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程莘農——《運河醫話》

程莘農——《運河醫話》

運河醫話

梁繼榮 著

程莘農(1921---)。江蘇淮陰人。自幼從師學醫。先後在淮陰、鎮江開業行醫。1956年畢業於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本科班。歷任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針灸教研室組長,北京中醫學院針灸教研室副主任,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經絡臨床研究室、教學研究室主任,北京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中華全國中醫學會針灸學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1983年被聘為加拿大傳統醫學院名譽。1984年被聘為墨西哥針灸學會名譽常務理事。長期從事針灸臨床、教學工作。著有《中國針灸學概要》 。

1976年,程莘農調到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前身),任針灸研究所經絡臨床研究室主任、針灸教學研究室主任、針灸研究所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副主任。1976年「文革」結束後,依據當時有關政策,程莘農也結束了6年半的下放勞動,得以恢復了工作。1980年2月,程莘農當選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醫專業組成員。

程莘農共培養出了20多名針灸碩士和博士。他們中的多數人都已成為中國針灸學科的學術骨幹。程莘農「帶徒」很少說教,經常是「師做徒看」,親身示範。有一年,一位外地研究生來所學習,表現得有些「飄飄然」,程莘農問其中醫的28脈,結果這位學生費了很大工夫,才寫出17種。程莘農當場一字不落地背出了28種脈象。從此,這名研究生開始虛心地學習了。

弘揚國粹,走向世界,20世紀7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後,中國與世界開始了較大範圍的文化交流,中國針灸熱也在許多國家迅速升溫。應世界衛生組織要求,1975年,中國政府在北京成立了「外國醫生針灸學習班」,後正名為「中國北京國際針灸培訓中心」。第二年,程莘農被任命為國際針灸班副主任。

程莘農承擔針灸研究教學的幾十年中,多次應邀到日本、印度、菲律賓、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南斯拉夫、瑞士、巴西、美國、英國、挪威等國家的幾十個城市進行針灸講學,出席國際針灸醫療學術交流會議,不僅有力拓展了中醫針灸科學在世界上的傳播範圍,同時也使程莘農高超的針灸技術名揚四海,不少國外針灸科研、教學機構向程莘農多次發出任職邀請。雖然再三婉拒和謝絕,時至今日,程莘農還得兼任加拿大傳統針灸學院名譽教授,美國中醫針灸委員會名譽理事,墨西哥城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南斯拉夫針灸學會名譽主席,挪威針灸學校名譽校長等職務。

在程莘農60多年從事中醫內、婦、針灸醫療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臨床、科研經驗;對中醫溫熱病舌診有較深的研究,在針灸基礎理論研究、針灸選穴、針刺手法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他數十年如一日,勤於臨證,鑽研古籍,博採眾長,主張實踐與理論並重,對《內經》、《難經》等古代中醫典籍有所研究,寫出「難經語釋」、「難經概述」等文章。主編了《簡明針灸學》、《中國針灸學》(中、英文本)、《針灸精義》(印度印行,英文版)、《針灸療法》等十幾種論著。在針灸臨證時他重視辨證論治,貫徹理、法、方、穴、術的統一性,針刺手法高超獨特,認為用藥用穴都是在中醫學基礎理論指導下進行的,穴位和中藥的作用常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從醫數十年中,他診治患者數十萬人次,尤擅長中風、面癱等疾病的治療。還參加一些實驗工作與屍體穴位解剖等工作。從20shi50年代便開始中醫針灸的文獻研究工作。60年代後,研究重點放在了經絡問題上。他在262醫院的協作下,共同完成的「體表循行81例研究」為中國早期經絡研究起到了一些推動作用。改革開放後,他多次主持國家級、部級課題。其中作為主研人進行的「循經感傳和可見經絡現象的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學術觀點上,以《靈》《素》《難經》為主,反對玄學,提倡務實創新,對針刺「三才法」的改進頗有新見。其主要著作有(中、英文本)、(印度發行)、初稿等。並親躬教學數百班次,培養博士、碩士近20人,外國學生幾千名,遍布百十個國家和地區。他多次獲「優秀教師」、「榮譽教師」等獎,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數十年潛心研究,深諳傳統中醫針灸理論,善於治療內科,婦科疾病及各種疑難雜症,特別對偏癱、高血壓、面癱、坐骨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療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臨床治癒率和有效率很高;在經絡理論的實質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經感傳和可見的經絡現象的研究」和「十四經穴點穴法」的研究;主編和撰寫針灸專業教科書7部,成為國內外針灸教學的主要範本。並負責北京國際針灸教學工作,去過十多個國家,進行針灸學術交流為推動針灸走向國際,擴大針灸的學術影響,先後應邀前往日本、印度、加拿大、美國、英國、義大利、巴西等十幾個國家的幾十個城市進行講學和考察,並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努力向國際推廣針灸,在國際上獲得較高聲望。

