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MIT學霸告訴我們,教育中,最需要父母做什麼

MIT學霸告訴我們,教育中,最需要父母做什麼

六媽說:


六六的姐姐謝魯晨,小名豆豆,前些天以非常優異的成績和突出的特長表現被加州理工,麻省理工等多所頂尖院校錄取,最終選擇了麻省理工。從小就開始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的孩子,在獲得課業全優,PSAT滿分以及美國優秀學生獎學金的同時,還參加學校的長跑和田徑隊,周末代表學校參加各級比賽;從初中開始就參加科奧和數奧比賽,在高中擔任了學校科奧隊和計算機社團的主席,並帶領團隊在州級和國家級比賽獲得好名次;也堅持了十二年的鋼琴,獲過國際比賽第一名,而且也受邀在紐約著名的卡耐基音樂廳表演過;高中畢業時,她作為聖地亞哥市唯一高中女生入選美國總統學者獎準決賽。





最主要是她在學習優異的同時,性格溫和,情商很高,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孩子。下面是她周五給咱們公號朋友做語音直播的實錄,孩子角度很真實,但也講的不夠深入。大家可以看一下她的答案,有什麼想深入了解的,評論留言告訴羅羅。




直播時自由提問階段的回答我沒整理,因為60秒鐘一斷的技術設置,讓六姑姑超過一分鐘的話後面都聽不到了。關於給孩子選擇學校如果不單純考慮排名,那麼都需要考察哪些方面?三歲之前老人帶孩子有問題么,要注意什麼?以及現場問的很熱門的興趣班怎麼把握讓孩子堅持還是放棄的節奏,養三個孩子六姑姑怎麼協調孩子關係以及經歷分配等等問題,咱們會單獨成文。



十問十答


大家好。感謝舅媽給我提供這個和大家交流的平台。第一次試著用這種方式和這麼多人聊天,好新鮮。舅媽跟我說會向大家搜集問題的時候,我壓根兒沒想到大家會有這麼多對我感興趣的問題。謝謝大家對我的鼓勵和厚愛,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參考價值。我的中文還不太好,回答問題的時候語速可能比較慢,希望大家多包涵。

1


問:


豆豆的成長經歷,包括在美國的語言環境下怎麼進行中文學習的


(這點可以給在中國學習英文的孩子做參考)

答:


我在美國出生,但三歲前在中國和姥姥姥爺生活近兩年。回到美國後,爸爸媽媽在家裡都跟我說中文。小時候,媽媽在接送我上幼兒園的路上,也會放中文磁帶給我聽;回到家裡,媽媽做飯的時候,常常給我放中文動畫片看。我從小學開始上周日的中文學校,一直上到高中,媽媽還在我初中階段,組織了一個由我的幾個好朋友參加的中文小主持人俱樂部,訓練我的中文表達能力。

2


問:


在豆豆的眼裡,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又給了她什麼樣的影響?

(拿具體例子來說明言傳身教吧)


答:


我爸爸媽媽都是大數據專家,是工作勤奮,愛學習的人。爸爸媽媽對我最大的幫助是教育我要有不斷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從小帶我去嘗試各種課外活動,陪我訓練,輔導我的學業,帶我去旅行。

我爸爸媽媽對我期望值很高,但是他們沒有給我很多壓力,以鼓勵為主。我的父母,除了照顧我的生活,也是我的人生導師,可以談心的朋友。



學習上一直都是媽媽在管我,小時候,媽媽陪著練琴,指導我的學業,帶我參加課外活動,我上初中八年級到高中期間,媽媽都義務在我的學校做科奧教練,為社區服務。我上高中最後一年,我媽媽辭去大數據科學家的工作,在附近一所私立高中教書,既為了更好地照顧我和弟弟妹妹的生活和學業,也是因為她自己熱愛教育,喜歡和青少年交流,幫助他們成長。爸爸不管具體學習,就是希望我比他更好。

3


問:


好老師和家長配合程度哪個更重要?老師一般,光家長努力,會有成果嗎?

(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會讓大家更放鬆還是更焦慮)

答:


我覺得父母對我的影響比老師大。

因為,只有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可以針對孩子的興趣和成長需要,做到一對一的教導和關懷。而老師上課的時候,給每個人教的都是一樣的內容,可是每個孩子取得的成績卻不同。說明父母在幫助孩子養成好的性格,以及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方面作用更大。

只要孩子有好的學習態度,習慣,和學習方法,既使碰到差的老師也不怕。

當然,能碰到好的老師,也是一種福氣。另外我的媽媽也常常花時間了解我的學校,會和學校老師溝通配合,儘可能地給我提供最貼心的學校環境。

4


問:


中國的學區房很熱,大家都希望給孩子機會上最好的學校,豆豆父母對學校的選擇是什麼樣的標準呢?

