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優秀教師有家不回、有病不看、有孩子不管、有父母不要!
小編最怕聽的報告是師德報告。因為每次報告聽完,沒有自豪,只有悲哀。為台上的「優秀教師」悲哀!更為我們這個群體悲哀!他們催人淚下的報告完全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有家不回,有病不看,有孩子不管,有父母不要。」我們不禁要問: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要提倡的教師的工作方式、生活狀態和專業發展方向嗎?
他們都以校為家,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一天到晚泡在學校里,幾乎沒有多少屬於自己的時間。天不亮就匆匆離開家,顧不上給孩子做一頓早餐;深夜才筋疲力盡地回到家中,孩子早已在等待中睡著。總之,每天上下班是只見星星不見太陽。一句話概括就是,「比雞起得還早,比妓女睡得還晚」。而有些做得更「優秀」的教師,甚至常年住在學校不回家。平日里忙碌不說,節假日還要給學生補課。
一心撲在工作上,精神固然可嘉,但沒有了正常的生活,卻很難讓人覺得這是一種值得提倡和稱道的生活方式。難道我們兢兢業業的工作不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而只是為了證明教育工作的崇高和偉大嗎?事實上無論站在哪個角度分析,我們都不難發現生活和工作這兩者對任何一個人都必不可少,都不可偏廢。可為什麼這個問題出現在教師身上時,我們就可以視為理所當然,甚至理直氣壯呢?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應該符合現代教育的規範和要求,既要追求高質量,也要追求高效率。如果在國家規定的八小時工作時間內還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我們就有必要追究一下其中的原因:如果說講求工作效率是正確的,那麼這些優秀教師為什麼沒有順應這一時代潮流?如果教育學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為什麼這麼多教師三更半夜孜孜以求?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我們宣傳的優秀教師、師德典型大多身體不好,患有多種疾病,尤其是腰椎,頸椎,咽炎等職業病,卻長期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天天抱著殘病的軀體在學校里穿行。
拋開帶病工作的效果不談,單是這種行為本身都讓人難以接受。身體是工作的本錢,依靠透支健康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無疑是殺雞取卵的做法。如此程度的獻身精神委實令人敬佩,卻實在不該是廣大教師效仿和學習的榜樣。我們的社會培養教師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長久地在教育崗位上做出貢獻,而不是讓他們正當盛年就一部部快速老化的汽車超負荷地在公路上疾馳。我們常常提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不是也應該重視一下教師資源的可持續使用呢?
有病休息是每一個人的權力。在理想和現實中,教師首先要選擇生存,只有好好的活下來,才能讓理想之花處處綻放。一個連自己的身體和生命都不珍惜的教師,是不配做教師和談教育的。因為教育更多是讓我們的孩子學會生存、珍惜生命。
人的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也屬於家庭、集體和社會。為了追求一時的成功而透支生命甚至糟蹋生命,是一種心靈殘疾的表現,是對自己、家庭、集體、社會極大的不負責任。我們推他們為「師德標兵」,真不知意欲何為?我們宣傳中忽視了一個教師健康的活著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更為關鍵的是對下一代的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具有多麼大的現實意義!我真的再也不希望聽到:教師悲慘地站在神聖的講台上拖垮早已患病的疲憊身軀,而僅僅充當學生含淚學習的崇高榜樣。
他們當中有的懷了孩子卻迫不得已打掉;有的孩子活潑可愛,卻只能反鎖在家中,幾乎和孤兒差不多,對他們而言,生孩子簡直是罪過。
《深圳青年》上曾經刊登過張麗鈞的一篇文章《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讓人感慨萬千:
在電視上看「十佳教師」的事迹報告,看著看著,眼淚就蜇疼了眼睛。
在他們當中,有一個姓方的女教師,講述了發生在她身上的真實故事。
方老師的丈夫在外地工作,他們有一個4歲的女兒;方老師教初三數學,同時擔任一個班級的班主任工作。這一年夏初,複習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方老師每天早晨6點以前趕到學校,晚上10點以後才能回家。上幼兒園的孩子每天先隨媽媽到學校,因為太早,幼兒園還沒有開門,等媽媽安頓好了班級工作之後再由媽媽送到幼兒園;晚上7點鐘,媽媽將孩子從幼兒園接回家,拔掉所有的電器插頭,再將玩具堆放在女兒面前,然後反鎖上家門到學校去輔導晚自習。
有一天,方老師所在的年級要進行模擬考試,一大早,她的女兒說自己「特別冷」,方老師摸摸她的額頭,感覺有一點發熱,但她沒有在意。晚上她把女兒接回家,女兒又說「特別困」,方老師便讓女兒睡覺,自己急匆匆趕到學校去輔導晚自習。第二天,孩子說沒力氣起床,要求不上幼兒園了,在家裡玩一天。媽媽也就答應了。第三天,孩子說眼睛看不見東西,這時,媽媽的模擬考試也剛好結束了,便帶孩子到醫院去瞧病。結果,醫生說,孩子因為高燒,眼角膜已經軟化穿孔,徹底失明了……
方老師講到這裡不由得嗚咽起來。但她平靜了一下情緒,馬上接著說:「那一屆學生十分爭氣,有一半學生考上了重點高中。雖說為了他們的成功我付出了高額代價,但我覺得值得!他們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安慰與自豪!」
……
看到這個真實的事例,我那一刻感不到一絲的自豪,反而已經出離憤怒。這個偉大的方老師,竟可笑地以為她送走幾個成績優秀的學生就可以抵消她對一個無辜女孩所犯下的罪過? 她令人眩目的光環背後,是對女兒的近乎冷酷無情的形象。她把那個可憐的女童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以犧牲掉孩子來顯示一個身為母親的教師無比高尚的情操;她以工作緊張為由,無端地給社會製造出一個「累贅」,而她竟天真地以這樣的行為來炫耀。悲哀啊!悲哀!
