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裴中陽:請正視「平台生態圈戰略」的局限性與危害性

裴中陽:請正視「平台生態圈戰略」的局限性與危害性

近年來,「平台生態圈戰略」風靡一時,以至於大家忽視了其局限性及隨之而來的危害性。

簡而言之,不論是在傳統行業、還是在互聯網時代,成功的平台企業屈指可數(至少在相應領域內),能搭建生態圈的更是鳳毛麟角。

一、重新審視產業鏈、平台和生態圈

(一)傳統企業與線性產業鏈

眾所周知,傳統製造業的發展與競爭是鏈式的,包括上游的品牌推廣、研發設計到中間環節的原料提供與生產製造,以及下游的物流配送及售後服務。

對創業企業而言,當務之急是在產業鏈上站住腳。企業做大做強之後,須抓住產業鏈兩端來整合行業資源,對「微笑曲線」底端多採取外包合作策略,然後依託核心競爭力向相關產業領域擴張。

以迪斯尼為例。他們在打通動漫暨影視製作產業鏈基礎上,隨後向媒體傳播、主題公園和紀念物品領域延伸擴張,成功打造出以兒童為中心的娛樂帝國。

所以,傳統領先企業追求的掌控、整合產業鏈,而打造行業服務性公共平台的嘗試往往難以如願(戰略聯盟或是出路)。

(二)壟斷企業與平面型平台

所謂平台,是指為特定或非特定行業的社會化用戶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如垂直門戶網站就是專業服務。

平台具備兩大特徵:一是規模龐大、以至於擁有海量用戶群而導致一定壟斷現象,二是以提供無形的服務為主。

比如,傳統的電信服務運營商就是平台企業,他們憑藉特許經營權而享受壟斷利潤。而投資建設一座家私建材城或購物中心卻不能成其為平台,因為難免競爭性。

最典型的平台就是賭場,顯然這絕非一般老闆所能罩得住的,而且賭場牌照極為稀缺。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傳統服務變得多快好省,剛需被滿足、痛點被解決,甚至出現了前所未有或意想不到的新產品或服務,不依賴於特許經營權的新型平台紛紛問世。比如,雅虎與新浪的免費郵箱,谷歌與百度的搜索服務,騰訊的即使通訊,阿里巴巴的在線零售,他們都是依靠技術突破形成一定的社區或社交網路,最終迅速打造成能量巨大的服務平台。

上述企業推出的創新服務往往難以收費,而平台維護費用、硬體設施投入又是幾何級數暴漲,因而離不開資本市場的不斷加持。

(三)網路時代與立體生態圈

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助力下,產業的跨界、交叉與融合日益頻繁,跨平台、跨行業服務更加輕鬆,「生態巨無霸」問世了。

當平台企業的服務對象不是一類而是兩個以上群體時,平台與服務群體之間的排列組合發生質變和化學反應,多方共生共榮的生態圈便開始發育成型了。

例如,蘋果公司本來通過銷售手機盈利,並整合起富士康這樣的代工產業鏈;隨後,盈利重心從硬體產品銷售轉移到了軟體和內容增值服務,這就是蘋果的平台戰略。當無數開發商圍繞蘋果手機紛紛開發應用程序APP時,蘋果生態圈成型了。

此時,在手機、互聯網服務和軟體/內容等三大類業務之間,開始以顧客為中心形成了客戶資源轉移、收益交叉補貼的價值網路。

二、為什麼說「平台生態圈戰略」具有相當大的局限性?

其一,企業實力的局限性

需要提醒的是,沒有整合產業鏈的實力,就不可能打造公共服務性平台;而構建生態圈的企業,一定是越過了盈虧平衡點且具備相當壟斷性的平台企業,且不能急功近利。

對互聯網創業企業而言,更是離不開投資者的不斷輸血,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到戰略投資,真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其二,行業類別的局限性

由於重資產拖累和自身利益阻隔等原因,傳統行業幾乎不可能出現平台型企業;只有在具有公共服務需求的領域,才可能實施平台生態圈戰略。

其三,技術支撐的局限性。

我們知道,以即時通訊、搜索定位領域的技術突破為基礎,得以為社會而非特定顧客提供以前難以想像的(免費)服務,才成就了今日騰訊與百度。

也就是說,即使在互聯網服務領域,也只有取得相應技術突破、帶來產品與服務創新,才有可能構築平台和生態圈。而且,通過專利保護、服務粘性與客戶轉移成本等因素,相應企業得以保持階段性壟斷經營,這就是平台生態圈的存續前提。

要注意的是,生態圈的本質不是免費、而是價值網路,即一種業務能否帶動其它關聯業務發展,能否最終推動實現交叉補貼和價值交換,實現硬體與軟體結合、金融與實體打通、線上與線下共榮的理想格局。

假如微信與QQ不是出自同門,企鵝帝國又將命運如何?