程莘農行醫中,時時處處以「願為良醫」的祖訓要求自己,無論對高官還是平民求治,都一視同仁,熱情診治。對實施治療的場所和條件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只要方便病人治療,就隨時施治。

有一年,程莘農患了白內障,正巧有一名自己帶的研究生要畢業,他拿來論文請老師修改。程莘農因為看不清字,就讓學生把2萬字的論文讀完,程莘農一動不動,全神貫注地聽完後,認真、誠懇地逐章逐段地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程莘農一絲不苟、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讓這位老師頗受感動。

有一年程莘農還在南京中醫學校當教師送醫下鄉來到山西稷山縣。程老和學生們在一位老鄉家裡吃飯時,女主人正在為女兒發愁,連擀麵都擀得心不在焉,因為孩子得了種怪病,搖頭不止。程老得知內情後,利用當天吃飯的時間,為小女孩扎了兩針,針一拔,頭就不搖了。就這樣一共扎了三次,小女孩的搖頭病就徹底治好了。

另一位病人是一位印度婦女,程老僅用了20天便解決了困擾她17年的三叉神經痛。這位婦女本人在印度擁有三家醫院,由於自家醫院對自己的病束手無策,便慕名來到中國找程老。經過20天的針灸治療,她病痛再沒複發。神奇的針灸使她大開眼界,兩年後,她便邀請程老赴印度講學。

程式三才法「我捏著針,別人根本拔不走,只要三下就能得氣。」針灸大夫指力要求很高,程老持針強調「手如握虎,伏如橫弓」,運針講究指實腕虛,氣隨人意。得氣就是紮上針後酸麻脹痛的感覺,對於扎針灸來說,必須要有這種感覺才能有效果。針灸的手法有上百種,這種三下得氣的方法,也叫「三才法」。程老對元朝傳下來的「三才法」潛心研究幾十年後進行改進,獨創了「程式三才」。他解釋說:「天、地、人為三才,天就是淺,人就是在中間,地就是深。實際上為患者行針大多時候只要掌握好淺、中、深三步就夠了。」

正是運用「程式三才」,程老扎一針只需一兩秒鐘,一個病人扎十針八針,他不到一分鐘就可全部完成。因此在程老每天早晨6點至8點的2小時「補時」里,17張床位,他能給40多名病人治療。在針灸門診,人們對他的普遍評價是:進針快、穴位準、見效快。

梁繼榮

主任醫師

從醫四十餘年,擅長內兒科,對腫瘤、膽石症、脾胃病、結腸炎、高血壓、濕疹、牛皮癬,小兒咳喘、厭食、心肌炎、癲癇等疾病的治療具有獨到的經驗。曾任棗莊市中醫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棗莊市王開結核病防治院院長黨委書記。在英國行醫三年期間先後在15個城市實地考察,寫下了「中醫藥在英國的喜與憂」的論文;利用中醫藥和針灸推拿技術治療了各種膚色的患者近萬人次;先後主編參編了《千家妙方》《醫古文應試要覽》《中醫診療輯要》《運河醫話》等醫學和文學著作近50部,發表交流學術論文60餘篇;承擔了8項中醫科研課題。《名老中醫之路》續五以「飽蘸濃筆寫杏林」報道了梁繼榮從醫從政對中醫的執著和酷愛,他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富民興魯先進個人和優秀青年中醫,棗莊市優秀共產黨員、新長征突擊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醫教學優秀老師,被棗莊市人民政府榮記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林本草 的精彩文章:

路志正——《運河醫話》
趙紹琴——《運河醫話》
朱良春——《運河醫話》
每日一詞:採桑子·聚會

TAG:杏林本草 |

您可能感興趣

名醫醫話之永山談醫——藏府
每周一縷書香|黃河流域群醫璀璨 括八省區醫話囊集
名醫醫話之永山談醫——四氣調神(2)
九旬老中醫醫話三則
名醫醫話之津液永山談醫-氣血津液(2)
國醫大師張大寧醫話(2) 中醫學是以「證」為核心的醫學體系
西醫話說腦與消化系統
醫話中藥——桂枝麻黃(5)
醫家號|沈凌波:紅樓醫話
中醫李克紹:學醫、行醫話當年
醫話國醫大師鄧鐵濤:活到百歲的智慧
醫話一則 文/趙軟金 紐約中醫論壇
每周一縷書香|六朝古都多名醫 燕山醫話鱗爪集
醫話董草原的養生經
國醫大師張大寧醫話(5) 腎虛血瘀論與補腎活血法
醫話「神仙奶奶」陳彤雲教授談養生與美容
航天健康大講堂——中醫話養生之大寒養生
醫話徐文兵:不知魂魄,何談中醫
醫話 | 中藥與墨
國醫大師張大寧醫話,腎為人體生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