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專家解讀:《我的前半生》——拿什麼保衛婚姻?

心理專家解讀:《我的前半生》——拿什麼保衛婚姻?

大家好,我們是一群奇葩爸媽

一群愛孩子DE有為爸媽:

大學老師 + 兒童心理諮詢師

+ 臨床心理治療師

+ 臨床心理諮詢師

+ 家庭治療師

+ 藝術治療師

這幾天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引起了很多的討論,劇中的羅子君皮膚好,身材好,衣品好,專心帶好娃,專攻取悅老公和公婆的技術活,一心一意裝著家,結果還是被凌玲上位了。

她輸的是什麼呢?有人說她花錢太多,有人說她頭腦簡單,有人說她不能理解老公的辛苦,輸的原因有太多太多,但是吸收她的經驗教訓是不是一定可以守住老公,捍衛家庭呢?

是不是夠漂亮就可以?是不是做的一手好菜就可以?是不是非常獨立就可以?是不是幫老公省錢就可以?是不是溫柔如水就可以?

我想沒人敢說「可以」,因為當老公鐵了心要離婚的時候,你所有的優勢都變成了你的缺點,你只會做飯不懂風情,你只有臉蛋和三圍沒有大腦,你只有工作沒有家庭......簡而言之,離婚是沒有確定的原因。

有人說,我不相信,我如果把自己變得完美,那肯定可以死死抓住老公的心!我在想完美的狀態需要多敬業才能詮釋女人這個角色,然而女人每天的時間是有限,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凌玲之所有可以可以靠近陳俊生,來自工作之便,女人不可能做妻子之餘完成秘書的工作,還要成為完美的保姆,優秀的教育者,美麗的情人等諸多角色。

如果說羅子君是婚姻的失敗者,讓人感到有希望的是凌玲可以成功翻身。即使年老色衰,帶著個孩子,還可以輕鬆打一場漂亮仗。但是這些的背後,真的是讓人有些悲哀。難道非得把女人逼到這種份上,才能迎來幸福的春天?

婚姻那麼長,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守衛自己的家庭?劇中的羅子君一直強調說很後悔沒有給自己留條後路。

她確實在婚姻中太過投入,以至於自己被摔得碎了一地,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後援團賀涵和唐晶,那她離復原遙遙無期。羅子君所有的個人價值均來自於這個家庭,當家庭破裂時,意味著她所有的努力都存在問題,她對自己所堅持的信念產生了強烈的懷疑。就像致橡樹中的凌霄花,只有依附於另一植物才能向上攀延,這樣的自我價值是有條件的。

裡面一句最溫暖貼心的「我養你」終結了這段婚姻,正是這樣的承諾,讓羅子君失去了原本可以向凌玲一樣堅強生活的條件,當然這也是由傳統的婚戀觀造成的,但是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本身也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它並不能適應現代家庭生活的需求。當夫妻中的一方不能遵守時,另一方會獲得社會的同情,卻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有的痛苦和艱難還要自己去承受

在此,筆者非常想探討下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

男主外,女主內

男人在外面掙錢,女人在家裡掙錢照顧孩子。這個看似非常有道理的觀念正在讓婚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這樣的家庭經營過程,夫妻雙方沒有共同的體驗,沒有交叉點,都為各自所做的努力感到疲勞,因為沒有身體力行,無法深刻體會對方的不易,長期以往雙方容易失去理解,心理和身體的辛勞得不到對方的認可。

妻子和丈夫都要去做點什麼來增強對對方的認可。對於男性,需要多承擔些照顧孩子和家庭的責任,無論是家務事還是照顧教育孩子,即使再忙,還是可以有為家庭盡一份力的時候。例如對工作非常忙的父親,可以每一到兩個月,抽出一天左右的時間做爸爸日,爸爸當天負責所有的家務,照顧孩子,哄媽媽開心。對於忙碌程度還可以的丈夫,可以每周分擔一部分工作,可以是內容上的分擔,例如洗碗擦地由丈夫負責,洗衣做飯由妻子負責,也可以是時間上的分擔,丈夫負責二四六的家務,妻子負責一三五的家務。有些家庭孩子很小,也要努力讓父親參與家庭照顧當中來,不要因為父親沒有母親照顧得好而剝奪了父親照顧孩子的機會。

客觀的事實,

男人的時間和精力

來自現在社會的競爭劇烈,需要男性花費更多的時間努力工作以獲得生存,他們甚至沒有休息,更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他們如此努力的背後,不僅是為了自己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為了家人的生活品質。我們不妨可以承擔一部分這樣的家庭責任,「女也可主部分外」,減少男性的負擔,讓他們可以在物質上減減壓力,讓他們敢於犧牲部分用於事業的時間來經營家庭。可能孩子上學前,女人沒法去工作,但是當用於照顧孩子的時間相對減少時,最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這對於自己存在的價值也有重要的意義,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屬品,而是可以獨立生存的個體,也可以為自己贏得尊重。

BY

家庭好=家庭物質條件好?