現在有一句誤導教師的名言特別流行,那就是「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的是神」。這句話出自何方神聖之口,我不得而知。但我就納悶,憑什麼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的是神」?為什麼我們非得把愛自己的孩子和愛別人的孩子對立起來?都是孩子,為什麼我們對待他們就不能統一起來,一個標準呢?再之,我們憑什麼要求教師都做「神」呢?我們反思一下,如果一個教師連身心健康的「人」都達不到,又何談「神」呢?
其實,這句話我更願意把它改為:「不愛別人的孩子是道德低下;不愛自己的孩子則是禽獸不如。」因為禽獸都知道愛自己的孩子,都知道生下孩子就要對他負責。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不愛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連禽獸都不如?既然生孩子,你就要養他愛他,否則你就別生孩子!
真正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應首先樹立起「成就別人的孩子也成就自己的孩子」和「為國育兒」的理念,努力培育好每一個孩子(當然包括自己的孩子)。任何事情都不應該成為一個教師毀棄一個孩子健康、生命和前途的理由。
他們為了工作置親情於不顧,「有的公婆卧病在床,卻不能侍奉左右;有的父親病逝,卻不能趕回去見最後一面。」我們究竟想通過這些老師讓人錐心泣血的故事張揚什麼?標榜什麼?
再回想這些被譽為道德楷模的教師一面在講台上告訴學生要愛他們的父母,一面卻對自己的親人的冷暖安危置之不理,這無疑是絕妙的諷刺。我們的教育給了自己一記響亮的耳光!我們的教師好象不是在教書育人,而是在演戲。難道一名教師的工作重要到無人替代的程度了嗎?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在痛苦中掙扎,而無法在病床前流下一滴慚悔的眼淚。在沒有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之後,我很難想像教師們還能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充滿自豪感。我們究竟是在倡導師德還是在鼓吹殘忍?連起碼的人性都沒有了,道德的大廈還會巍然挺立嗎?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的人,你能指望他毫無私心的發自肺腑的愛學生、愛集體、愛國家嗎?
…….
我越想越發的困惑,是誰在把我們教師引向這沒有人性的變態的師德雷區?
與其用理想化的標準來自欺欺人地批評教師沒有達到應有的道德高度,不如把教師從虛幻的神壇上拉下來,讓這些不堪重負的園丁們恢復他們的本來面目。我衷心地希望各級機關再評選師德標兵時,也能站在一個更理性、更客觀的高度上。希望下一次師德報告會上,能夠多聽到我們推出來的優秀教師談自己如何科學地搞好專業發展;自己如何健康的生活;如何有張有馳的高效工作;如何在成就別人孩子的同時也成就自己的孩子;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營造幸福的家庭……那樣我們會為我們的職業發自內心的自豪和驕傲!


※啟示,如何給無效的教育教學「減肥」!
※一線教師悄悄揭秘,20個教育亂象嚇死你!
※家長簽字套路深,打死想不到
※這六種學習方法要不得,八成孩子還在用!
※當學生「批評」老師成習慣,老師不再「體罰」學生也就成自然!
TAG:南海觀音 |
※致已婚男性:你有老婆、有孩子、有父母,你為什麼不快樂?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有不理解父母的孩子
※有了孩子以後,父母不能有這樣的習慣,很容易養出不孝子
※不懂得自省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太陽曬不黑父母的頭髮,但我們能做的有很多
※有沒有陪著孩子做作業,可以很耐心不發火的父母啊?
※不要讓孩子為你婚姻里的所有不順買單:父母要看
※父母不靠譜,孩子受影響,五種不合格父母類型看看有沒有你
※做有智慧的父母,掌握讓孩子不生病的秘訣!
※不懂這一點的父母,教不出有本事的孩子!
※沒有笨孩子,只有懶父母
※電視手機零食都是洪水猛獸?沒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管的父母
※有沒有發現,父母總吵架的孩子,更不容易與人相處!
※有女兒的父母有種莫名的底氣,但不包括這種家庭,無力感太強了
※為何有的父母不幫忙看孩子?
※沒有原則的父母,教不出孝順的孩子!
※四胞胎有喜有憂,父母不舍放棄不遺餘力養大成人,看看他們的生活
※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好父母,有些很「劣質」!
※孩子膽小,不自信竟然是父母造成的,家長不得不注意的這些問題
※不被父母看好的愛情,到底有多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