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奇葩說》如何一步一步引領內容營銷新浪潮?

看《奇葩說》如何一步一步引領內容營銷新浪潮?

馬東:從北京電影學院到湖南電視台,再轉戰中央電視台,2013年加入愛奇藝,2015年成立米未傳媒並出任CEO。從主持人到製作片到總導演,到奇葩議長。如今馬東正式離開愛奇藝已經快二年,馬東一手創辦的米未傳媒在成立9個月後估值就達到了20億元,主推的《奇葩說》網綜三季播放量已經超過17億。馬東更是在《奇葩說》節目中以詼諧幽默的主持(打廣告)風格,被網友稱「廣告狂魔」、「用生命在打廣告」!導致《奇葩說》第四季未播先火,甩其他網綜一條街!

如今的米未傳媒的產品生態已經從《奇葩說》、《飯局的誘惑》等網綜發展到喜馬拉雅「好好說話」音頻欄目,再到《好好說話》圖書及「米未小賣部」移動電商。並且每個業務領域都小有成就,每個業務領域都是從內容開始,以內容結束!

對於未來公司的內容發展規劃,馬東透露稱,「我自己是做內容出身,對米未傳媒來說,內容是一個生態系統,《奇葩說》肯定是要做好的,同時還會開發新的IP,然後關鍵是豐富自己的內容品類。」

在信息過載、內容過剩的泛娛樂時代,《奇葩說》如何打破「火不過3季」的綜藝魔咒,引領內容營銷新浪潮,完勝其他網綜?

1

精準定位,給奇葩一個支點!

傳統的訪談類節目、真人秀類節目、選秀類節目已經不能滿足現有年輕觀眾對於娛樂精神和娛樂內容的追求。80後90後崇尚自由,敢說,敢想,敢做,《奇葩說》正是這樣一個定位為契合時下年輕人消費形態的辯論節目。正是這樣一個「信息量大、節奏快、製作精良」的節目,號稱全國、全世界、太陽系、整個銀河系、全宇宙、甚至我們看不見的那些平行宇宙空間的人都在看!

《奇葩說》里沒有對與錯,只是客觀陳述一個事實;《奇葩說》里沒有美與丑,只有去偽存真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奇葩說》里沒有針鋒相對,只是嚴謹地從對方的陳述中尋找破綻。

正是這樣一個節目,引起廣大年輕人的共鳴,讓他們在這裡尋找自我,釋放自己的天性,所以他們來了就不會走,還要向身邊的朋友推薦,還會買《奇葩說》周邊產品。

2

三維產品布局,給奇葩一個舞台!

馬東表示米未一直以「有趣」為出發點產出內容,基於「有趣」這個出發點,米未構建了一個縝密的三維產品布局。

第一維是米未業務中最重要的內容生產,包括《奇葩說》、《奇葩來了》、《奇葩大會》等奇葩系列網綜節目,同時還包括《飯局的誘惑》、《拜拜啦肉肉》等網綜節目,這些網綜節目是所有業務的源頭,是米未的流量入口,同時也是米未廣告收入來源的支柱。

2017年新一期《奇葩大會》更是吸引了母嬰電商平台蜜芽創始人兼CEO劉楠以選手身份站在了《奇葩大會》的舞台。劉楠說「2017年要投視頻廣告的話,一定要關注《奇葩說》。」好了,她以「蜜芽創始人」的選手身份現身《奇葩說》,並且她的語言表達能力一點也不輸那些老奇葩,這個廣告效應不可估量啊,關鍵是還是免費的、免費的、免費的,機智了,我的寶媽,請收下我的膝蓋!