(之前文章我提過說我賣了省實驗小學的學區房,在聽完她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後,就更堅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了。)

答:


我小學,中學,和高中都上的美國的公立學校。我家住在加州聖地亞哥市數一數二的好學區。不管是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好的學校還是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學校的生源很好,能夠給孩子提供健康的學習環境。這些學校里有很多上進努力的學生和全力支持他們的家長。




但我上的高中是一個很新的高中,在我考慮上它的時候,學校還沒有什麼名氣和排名數據。當時媽媽對這所新高中和聖地亞哥市老牌的排名最高的高中,都做過認真地調研,發現這所新學校有很好的學習資源,生源也非常不錯,學習氛圍又相對寬鬆。而排名最高的高中,亞裔非常多,學生之間競爭激烈,壓力非常大。經過比較,媽媽認為新高中更適合我的成長,能給我提供充分發展我個人愛好的空間和在學校里做一些具有開創性的活動的機會,所以我選擇了這所高中。

5


問:


現在是讓孩子散養瘋玩還是送孩子上各種興趣班,兩方一直有爭議,那麼豆豆認為參加興趣班有必要麼?她從小參加各種興趣班嗎?

答:


我認為參加興趣班是有必要的。

因為小時候,孩子自己一般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所以爸爸媽媽幫著選擇嘗試各種不同的興趣班。選了課以後,還要花時間課外練習,因為光上課是不夠的。然後

孩子可以選擇擅長的活動堅持下來。一般孩子會喜歡做自己擅長的活動,更容易堅持下來。

我小時候學過游泳,足球,滑冰,畫畫,網球,武術,鋼琴等等,最終發現鋼琴是我的興趣點並一直堅持下來。

6


問:


豆豆作為可以被邀請到紐約卡耐基演奏廳演奏鋼琴的孩子,鋼琴水平應該是不錯的。那麼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鋼琴的?在她學習的過程中,父母是怎麼幫助她堅持下來的呢?

(這個問題,可能值得我們很多家長借鑒,也包括我)





答:


我五歲開始學鋼琴。那時,我雖然不抵觸學鋼琴,卻也沒有練琴的自覺,就覺得彈得差不多就行了。可是媽媽每次都會督促我練琴,她會坐在我旁邊,確定我彈得達到老師的要求才行。記得小時候,有時候也會因為媽媽管我而生氣,但是我從來沒有恨過彈琴,因為每當我終於彈好一首曲子,自己也覺得很美,我覺得我多花的練琴時間沒有白費。等我彈得越來越得心應手後,我就會自己給自己有期望值,不用媽媽督促,我就會自己練琴。




鋼琴是表演藝術,所以一定要通過自己的琴聲,讓大家享受音樂的美,自己才能真正從中獲得成就感。

媽媽在我學琴的過程中,除了督促我,更多的是鼓勵我讚揚我。她會定期邀請我的朋友一起舉辦家庭音樂會,小朋友們又在一起玩了,又切磋了琴藝,讓我對鋼琴的興趣越來越濃了。我上初中以後,學業越來越忙,在我考完鋼琴十級後,我爸爸媽媽曾經半真半假地問我,要不要停掉學習鋼琴?我不同意,因為我已經愛上了彈鋼琴。



我相信,當你在一件事情上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並取得了好的成果,你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興趣和動力,並樂于堅持下去。

我很感謝我的媽媽在我小時候,很有耐心地督促我練琴,沒有放任我開始練琴時彈得差不多就沾沾自喜。不過我認為傾聽孩子的心聲也很重要。如果孩子已經清楚地表現出不喜歡彈鋼琴,父母也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浪費時間和感情在孩子不感興趣的事情上。



我的弟弟彈琴一年以後,我媽媽就同意他停止練琴。

孩子不愛彈琴,一方面有可能確實彈琴不是他的菜,另一方面可能他學琴的時機未到。

我媽媽覺得弟弟既然已經堅持了一年還不愛彈琴,不如停下來,嘗試做別的他可能更感興趣的活動。

與其逼孩子讓孩子徹底失去對彈琴甚至音樂的興趣,不如等他將來自己有興趣了,再學。

7


問:


數學成績非常好的豆豆在美國參加過奧數比賽,那麼她覺得奧數班是一定要上的么?

