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日本人說:魯迅先生 是深山中苦行的一位神佛

日本人說:魯迅先生 是深山中苦行的一位神佛

魯迅先生能入乎佛學,亦能出乎佛學

在眾多回憶魯迅的文章中,晚年梵澄所作的《星花舊影》一文最為獨到。其原因或許可借北京魯迅博物館原館長孫郁先生一句話來理解:

魯迅學生的文章,基本是沿著魯迅的氣韻為之,模仿中現出皮毛之相。但徐梵澄是另類的選擇,他逆老師的文體而行,到中外文化的原點裡廣采眾果,窮源竟流。

除梵文外,深味德語、英語、法語多種語言,印度哲學、傳統儒學、德國玄學、希臘藝術悉入筆端,在闊大的背景里走近魯迅,而非從魯迅語境里思考問題,這是他深知魯迅的高明之處。

《星花舊影》共十二小節,今取其中第十一節,與諸君分享。

文:徐梵澄

這裡,略說一點先生於佛學的見解。

先生屢次和我說過,中國文化受到佛教的影響,實在太深了。當時不過碰到就提起,沒有什麼系統的討論。

先生之主張革新,大量吸收西洋文化,是以漢唐為先例的。漢唐國力充盛,文化大量從西域吸收,對這民族是有裨益的,正如一健康的人,是食物便可吃,沒有什麼忌諱;及主衰弱的人,便這也怕吃,那也怕吃了。

然而所謂文化交流,頗是一複雜之事。

有時兩地相隔只一山一水,而語言、宗教、民情、風俗迥乎不同,彼此不流通。有時遙隔重山疊障、廣川沙漠,學者卻裹糧、負籍、扭簦、履蹻,未來往往。

總之不辭跋涉苦辛,佛法終於傳到中國了。

起初與道家相合,其次相離,各自成為宗教,便勢不兩立。義理是彼此皆具,亦皆湛深,其在民間起信,由於見神見鬼,即古之巫術,兩教沒有什麼不同。

我起初說我看《大乘起信論》,先生說不如看《百法明門論》,因為《大乘起信淪》究竟是一部偽書。其次研究諸教之鬥爭,先生說當先看《弘明集》和《廣弘明集》。可說我於佛學的一知半解,最初是由先生啟蒙的。

當年在上海買佛書是頗方便的。有金陵刻經處印行的,由有正書局代售。因為書大抵由信士捐資刻印,木版大字,書局取利不高,價廉,花幾元錢便買回一大捆。

有一次我買到了一部《百喻經》,是先生早年捐錢刻的,便帶去給先生看。恰好師母在旁邊,先生便翻出未頁,指著說:「這便是那給……刻的。」師母見了也很高興。

先生在日本留學時,已研究佛學,揣想其佛學造詣,我至今仍不敢望塵。但先生能入乎佛學,亦能出乎佛學。記得和我講起幾個禪宗的故事,當時只覺得有趣罷了。

我至今尚未曾聽過一次參禪。後來看些語錄之類,於身心了不相干。但在先生似乎不然。

是得力於那一長時期看佛經和抄古碑的修養呢,抑或是得力於道家的修養——因為先生也深通老、庄——胸襟達到了一極大的沉靜境界,彷彿是無邊的空虛寂寞,幾乎要與人間絕緣。

如詩所說「心事浩茫連廣宇」,外表則冷靜得可怕,尤其在晚年如此。往往我去拜訪,值午睡方起,那時神寒氣靜,誠有如莊子所說「老聃新沐,方將被發而干,慹然似非人」。我便鬧事似的講話,過了些時,喜笑方回復了。

這冷靜境界,在思想上成就了精闢的見解,看事物異常深透,所謂「靜則生明」。在另一方面,於健康也有了大幫助。

晚年方查出久患肺病。醫生說在西人則五年前已應去世了。又查出曾患肋膜炎而不治自愈,竟不知不覺渡過了多個險關。

大致平生遇身體有病痛則就醫生診治而已,不甚求葯,無動於衷。方寸間沒有營營擾擾如庸人怕病畏死而求治之不遑,則身體聽其自在,是有其抵抗力的,稍加調治,便易恢復正常。

可說能外其生,有時竟如視自己已死,真也到了莊子所謂「屍居而龍見,雷聲而淵默」的地步。常時靜處如屍,使神氣完足,體力增強,一動則行氣如龍,如所謂「龍見」(「見」即「現」)了。

