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怎樣把人生這盤菜做的美味

怎樣把人生這盤菜做的美味

應該以什麼樣的知見去看待人生的「毒」,比如煩惱,然後把人生這盤菜做得美味,謝謝師父。

如孝法師:我們要懂得一切都有可能,在這個基礎上實際上就是空性。我們要想把這個「菜」做好,就不能夠有「好」的觀念。我們要知道當下的判斷很重要,當下已經發生了什麼,這個不是從比較來的。比較來的就是說,你做了一千次炒土豆絲,那麼,過去的只能是一個經驗,只能是一個參考。你不能說過去我放了多少鹽,那麼當下你需要放多少鹽呢?實際上說白了,這個都是隨性的。隨性當中沒有自我的一定要怎麼樣,這就是禪。你不要聽自己的念頭,最輕鬆的心、經過訓練的直覺就是禪。

當下的我們叫做現量,比較來講叫做比量。人類最大的問題就是太相信經驗,而真正的一個禪者能夠把菜做好,他是不在過去,不在未來,就在當下,是最放鬆的心態,他什麼事情一定做得剛剛好。這是生命的一種狀態,是一种放松的狀態,換句話講,他沒有自我的污染。當你想要怎麼樣的時候,你會發瘋的。當我們發瘋的時候,你看到那個鍋台,用的時候就不知道放什麼才對。

禪首先要對治散亂,不要散亂。而散亂都來源於執著概念。人生都是如此,對於現實發生的東西,明明這個醋已經很酸了,還在加醋,明明自己已經很主觀了,還給它加概念。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一個基本的原則——如實知見,正確地了解。

在做菜當中,什麼是「正確地了解」呢?我們不要被經驗、被概念束縛,放鬆地去憶念,而不是思考。思考過多的時候,經驗也變得沒有辦法用了。思考過多叫什麼呢?叫迷惑。經驗過多叫做固守成規。光考慮鹽的問題,都忘了火候的問題。如果是我做菜,我最關注一個要素——火候。如果菜的味道很好,但是吃了以後,第二天那個人上火,你是不是欺騙了他?

人生的矛盾、很多東西都在一個事情上顯現,我們能不能夠把握到底發生了什麼。主要矛盾解決了,一般來說都過得去。但是我們所有的心都聚焦在「我要做得最好」的時候,就落入到自我的概念,不能夠如實地知道當下。

先照顧好火候,火是第一元素,材料是天生的。火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穩定地看好這個火,火候到了調味才是好的。現場是不是要關注好幾個問題呢?而我們認為所有的好只是來源於一個因,是不是在主觀上已經犯了不能如實知道的錯?我們不能夠客觀地評價現在到底是什麼問題,因為不放鬆。為什麼不放鬆?因為我們覺得這樣子做一定就是好的,那樣子做就是不好。

實際上,做飯很簡單。基本功都有了,菜是什麼原材料,它的味道是不能改變的,你切的什麼形,這個形狀也不會改變,那麼本來酸味的就是酸味的,怎麼能夠說還能夠改變它呢?那麼剩下的就是順勢而為,順其自然,達到一種平衡。要遵循這個客觀的事物,而不是我要怎麼樣。

但是基本功都會了,有的人做出來的菜不好吃,這是什麼原因?所以好吃不等於要怎麼樣,如果要怎麼樣的話,應該大家做出來都好吃。所以我們聽從一個導師的指導,一定要去觀察最重要的地方在哪裡,言外之意更重要。我們會看到他的開心,發現他很開心,我還沒有吃他的菜,我已經很開心了。我們老是掛一漏萬,把這個最重要的給忘了。實際上做菜對林恭平先生來說,怎麼做出來都好吃,他的開心最重要,你有沒有關注這個問題?他跟你說的都是真話,但是,有沒有全部、全心地收到他給我們的很多肢體的語言,他放鬆的心態?

我們老是緊張,看到他做菜,他這麼說了,那麼在你的信息裡面,大資料庫里已經評價了,不這樣子就做不好。恰恰他很開心地做,我們卻很緊張地做,他跟你說的都沒錯,你照他的一做就完了。所有的事情不都是這樣嗎?別人想表達給我們的是一回事,我們聽到的往往是相反的。我們會發現語言、概念是信息交流當中的雜質與雜音。

善用其心的前提是禪者之心,禪者之心是忘我。林先生確實忘我了,他說的一句話,讓我對他很佩服。他說,我做菜是最快樂的。很多人面對自己的職業快樂不起來,他快樂不起來,是因為他的人生一直快樂不起來,和做菜沒關係。

所以根本的問題是知見,我們會發現都是知見在這裡攪攪攪。通過做菜我們發現自己是容易緊張的人,容易落入概念的人,不會開玩笑的人,不會生活的人。大家都很執著,我要做出一個好吃的,什麼叫好吃的?把好吃的拿來我看看。

那麼,束縛我們的到底是什麼呢?就是自我。自我放不下怎麼辦?要去做菜。做菜的時候不要自我,如實地去做,放鬆地去做,不要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謙虛、放鬆地去做。體會這個菜要和生命互動,不能夠心是僵硬的,把那個菜做出來,別人吃的時候覺得味道很好,但是吃下去以後另外一個感覺出來了。大家在外面吃飯肯定都是這個感覺,我們不知道這家廚師長的什麼臉,把他的菜吃完,發現他的臉真是苦瓜。他能夠把不是苦瓜的東西加工成苦瓜,還有什麼讓我們不相信奇蹟會發生呢?

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是演員,我們進去一看,比中央台的電視節目還炫麗,因為每個人關注他做的事的時候,就是自己生命的藝術家,他就是忘我的。在生活當中才忘我,但是這個忘我是按照自我的模式忘,不是按照無我的模式去如實地創造,把我們的生命百分之百地綻放出來。

這個問題只能通過禪來解決,不通過禪,我們沒有辦法做自己生命的旁觀者。用禪者的心去做菜,隨緣素位,素位就是自然,真實的心、自然的東西是最美好的,也是最柔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TAG:如孝法師 |

您可能感興趣

人的一生是怎樣
怎樣做才會吃到美味的餃子
怎樣在自家陽台種出綠油油的蔬菜,好看又美味,你只需這樣做!
俗話說「無雞不成宴」,你的家鄉是怎樣烹制雞肉這種美味的?
生兒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新生兒餵養不當會怎樣 這種事一定不要做
糖醋魚怎樣做才好吃?最關鍵的三個步驟在這裡,這樣做吃都吃不夠
這一生怎樣過
放假一個人在家,為了保持身材吃些這樣的飯菜,你們看了覺得怎樣
鼻屎是怎樣形成的?吃鼻屎竟還有這樣的好處!
泡腳是生活里最好養生方法,怎樣泡更健康,這六類人泡腳要注意
怎樣餵養新生兒 把握這幾點讓你不再手足無措
黑眼圈是怎樣產生的
燙髮後怎樣扎頭髮好看?這樣扎整個人都超美的
「貓狗雙全」的人生是怎樣的,甜蜜到你無法想像
和一條「狗」結婚生孩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女生的毛很多,是怎樣一種體驗?
一個人吃火鍋是怎樣的體驗?
顏色是怎樣產生的?
菠菜,怎樣吃比較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