三、「平台生態圈戰略」的危害性何在?

真理越過一步就是謬誤,所謂過猶不及。

「平台生態圈戰略」泛濫成災,對企業自身及社會資本造成的危害已然不容坐視。

(一)忽視商業本質的燒錢模式。

如同不是所有的專利都具有實用價值,也不是所有的互聯網技術突破都具有現實意義,只有少數工具性產品能發展成具有粘性的社區,而能解決收費與盈利問題的社區簡直是辛運兒。否則,聊天免費的騰訊為何熱衷於遊戲開發?

無疑,致力於打造互聯網平台乃至生態圈的創業企業,其死亡概率、燒錢規模都比傳統企業大得多。這種「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難道不是一種令人痛心的社會資源浪費?

重要的事說三遍:中小企業絕不能忘了自身生存問題而瞎起鬨,否則就成了「活雷鋒」。

(二)強調贏家通吃的土豪心態。

不知從何時開始,「贏家通吃」成為新經濟的所謂鐵律。

雖然網路產品或服務的邊際成本趨零、消費習慣不易轉移,便於企業快速提升市場佔有率,但實在不明白一家獨霸焉能不影響消費者利益?

憑藉智能搜索、移動支付等技術突破,網約車解決了傳統出行的剛需和痛點,使我們前所未有地享受到了共享經濟。但當滴滴依靠背後巨頭們的不斷輸血,通過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價格補貼大戰,將大黃蜂、快的等紛紛擠垮之後,滴滴終於變成了他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消費者也開始自食助推獨家壟斷的惡果。

獨霸江湖在絞死競爭對手的同時,往往也扼殺了自身創新和進步的動力。一柱擎天之下,談何生態圈?何況真正的生態圈是去中心化的。

平台的本意就是開放,生態圈的內涵在於共榮,「贏家通吃」豈非反其道而行之?

斯坦福大學博士生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創建谷歌時,立志「集成全球範圍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毛頭小伙的願景宏大但方式質樸,他們孜孜以求的是搭建一個公共服務性的信息搜索平台。不經意間,他們為完善互聯網基礎設施、深化互聯網社會應用做出了巨大貢獻(包括安卓系統、智能穿戴和阿爾法狗等),但未必料到谷歌會成長為生態圈巨頭。

平台生態圈的理念、意識人人要有,但作為戰略實施則當慎之。

在很大程度上,「平台生態圈戰略」養活了一批教授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略定位 的精彩文章:

TAG:戰略定位 |

您可能感興趣

戰略惰性:依賴、近視與平庸
魔性抖音的戰略性迷失
肖亞慶:國企要突破戰略性、前瞻性領域的核心技術
阿里大魚號戰略合作視覺中國 打造良性優質內容生態
中美競爭升溫,中國如何主動塑造對美軍事競爭態勢和戰略平衡
華為生態戰略升級 用開放的姿態激發創新力
略談經方在治療危重症中的戰略戰術
長城影視與拉風傳媒戰略合作 打造IP泛影視文化生態
中國經濟網總裁王旭東:以使命感強化緊迫感 以專業性服務戰略性
「高深」稅延養老險的正確打開方式:陽光疾行的戰略蘊意
長虹與華為展開戰略合作,助力實現真正的智慧生活
「戰略性」貿易保護毫無戰略眼光
愛立信的物聯網戰略 生態系統需要擴大合作!
中國攻關核動力航母背後的西太平洋大戰略背景
馬克龍希望與普京進行戰略性、歷史性對話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寄語產業發展:頑強的戰略耐力,冷靜的戰術心態
美新版核戰略增加了發生核戰爭的風險
西太平洋最具威脅武器正「隱身前行」,美日戰略布局平衡將被打破
諸葛亮的戰略布局與戰術實施
美戰略司令部司令在眾議院聽證會闡述戰略力量態勢和重要優先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