這樣的核心家庭觀念有時候在影響很多人。一個家庭最重要的目標到底是什麼?真的只是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嗎?很多人會說不是,是幸福,但是當我們的體驗與掙錢發生衝突的時候,是否會回過來想一想我們成立家庭的初衷。筆者認為家庭最大的利益是在穩定的環境下全家一起幸福成長,給與家庭成員支持、理解和尊重,讓每個人感到安全、信任,並促進每個人自由、快樂地發展。

很多家庭將物質上的利益最大化取代了家庭原本的目標,這條標準會讓夫妻雙方都會做出很多讓自己感到壓抑和痛苦的決定。當然並不是否認物質條件對家庭的重要性,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當家庭存在時,物質條件才有意義。所以在提高生活條件的同時,夫妻雙方要多去關注對方的感受,創造家庭活動的機會,例如工作忙的一方也要有所捨棄,即使可能你不停地加班就可以獲得更好的職位,也要想一想可不可以留點時間給家人,因為家人才是奮鬥的動力。

如果兩人在異地生活,可不可以雙方都多多探望,也許會有些疲勞,也許會浪費錢,但是始終記得我們組成家庭的初衷。夫妻雙方可不可以做些約定,每個月是不是可以做些思想上的交流,任何形式,可以當面交流,可以是電話,可以是微信,可以是寫信,甚至錄視頻都可以,可以在家裡,可以約個地點比較優雅的地方,甚至是小小旅行,都可以,讓彼此之間有一個定時的交流的方式。這樣家庭共同觀念也是一直要努力建設的,當兩個人有共同的信念時,更容易達成一致的做法。

是否要給自己留後路?

BY

這個問題是羅子君在開頭時候就談到的,是不是要去做些設防,在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沒有必要去做過多得防範,因為防不勝防。信任對方的過程是一種美好的體驗,至少在其中你是愉快的。當然是有可能會發生不愉快的結局,但是在此之前的歲月你可以讓自己在信任中過得舒坦些,如果一直處於一種偵查狀態,這樣的婚姻其幸福程度也是要打個很大的問號。相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留後路?是害怕受到傷害嗎?在做這個假設時,其實是將夫妻雙方放在蹺蹺板的兩端,擔心一方不幹了,將自己砰地砸地上,一身驚嚇。

從女人的角度來說,女人是要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可能孩子三歲前對母親的時間和精力要求非常高,很難去做其他的事情,那麼此後,是不是可以去思考自己的價值?如果沒有老公,沒有了孩子,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努力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你對自己有哪些期待?你希望三十歲的自己是什麼樣的?四十歲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五十歲的自己是什麼樣的?六十歲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努力去做點什麼,不論是把自己變美(不是為了別人變美,是為了自己),亦或是工作做得好些,亦或是讓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等等,這樣的你是風中傲立的木棉,你不依附於任何人,但是卻可以帶給別人溫暖、力量和支持。當婚姻發生變化時,也可以坦然面對,因為婚姻確實有可能會死亡,但是你可以接受,也有能力處理好這之後的一切,你也相信自己會迎來自己下一段更美好的人生。那樣的話,後路就是一條順其自然且美麗的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家心理 的精彩文章:

我為什麼是人?——兒童的自我認識

TAG:有家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專家解讀:「狼」來了,怎麼辦?
心理學解讀:我們為什麼會糾結?
一名主任醫師會怎麼解讀《生存家族》?
專家為您解讀:中醫的養生與保健
解讀:什麼是嫉妒心理?
俄專家解讀:美國為什麼空襲敘利亞!你怎麼看?
《何以為家》的佛學解讀: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家裡為什麼掛牡丹畫好,看專業人士的解讀
八字解讀你一生婚姻如何?
怎樣解讀《四月是你的謊言》的結局?
心理解讀——《當幸福來敲門》敲的是「心」
你怎麼就這麼固執呢?!!| 心理解讀
醫生解讀:產檢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你什麼時候才會結婚?八字解讀一生姻緣
解讀亥豬一生健康與婚姻?
生二孩,你準備好了嗎?(政策解讀篇)
解讀《莊子》之《內篇·養生主》二
解讀明星婚姻的道理
《神奇動物在哪裡2》沒看懂?這篇完全解讀送給你!
繪本解讀《我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