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內功拳界習練內功的一句古老的籠統說法」里開外合

內功拳界習練內功的一句古老的籠統說法」里開外合

所謂「里開外合」,實際上是內功拳界里,習練內功的一句古老的籠統說法。

它在練習之前,首先要把兩髖關節,兩肩關節、頸椎部分,用意念去想像把它們放鬆。好像在我們一輩童年時代里的老式洋囡囡。兩髖關節、兩肩關節、頭頸項,都只用一根細寬緊帶來把它們連鎖住,頭和身軀,正好象一隻擺正了的葫蘆,如果把它的兩腳兩手暫時簡單地固定一下,用一點小力氣把它的頭和身軀垂直下撳,可以看到它的頭和身軀可以同時下沉下去。我們在習練內功中所利用的,將是頭和身軀的自重加上放鬆髖、肩關節的意念,而不是加上外力的撳。

接下去是踝關節的用意念把它們放鬆,以使兩腳的腳掌面猶如塑膠品制的吸盤那樣,五趾、腳掌緣、腳跟均勻受力,不抓不扣地平放在地面上。

然後開始用外(逆腹式)呼吸吸息,幫助意念中的內氣從腳底湧泉穴、循足少陰腎經路線,出於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後,進入足根,向上行於腿肚內側,出腘窩的內側,上向股部內後緣,通向脊柱尾閭長強穴

具體做法是踝關節以上的小腿開始,兩內側面的肌肉群,有沿著腿徑先向後再向後外鬆鬆張開的意念,逐漸向上,過膝關節(這樣兩膝關節前面部分,就有向里對合的感覺,但不能使他們在外形上看得出來)。

繼續向上至兩大腿里側面,一直到髖關節外的腹股溝處。這時,兩股骨頭的大轉子處,也就有由里向外略為張開的感覺。身軀連頭,也自然就有為下沉的感覺和形象,隨著兩膝彎處也自然而然地就有被動下屈的感覺和形象。古人比喻的兩足為足弓,自然也就有上下對合的現象,這就是兩足部分的「里開外合」。

外呼吸繼續吸息,意念上使小腹部的內壓力稍微降低,腹肌自然地收縮而內癟,幫助內氣進入尾閭長強穴後,循督脈腰俞穴、陽關、命門、懸樞、脊中身柱上升,直至大椎。此時,身軀連頭繼續下沉,斂腹含胸,臀部則隨身軀的下沉而向前收攏,幫助尾閭往前彎伸。腰背部命門穴處感覺爆滿,下與陽關、腰俞,上與懸樞脊中,基本保持在一個曲面上,不凹不凸,大椎穴處頸椎向前彎傾,下和尾閭相向靠攏,古人比喻的身軀為身弓,此時,在外形上也就有上下對合的形象。按照郝少如老師的講法,此時的腹部和胸部,「似都有掏空的感覺」,下肋部的左右兩旁,隨著身軀的下沉,也都有向前卷和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護肫」。

此時的外呼吸雖然仍在吸息,而頭部卻隨著頸椎的前彎,也已有前俯的形態。

然後,保持下部足弓、中部身弓的彎曲相合不變,意念上再把頸椎部分放鬆,輕輕抬起頭來,大約正好使頭頂的百會穴處放端正,兩眼向前平視為度,隨即把舌尖輕輕舔抵上顎近門齒處,隨著外呼吸的變為呼息,引導內氣從大椎過頭頂(不要停留),下齦交入承漿,循任脈過玉堂、膻中,此時隔肌自然鬆弛上凸,小腹部內壓力也自然感覺有所增加,腹肌也放鬆外凸,意念上就藉此幫助內氣繼續向下,過鳩尾、神闕、氣海、會陰、交督脈於長強,再由長強穴自然將內氣分為兩股,從兩旁足太陽經的會陽穴,送入兩臀下的承扶、殷門、委陽、委中穴,經承山、崑崙、申脈而直至兩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斜趨兩足心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

等到兩足足底有內氣到達的感覺時,意念上再放鬆一下踝關節,然後從踝上的小腿開始,先撐開兩足弓,而後身弓(推手時最後為手弓),則內勁自然而然地由足底而上,節節貫穿上行,最後是由兩肩而前的兩手弓,直至到達手指端的所謂「形於手指」。

此為內功拳內功的一個「大周天」練法。

習練時應該先練定步式,一開始用小平行步即太極起式,熟悉後再練習川字步(坐後腿)即左右倒攆猴式,最後才練弓步(坐前腿)即左右摟膝拗步式。

練動(退進)步是也可以開始先練左右倒攆猴式,然後再練左右摟膝拗步式。所不同的是,在退步的足趾掌跟或進步的足跟掌趾平伏貼地後,然後才可以做足弓,身弓、手弓上的「里開外合」功夫,要等平撐身軀坐後腿或平送身軀坐前腿到位後,才能抬頭向前平視,做放開足弓、身弓、手弓的功夫。

這樣的練法,則旋踝、合膝、裹襠、抽胯、收臀、斂腹(抱起丹田)、護肫、含胸,以及撐(送)腿、丹田落位(放開尾閭)、拔背頂勁、沉肩垂肘、坐腕伸(舒)指等等的所謂身法,全部都有了,而且都是由下而上,由後而前的所謂「節節貫串」、「完整一氣」(完整一氣是一氣呵成的,有人把它比喻成「排門板一塊」錯了)的。

穴位名稱也不必要一時之間就把它們全部都強記住,只要能把意念中內氣所循行的經絡路線大致了解就夠了。

太極養生堂好書推薦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怎樣才能通小周天?通小周天的快速方法
內家拳龍虎二力直析!開胯是傳統武術的不傳之密,分享基本功之開胯法
楊松泉老師語錄
武當內家功夫丹田開合樁功,極短時間內激發出丹田內氣感,開磚斷石毫不費力,小腹可抵抗外來重力,功效十分驚人!
武禹襄拳論,溫故而知新!精典中的精典理當反覆學習!

TAG:九五太極養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太極拳內功習練密決 欲練真功者當看
太極拳習練中的開胯
習練太極拳如何增強內氣的練習方法
簡短四句話,道出太極拳基本功習練真諦
瑜伽的習練不拘泥於形式,練習就好
如何習練太極拳之內勁
真正隱藏在民間的武林高手,是習練大清朝流傳下來的功夫!
現代太極拳與古法太極拳在傳承習練上的區別
傳統楊式太極拳習練技法核心「功架」,你知道「低、中、高架」哪個適合自己嗎?
少林古法達摩易筋經十二式習練要領
以武入道:一個內家拳習練者的開通「丹道周天」體驗!
習練宋氏形意拳,大體上要經過的三個階段
習練太極拳,應當掌握手型、手法的變化
關於瑜伽習練中的痛苦
習練太極珍藏,先輩們留下的寶貴經驗,每一項在練拳時都特別的重要!
太極拳習練者的三種不同境界
男子習練鐵砂掌一掌可斷八塊方磚想挑戰格鬥狂人為傳武正名!
熱巴高叉裙美上熱搜但副乳影響了美感,習練這組瑜伽可以去除副乳
那些瑜伽習練者教會我的事兒
阿育吠陀改善瑜伽習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