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治學經驗

我的治學經驗

我的治學經驗(六題)

周本淳

做人為本

——我的治學經驗(一)

記得進入高中以後,第一篇作文題就是《為學與做人》,這個最平常的論題便支配了我一生的道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清朝一代學術的開山祖師顧炎武就堅持「士不立品必無文章」的觀點。他正是以人品的卓絕造就了學術的輝煌。道理很簡單,一切工作都是人做的,以人為本。如果不注意人品,那麼一切都無從談起。從明末的才士看,阮大鋮文筆是一流的,他不但有《燕子箋》,而且《詠懷堂詩集》里的詩篇水平也都很高,可是到現在他究竟是哪縣人卻不能確定,桐城人推論他是懷寧(安慶)人,安慶人堅持說它是桐城人。這和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爭著搶朱熹,正成鮮明對比。兩人都是名人,但一個三省爭著要,一個兩縣互相推,關鍵就在人品上天地懸殊。如果不重視做人這個根本問題,那麼一切學術都無從談起。只有堅持老老實實做人的原則,學識上才能堅持真理,不趨時,不媚俗,咬定青山不放鬆,才能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做一點微薄的貢獻。現在時髦的名詞叫「炒作」,有似於奸商的哄抬物價,實際是文藝界的一股濁流,一時炒得熱火朝天,好像是老子天下第一,什麼「大師」「名家」等桂冠一頂頂往頭上套,套到最後連自己也暈暈乎乎,不知姓啥了。一旦時過境遷,除了浪費光陰留下笑柄之外,還會落下些什麼呢?要做人應該尊重自己,千萬不能被商品大潮沖昏了頭腦,把堂堂的人民教師,降到普通商品或高價商品的可悲境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起來容易,要細細想想,真不簡單。要做個真人,就得像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許多人輝煌過一時卻不免淪為階下囚,不是才能差了,錯就錯在忽視了「做人」這個根本問題。許多山村小學的教師,能夠無私地為孩子們奉獻自己的青春,就是在「做人」這個問題上站住了腳,儘管清貧,衣食拮据,但精神世界卻異常充實,贏得人民的尊重。這些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不但學文科要重視品德的修養,理科也不例外。1941年我考浙大文學院,當時一年級新生都在永興場,校長竺可楨是大科學家,他對新生講話,不是講科學而是大講王陽明的「致良知」思想修養的問題。浙大的校訓是「求是」,核心也是做真正的人。

熟讀深思打好基礎

——我的治學經驗(二)

蘇軾在《送安惇秀才失解四歸》七言古詩開頭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可以說是名言。我總愛向學生提起這兩句。蓋屋子首先要打基礎,基礎堅實了,房屋才能牢固。研究古典文學也一樣,沒有深厚的根基就想一鳴驚人,那是靠不住的。學識是靠積累的,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的奇才畢竟是極為罕見的。對一般人說,只有靠勤奮。對學習古典文學來說,我以為打基礎就得熟讀深思。首先是對名篇要背誦。因為只有熟讀背誦,才能慢慢咀嚼出味道。而且很多辭彙是詩文中常用的。熟讀篇章越多,掌握辭彙也越豐富,閱讀能力自然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如果有志於鑽研古代文學,我看首先下點功夫把《論語》背熟(一共才26000多字),一生受用不盡。因為後世很多語彙是從這裡來的,很多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從這部書的篇章中出來的,乃至一些敘事抒情的方式,人物個性的傳神寫照都能從中有所發現。杜甫談到學詩要「熟讀《文選》理」,因為作為詞章的根基,唐朝人十分重視《文選》,對今天來說,可能難一些,因為開頭幾篇大賦就讓人望而生畏。我的經驗是熟讀杜詩和蘇詩。因為他們用事廣,詩篇中幾乎包括整個傳統文化。熟讀它們,有時碰到陌生的問題,一想在杜詩和蘇詩中有過類似的東西,翻一翻詩注往往迎刃而解。有一大家詩集做基礎,再去泛覽前後各家,往往事半功倍。我看出《苕溪漁隱叢話》許多斷句問題,就是因為蘇詩比較熟因而一眼看穿,一針見血,以至人民文學出版社約我重訂這部書,大大提高原校點的質量。我所以提倡以杜詩或蘇詩代替「熟讀《文選》理」的要求,主要從容易接受出發的。杜詩蘇詩你只要認真讀下去,就會感到其味無窮,想丟也捨不得丟。不但得到詩的享受而且受到他倆品格的熏陶,受益不盡。

學會查書勤於查書

——我的治學經驗(三)

