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胃不好如何調?艾灸身體的這倆穴位,比胃藥還厲害!

胃不好如何調?艾灸身體的這倆穴位,比胃藥還厲害!

飲食的不健康,常常導致人們出現消化不良,胃脹氣等現象,胃病成為了現如今常見的疾病,要想治胃病還是要靠養,除了注意飲食之外,我們還可以艾灸身體的穴位來解決胃部疾病!

胃不好有幾個原因

1

精神緊張

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2

酗酒無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胃粘膜,酒精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3

過度疲勞

無論是體力勞動或是腦力勞動,如果疲勞過度,都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調,胃酸過多而粘液減少,使粘膜受到損害。

4

饑飽不均

飢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5

飲食不潔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誘因之一,在潰瘍病人中,該菌的檢出率高達70~90%,而潰瘍病治癒後,該菌亦消失。潰瘍病人可通過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觸傳染,不潔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6

晚餐過飽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造成睡眠不實,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胃不好怎麼治療

1、消化不良

大陵穴

這個穴位在五行屬土,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調。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艾灸此穴位調理脾胃。

四縫穴

四縫是經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四縫原本被醫家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後來證實,成人使用四縫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後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問題,就可以找四縫解決,按摩時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用艾條艾灸四縫,治療消化問題。

2、胃脹氣

足三里

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感測可到腳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艾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內關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約2寸)的距離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胃脹或者有吃東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覺,艾灸此穴,氣機調暢就通了。

發燒、腹瀉、腰痛、補腎、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頸椎病、肝病、養肝、解酒、胃病、便秘、小腹突出、婦科、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痘痘、白髮、脫髮、美容、皮膚病、咽炎、痛風、牙痛、打呼嚕、鼻炎、手腳、感冒、咳嗽、失眠、痔瘡、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癌症、補血、肥胖、瘦腿、瘦腰、濕氣、經絡、打嗝、補鈣、口臭

診斷:月經、舌診、青筋、耳朵、眼睛、汗診、指甲、手指、肚臍

治百病:刮痧、拍打、拔罐、姜、穴位按摩、艾灸

點個Zan,支持一下吧!

GIF/101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三伏天怎樣艾灸養生 6大癥狀及3大穴位治療顯著
氣虛出汗按什麼穴位
胖與瘦,氣與血,這四者間到底有啥聯繫
緩解痛經的神奇穴位,好用到扔掉止疼葯!
早晚按一次這幾個穴位,幾十年濕毒全都排乾淨了!

TAG:穴位 |

您可能感興趣

胃痛不知怎麼辦?想要胃健康,可以常按壓這幾個穴位,胃好,人才好!
艾灸這個穴位,防治感冒!艾灸雖好,這幾類人卻不能碰!
口腔潰瘍怎麼辦?按這些穴位,不吃藥都能好!
胃不好,艾灸這倆穴位輕鬆解決
肝膽二經垃圾多,身體就不會好!你需要這倆穴位!
如果「渾身酸痛」,按揉這倆穴位!超好用
不用吃藥,灸這四個穴位感冒就能好了嗎?
再冷也不能冷腳踝,這裡的穴位對人身體太重要了!
咳咳咳,討厭的咳嗽,教你這樣艾,灸對穴位就不咳了!
身體濕氣重不一定要吃藥,常按這個穴位也可幫助祛除濕氣!
經常按壓這個穴位,對你的胃很好,身邊胃不好的朋友要注意了
這個穴位,真的不能艾灸嗎?
牙疼不用吃藥?原來這個穴位是身體自帶的止疼葯,一按就見效
咳嗽老不好!原來是沒有對症下藥,常按這幾個穴位,老咳嗽自己好
艾灸這些穴位,效果不亞於吃藥!
肩頸不適?脾胃不調?按摩這個穴位輕鬆防止病
腳底按摩哪個穴位疼是腎虛 教你如何調理好自身的身體
一箭雙鵰的穴位,除口臭,助睡眠,不擔心便秘……厲害了
脾胃虛寒吃什麼可以調理?穴位按摩也可治療胃病胃炎!
胸悶易怒、抑鬱寡言,這是肝氣鬱結癥狀,如何調理?教你一個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