第二維是由網綜入口而生的上下游衍生業務,包括馬薇薇、肖驍等網生藝人的經紀業務,喜馬拉雅FM上的付費音頻課程及書籍《好好說話》,米未小賣部的電商業務,這些衍生業務是米未流量變現的途徑,並且這些途徑還在不斷擴張,繼而會有更多類似於《好好說話》和「粑粑瓜子」這樣的變現產品出現。

第三維則是米未傳媒的投資布局,此前米未已經投資了兩家專業的內容製作團隊果時傳媒和米加傳媒,分別跨界戶外真人秀節目和影視劇開發製作。這一布局彰顯著米未對未來業務領域的預期,同時也代表著米未對未來網綜節目的預判。

3

模式什麼的都是浮雲,優質內容才是王道!

首先,辯論傳播詩和遠方

《奇葩說》最終會以辯論的形式進行PK,奇葩選手慷慨激昂、邏輯嚴謹、走心的陳詞,機智的反擊,靈敏的逆襲,以及諸多略有爭議的辯題,都牽動著粉絲的神經。諸位導師以過來人的身份,雖然發言的次數不多,但是句句都是經典,傳播著詩和遠方,讓現場的選手觀眾悟出了正能量,讓《奇葩說》成為一個年輕人表達自己、展現自己、發掘自己的舞台。

其次,花式口播念出廣告新高度

「時尚時尚最時尚」

「有錢有勢不如有范」

「雞年全家提桶雞」

……

如此奇葩的廣告語,簡直就像龍捲風,掀起一陣陣廣告狂潮,遊刃有餘地把廣告念出了新高度。最後,馬曉康,灌得一手好雞湯!

有人說,視頻節目請明星必然有好的「明星效益」,但是奇葩說的明星已經超越了「明星效益」本身。馬曉康,除了開場和結辯,節目中的戲份不多、少量插話也都是「點睛之筆」,馬曉康灌的雞湯雞血「絲滑爽口」、「油而不膩」,可謂居家旅行、人生感悟、成長必備好湯!如今,第四季又一位雞湯大師何炅的加盟,給這個節目更多的想像空間。

米未傳媒成立9個月估值達20億,這也是李開復創新工場成立以來最大一筆人民幣投資項目;《奇葩說》三季播放量超17億;《好好說話》上線10天,銷售額過1000萬;69元「粑粑瓜子」,48小時賣了1萬盒,追加1萬盒又賣光,又追加又賣光。現在米未的業務已經從純網綜節目到直播,到音頻,再到電商,越鋪越廣,但是也可以看出這些均得益於米未傳媒精準定位、三維產品布局和優質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耐諾網路營銷 的精彩文章:

TAG:耐諾網路營銷 |

您可能感興趣

《後來的我們》營銷如何步步引爆?
七夕營銷缺乏創意?來看看這些神奇的營銷案例
顧客拿著圖片要求做一模一樣的美甲,怎麼辦? | 一點營銷
母嬰店如何做好品類規劃營銷,走出一片新天地?
王菊怎麼就突然火了?背後的新媒體營銷邏輯令人深思
《延禧攻略》爆紅的背後,這波「喪心病狂」的營銷操作你能想像嗎?
李楠公布離職魅族 真的是又一次營銷策略?看這些大咖怎麼說
「錦鯉」營銷後的五種心理,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IP營銷如何突破圈層壁壘?《魔力寶貝手機版》為「勇者」們做了這樣三件事!
「兩微一抖」的新營銷時代,遊戲人和抖音能擦出哪些火花?
香味營銷之:這不是一揮而就的事情
做廣告就是做糖衣炮彈,創意人眼裡的世界盃營銷有何不一樣?
六一來了,品牌如何打好「可愛營銷」這張牌?
單身經濟崛起:品牌營銷如何跟上這個消費新風口
《鼠膽英雄》上映,岳雲鵬承認是「爛片」這一波反向營銷贏了
和紅旗人聊營銷:如何創新地打造不一樣的「新紅旗」?
《啥是佩奇》一夜爆火,網大營銷啥時候才能做出點成績?
直播模式太火爆,內容營銷又該如何出彩?
抖音又出直播直銷渠道,營銷新花樣了解一下!
為什麼你看了那麼多營銷理論,最後連一句文案都寫不出?腦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