人在學習中,總要遇到一些不懂的東西,怎麼辦?一般去問老師,這沒有錯,但必須學會自己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的想法是,相信老師是好事,但不能依賴,因為老師不能隨時隨地跟著你。所以在大學學習,總結為一點,就是學會查書。拿中文專業來說,中國學術門類廣,要有點目錄版本的常識,碰到問題知道到哪類書去找。文獻檢索是必須學會的本領。我回憶自己學識的積累,在大學主要是打基礎,畢業後,在工作中不斷遇到問題,又不斷自己解決問題,逐漸增長了才能。學會查書是第一步,以後應該養成勤於查書的習慣,在查書中會有許多發現。有些工具書編得粗糙,為了搶市場,匆忙付印,錯誤百出,如果輕易相信,就會受騙而以訛傳訛。即使過去出的很有影響的工具書,也不是絕對可靠,有時得查它的根據。譬如「平仄」一詞,日本《大漢和辭典》說是出於沈約的《四聲譜》,實際上這是抄自舊版《辭源》《辭海》,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沈約的《四聲譜》唐朝就失傳了,沈約雖是音律說的倡導人,但他自己使用的卻是「浮切」「宮商」之類名稱,新版《辭源》講「平仄」時就沒有引用沈約。詞語的意義在古今有變遷,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拿後來的意義去解釋古代的情況,就會鬧笑話。譬如「居士」一詞,古代指「處士」,佛教傳入以後,用這個詞稱在家而信奉佛教的人。有人不了解這一點,就因為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就說歐陽修也皈依佛教,要修正史書歐陽修闢佛的說法,實際上是自己弄錯了,如果這位大膽的作者從工具書上查一查「居士」這個詞條,就不致鬧這種笑話。最近還看到小報上一位先生考證岳飛《滿江紅》必為偽作。這本來是詞史上相持不下的聚訟。那位先生卻找出一條「鐵證」,說「臣子恨」一句露出馬腳,因「臣子」是起源於石敬塘稱契丹為父,自稱兒皇帝。這位先生自稱是創見的證據,實際是缺乏常識的草率魯莽之舉。《唐書·柳冕傳》就有這樣的話:「鄉國,人情之不忘也;闕庭,臣子之所戀也。」所以,我們碰到一些自稱創見的議論時,最好去查一下資料,就不會被一些狂妄無知的議論蒙蔽了。

「博」與「約」

——我的治學經驗(四)

由約及博和由博返約,每一個治學的人都必須經歷這樣的過程,同時兩者又是互相交錯的。人的學習總是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打好一門基礎,再逐漸擴充,這就是由約及博。到一定階段,所涉獵門類漸多,精力有限,必須收縮目標,回到最基本的一個門類乃至一個分支。深入探究,這就是由博返約。因為有了前面一個階段的廣泛涉獵,再回到原先學的基本知識方面,必然有不同於原先的感受。拿中國古典文學來說,典籍浩如煙海,一個人精力不可能全面鑽研,這就得有所選擇。比如想以中國傳統詩歌為重點,對於其他作品來說,這是由博返約了。傳統詩歌也是廣博無垠的海洋,假定選定唐詩,這又縮小了一大步。唐詩作家二千三百多人,作品近五萬首,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又得再縮小範圍到其中的一個階段甚至一個作家,如中唐的孟郊。選定孟郊,這就是反歸於約了。但要了解孟郊,就得了解他的時代的特點,他受前面詩人作品的熏陶,對後來詩人詩風的影響等等,這又得廣泛讀書,收集材料,又由約及博去擴展視野。然後歸結到孟郊詩這一點上。所以在實際治學中,由約及博和由博返約兩個階段是交替進行、互相滲透和互相為用的。如果先不從約的方面打牢根基,那麼廣泛閱讀就會飄浮不定;反之,如果不廣泛閱讀而只就一點想深入下去,也會障礙重重,難有結果。記得胡適之有句白話詩說:為學當如金字塔,又能廣大又能高。只有根基廣博,才能攀登高峰。那種過早地只鑽一個問題的做法是不會有大成就的。回到大學生的實際來說,應該學好每一門課程,因為這是廣泛拓展的基礎,千萬不要只憑興趣主義,或者急於出名不肯在基本課程上下功夫,到後來書到用時方恨少,再來補救就要事倍功半,何苦來呢!

