關注孩子感受;不記仇。

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很多家庭有了第二個寶寶,對第一個的關心明顯就會減少,此時更要增加一對一的溝通交流陪伴,讓孩子擁有安全感,擁有愛。

4、家庭會議

時間:選擇所有家人都合適的時間;固定下來,養成儀式感;

地點:舒服的地方;比如餐桌,客廳沙發,小院子等;

參與者:4歲以上的家庭成員,如果有小的寶寶,可以讓他在周邊安靜的玩玩具;

開始:

(1)列印議程表(開會內容),一周之內貼到大家可以看到的地方;

(2)告知開會時間地點;

(3)決定誰來主持(可以嘗試孩子來主持);

(4)準備「發言權杖」,一次只有一人表達;

(5)可以先討論孩子的問題

(6)多表揚孩子

(7)每周討論家長的一個問題

會後:記錄達成的共識;感謝每個人的參與

不吼不叫,從此刻開始,願家庭和睦,世界和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去遇見最美自己 的精彩文章:

TAG:去遇見最美自己 |

您可能感興趣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你不在我預料,擾亂我平靜的步調,怕愛了找苦惱,怕不愛睡不著!
我們生活的平靜,是他們不斷堅守的結果
先讓身心平靜,就不會瞎忙了
老了,平平靜靜的走,不去拖累孩子!好戳心的一番話
讓人望一眼並不能平靜的姑娘,此女不當明星真是可惜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與它平靜地共處
如果沒有被拍下,我們不會看到這麼平靜唯美的畫面
孩子,學習實苦,但時光不會辜負平靜努力的人
抖音我能給你的並不多只是平靜的生活試聽地址
娃的魔性「床照」…你永遠不知道平靜的被子下是什麼
平靜!馬刺最後時刻操作讓人看不懂,或許老爺子真的要離開球場了
不可挽回的分手,就是發生在平靜的時候
很難平靜地說給你聽!我的補腦零食最佳,不用烤箱照樣酥的掉渣
感到很焦躁的時候怎麼調節呢?瑜伽是否能夠讓人平靜
內心平靜外在就不會有風波不著急不悲傷在浮躁毀了你之前心靜下來
當有人對你使壞時,不要生氣,更不要記恨,保持平靜的心情
劉墉《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人天生就不喜歡「過度的平靜」
比小妾還要慘的侍妾!沒身份還要被主人這樣用,看完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