上面那句詩下面的一句,是「於無聲處聽驚雷」。這句可解釋為革命爆發於不覺之處的期待。意思未必直取自「雷聲而淵默」這語,然恰可相通,或倒過說「淵默而雷聲」,更切合先生個人的境界。

青年梵澄留學德國時所刻版畫

不知道晚近研究魯迅思想的專家作過一機械的然頗有趣味的統計沒有:魯迅畢生寫過多少字?那數量必然頗可觀了。在性質上又是什麼樣的文字!如說文字是聲音的記錄,又是多麼弘大之聲!豈止「驚雷」可以為喻?

其成就,表出沉雄博大的魄力,這魄力不是無所從來。——其冷靜,「淵默」,不能純粹是對辛亥革命後的許多事情的失望造成的,必亦是由於一長期的修養,即內中的省察存養而致。

換言之,在自己下過絕大的功夫。顯然,這必是受了佛經或老、庄的影響。這隻偶爾在文字中透露一點。

最初對我的教言,已是不可「肆志」了。如說自己冷靜,也以此冷靜驅遣了旁人,或說解剖他人,先解剖了自己之類。

經過在廣州(或在廈門?)過多社會活動後,便說「裝死」,這中間也透出了一點消息。當然,「雷聲」可聞,「淵默」便無可聞。沒有人能窺透那淵深無底的心靈,一現則表為一時代的熱烈的偉大革命者。

於佛學先生另有一高論,曰「居士起而佛法亡」。這卻是頗可異議的。

如說「楊仁山是好的」,則楊仁山正是居士。「不知道現在高僧大德還有沒有……一般皆是行同白衣,心如俗子……」——這是某次信中的話。實際當年「是好的」比丘或居士,寥若晨星。隨著舊社會的崩潰,佛門亦復頹敗了。

虹口的會葬我曾參加,聽到一些演說,至今猶記得先生的密友內山完造說了一句切實的話。

他說:「魯迅先生,是深山中苦行的一位佛神。……」內山是日本人,他不知道華語說「佛」並不稱「神」,但他這一語道著了一點先生的精神真際。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佛說人生的四大富足 你擁有了嗎?
蕅益大師:現前一舉一動 皆可迴向西方
大吉佛爺:首先要發心 把一切眾生救起來
傳世好文:長夜將盡 是結束 還是開始?
佛法那麼好 誤解的人卻那麼多!

TAG:騰訊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在苦行僧斗篷中旅行》:一個英國作家的巴基斯坦尋根之旅
上帝愛的苦行僧,愛有道德的人,豐富的神如浮雲耳
青春里的堅持,我們都是人生的苦行僧
徵文8:母親是一位苦行僧
苦行僧,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的人
曾來德:書法之道,本是一場近於苦行的修習
緬甸:萬座佛塔,長頸族,單腳漁夫,我赤腳苦行一路向南
王維:從苦行僧涅槃成詩佛,為唐詩的交響樂奏響了一個最美的聲部
史上奇葩的佛系皇帝,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四十年不近女色
湖北「苦行僧」三步一拜,步行上千公里,遍訪佛教四大名山!
她是富可敵國的「苦行僧」,第一位自己剃度的比丘尼
中國版的苦行僧,寺廟百僧修行,一天只吃一頓
苦行讓釋迦牟尼醒悟,還演化成了民間的一種節日,如今人人都過
三步一拜,光腳修行,這一「苦行僧」在三亞南山佛教勝地到底為何這麼做呢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放棄王位,出家苦行學道?
它才是佛陀苦行6年的真正原因!
刺激戰場中的五大職業!慈善家人人都愛,苦行僧是朵奇葩
奇聞:砸開聖牆,挖出一百年前的苦行僧,他居然還是活著的
大S竟然是一個「苦行僧」風格的女人,網友:對自己這麼狠,真的好嗎?
十年生死兩茫茫之雲遊苦行歸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