勤于思考勿囿成說

——我的治學經驗(五)

古人常說《詩》無達詁。一首詩的解釋常常是各說各的,難得一致。就拿《詩經·伐檀》里的兩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來說,有說是讚美的,有說是諷刺的,不素餐甚至有說成「不吃素」的。當然後世成語「尸位素餐」是貶意,指白吃乾飯,但全詩是美是刺還是難有定論。這種情況,在古代作品的解釋方面是屢見不鮮的。

還有一種情況,大家意見似乎沒有問題,但是認真想一想就會有疑問,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最後一句,很多人都說成是壯語,表現志在破敵的決心。甚至有人據以推論王昌齡早期歌頌開邊政策。但是如果細心想一想,他為什麼不說「不破樓蘭誓不還」呢,而用個「終」字,有的本子甚至是「竟不還」。因此,儘管很多人都把這句當成志在破敵的壯語,但卻不一定符合作者的原意。清朝沈德潛《唐詩別裁》於這句詩下注說:「作豪語看亦可,然作歸期無日看倍有意味。」沈的意見顯然是側重後者。《從軍行》是一組絕句,在這前面一首是這樣的:「邊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免教兵士哭龍荒。」這哪裡有豪壯的意味?所以可以肯定是對歸期無日的惆悵之情。

《陌上桑》是解放後一直入選的古典名篇。但對羅敷的一段話卻很值得懷疑。羅敷的年齡「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但夫婿已是「四十專城居」,相差二十多歲,而夫婿「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官也升得太快!甚至過去有人批評,這個女子盛誇夫婿,如果夫婿不是高官,她就會跟使君共載而去。這真是天大的冤枉。羅敷這位夫婿,實際是杜撰的。使君憑什麼要羅敷共載,依靠的是權勢。對這種人只有權勢才能使他清醒,這不是最簡單的道理嗎?所以根據文字內容,開動腦筋,常常會發現問題,而自己能力也就會隨之提高。

勤於探索,勇於改正

——我的治學經驗(六)

《老子》里有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讀書為學也是如此。要不斷地積累,增長知識,又要不斷地汲取新知,改正自己過去不正確或者不完整的某些觀點。積累知識,不但在書本上,到處留心皆學問。有些問題,看來很複雜,書里弄不清楚,在生活中往往迎刃而解。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首句「停紅燭」的解釋,當年曾爭論不休。廣東有位詩人舉出許多例子,認為「停」就是成雙的意思,表示洞房裡有一對紅燭,是喜慶氣氛。問題好像解決了。但仔細琢磨,這和昨夜有什麼關係呢?後來我到蘭州,聽到當地同志說,甘肅人把點燈叫做「停燈」,於是全句詩就講活了。本來夜晚應該熄燈安寢,但為了要拜姑舅,所以停燭待曉,不是合情合理嗎?白居易新樂府里有首《繚綾》一直選為中學教材。我在南京教師進修學院為中學教師備課時,對其中一句「絲細繰多女手疼」的「繰」字覺得費解。課本上注為同「繅」,但這首詩講的是「織」怎麼扯到繅絲上去了呢?有位老師是浙江吳興人,她做過織綢女工,告訴我,「繰」就是織綢時的毛繰頭,要一點一點用手揀掉,我才恍然大悟「絲細繰多女手疼」的道理。可見知識要從多方面積累。

有時候由於有了新的知識會發現自己原來說法的毛病,就要勇於改正自己的觀點。下面舉個例子。《苕溪漁隱叢話》的序註明戊辰(紹興十八年1148)我相信這個說法,因此我原來寫的《讀校隨感錄》里認為那裡面引了洪邁《夷堅志》是錯簡。後來發現我錯了,那篇序是書成以後補寫的。因此我修正了自己的看法。又如我原來認定「絕句」一名是起於唐初。但是我忽略了徐陵《玉台新詠》卷十里早有了絕句的名稱。因此我就修改了自己原來的說法。這樣心裡才踏實。學問是一生的事,必須有老老實實的態度,不斷地探索新問題,加以積累,一旦發現原先的認識有問題,就要勇於自我改正。這大約也是「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的表現吧!

(以上六題均刊於97年《淮陰師專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冼超視角 的精彩文章:

思君不見憶重重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
淮安清晏園荷花盛開

TAG:冼超視角 |

您可能感興趣

參學的經驗
學佛法是學一種經驗,什麼經驗呢?
胃癌的治療經驗
韓語學習經驗:學韓語的十條經驗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的三個經驗
侯外廬先生治學經驗:「試驗著講我自己的語言」
丘成桐:我做學問的經驗
中醫並不是經驗醫學
中醫之經驗醫學屬性
談讀書學習的經驗
學習經驗介紹
中醫只是經驗醫學嗎?
老中醫治療胃病經驗集合
名醫經驗:黃一峰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經驗
學習委員焦琦:中醫治療「流感」de臨床經驗
治療咳嗽經驗匯總
上海大學民俗學複習的一些經驗
多學科診治胃食管反流病經驗分享
害蟲真菌清不凈,看完學習預防、治療經驗
想去日本學熱門的遊戲專業?且看學霸小哥哥的超走心考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