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房企今年銷售增速收窄 拿地熱情回歸理性

房企今年銷售增速收窄 拿地熱情回歸理性

今年4月初,住建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關於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通知》,提出人地掛鉤政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

7月16日,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地掛鉤制度更好的將土地的供應和使用相結合。從近段時間的具體實踐來看,人地掛鉤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首先,糾正了過去的供地模式,重新把供地重心轉向了大城市;其次,往往人口規模大的地方就是去庫存快的地方,也是供地相對不足的地方,人地掛鉤有利於供地不足的及時補充;第三,人地掛鉤制度有助於後續對土地市場資源的盤活,對於很多城市來說,城鄉一體化下的近郊區用地開發力度會加大。

值得關注的是,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綜合碧桂園、恆大、萬科等28家龍頭房企公布的數據,6月份單月銷售4015億元,上半年合計銷售18564.6億元。昨日,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部分房企完成了上半年銷售目標,但2017年下半年的趨勢性下調恐難以避免。在一二線城市調控加碼的影響下,特別是從2017年年初開始的一二線城市限價等政策,導致部分房企銷售速度開始放緩,市場分化明顯。

「3月份開始的本輪調控逐漸開始影響市場,房地產銷售增速持續收窄,房企回款速度減緩後,投資增速也於5月份出現拐點。此外,企業之間分化非常明顯,多家立足核心城市的上市房企近幾個月營業收入及利潤率出現了雙下調。」張大偉告訴記者。

張大偉表示,雖然房企在2016年收穫了豐收年,但總體看,始自2016年「9·30」的這一輪調控,樓市在2017年整體降溫的可能很大。大部分房企都在2016年拿了比較高價的地,這種情況下,對未來房價上漲預期非常高,而調控又導致房價上漲難度加大。2017年,各種融資渠道壓力逐漸增加,對於很多房企來說,資金鏈的風險正在累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機構關注行業前景 兩產品漲價或存漲價預期
彭文生:本次會議最根本的解讀就是加強監管、強調問責
特朗普親自介入 阿富汗女孩獲准抵美參加機器人大賽
解碼智造品質 東風日產智能科技主題體驗日火熱開啟
外媒:歐洲7國認為世界經濟領導者是中國 不是美國

TAG:金融界 |

您可能感興趣

房價必然回落 價格將回歸理性
回歸理性的現當代收藏
重視現金分紅 高送轉行情回歸理性
節日促銷作用將小於預期 彩電業從狂熱回歸理性
煤價回歸理性區間疊加需求回暖,火電向好周期開啟!
國際金融報:區塊鏈熱潮在今年上半年一度走冷,人才市場回歸理性
玉米市場迎來轉折期 行情回歸理性還是逆勢上揚?
比特幣延續理性回調,貨幣市場資金謹慎度增加
限制票補回歸2D 電影春節檔更趨於理性
區塊鏈行業的應用落地發展現狀 投資回歸理性
「房鬧」邏輯,能讓房價回歸「理性」?
「購物節」降溫折射消費更趨理性
「過完年我也不走了」折射理性回歸
綿陽房價上漲不正常?買房需理性
消費金融增長持續放緩,良性退出是尾部平台的理性選擇
價格全線下跌!過熱的巴沙魚產業需要回歸理性思考市場,清庫存拓渠道
年輕人別急著啃老買房?開發商:五年到八後,房價將回歸理性
漲跌幅榜上看兩個理性回歸
黨媒發聲:炒房勢頭被遏制,房價回歸理性
新華社:「房住不炒」讓房價漸回理性 炒房勢力失去捲土重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