(學而思盛行,中國的小學生都幾乎進入的全民奧數的時代,一朋友家甚至因為媽媽逼孩子拼奧數競賽,覺得只要足夠努力就能學好,爸爸覺得孩子的思維就不適合選擇奧賽的路,那樣逼迫也出不了成績是不好的,差點兒打離婚了。這個問題,豆豆現身說法的答案,分享給那些有執念的朋友。)



答:


做奧數題會對鍛煉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很有幫助,然而,我不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去參加奧數比賽。

就像其它的課外活動一樣,奧數訓練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的投入,而且競爭非常激烈。除非孩子自己痴迷數學又是個數學天才,很難達到全國頂尖水平。父母不應該強迫孩子一定要參加奧賽並取得好成績,因為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孩子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比如我很喜歡數學,但是我初中二年級才開始參加奧數比賽,我發現很多同學都比我開始的早。



為了能夠提高,我還參加了一個好不容易申請到的為期三周的奧數夏令營。這個夏令營在外州,集合了全國的奧數高手。為了參加這個夏令營,我還是第一次獨自離開家去很遠的地方。在這三周里,我每天上6個小時的數學課,課後還要做更多的數學作業題。夏令營結束的時候,我覺得我嚴重缺覺,因為腦子裡短時間內塞滿了各種數學題,而疲憊不堪。雖然我很高興在這個夏令營里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但是我已經失去了繼續這種強度訓練的動力。當時,我意識到,奧數不是我的所愛。



我很感謝的父母很尊重我的選擇,沒有逼我把奧數堅持下去。

放棄了奧數,我把我的精力放在了我真正喜歡的科奧和計算機比賽中,並取得了好成績。我的數學能力在這些比賽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發揮。如果我當初繼續奧數,很可能我會開始厭倦數學,而這恰恰是父母不想看到的。

了讓孩子保持對數學的愛好,父母要關心孩子在奧數方面的承受度。不是每個人都是數學天才。不是數學天才,也一樣能夠學好數理化,並成就未來。

8


問:


學了這麼多東西會不會覺得很累?是不是沒有玩的時間?你是怎麼進行時間管理的?




答:


01.首先要規劃。

把想做的事情列出來按輕重緩急排序。作為學生,學業當然是第一位的,其它的要量力而行。不和別人比,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那樣會事倍功半,即達不到預期的結果,還失去自信。



02. 選出要做的事情清單後,根據工作量,重要性,和時間期限,把它們一項一項地列入時間表。

我一般先做作業。小學的時候,老師一個星期發一套作業要求一個星期內完成。媽媽也會給我課外作業,並幫我排時間表。中學時,學校發給我們計劃本,讓我們自己記下每天的作業,我會把其他任務也加上去,比如課外活動。養成這樣的習慣很重要。



03. 保證做事時精力充沛,高效率完成任務。

因為我是學校長跑運動員,每天放學要訓練兩個小時。雖然辛苦,卻能夠很好地調節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讓我回到家後,能夠頭腦清醒地高效完成作業。每做完一件事情,我喜歡把它從我的時間表上劃掉,這樣可以親眼看到自己的進展,產生成就感,並激勵自己繼續努力。



04. 勞逸結合很重要。

我高中前三年,基本上每天可以11:00前睡覺,7點起床,高中第四年,因為還要申請大學,有時會熬到12點。但也能保證差不多7個小時的充足睡眠。有人問我近視不,我一點兒都不近視,希望能夠保持下去。我有時實在做作業累了,也會放鬆一下,比如彈奏兩曲,對我來說,就是很好的減壓放鬆的方法。減壓以後效率更高。

9


問:


美國是一個非常注重表達能力的國家,豆豆作為一個二代移民,最初融入感以及社交能力都不算好。那她又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的呢?


答:

我以前很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後來為了提高我的社交能力,我有意識地強迫自己克服恐懼,接觸周圍不熟悉的人和她們溝通交朋友。我通過參加學校的社團,越來越膽子大了。我參加的科奧隊和計算機社團,經常組織大家參加一些團體比賽,從訓練到比賽都要隊員們分工合作,才能取得好成績。我在科奧隊和計算機社團里,開始的時候,當教練,一邊自學,一邊給隊友上課。



升到高年級以後,還在大家面前演講,競選過這兩個社團的頭兒;當選科奧隊主席以後,我要組織規劃科奧隊八十多個學生二十多個項目的訓練和比賽。從籌款,找教練,到決定隊員參加的比賽項目等等,都要管。我也曾經因為我的計算機團隊獲大獎,代表社團接受過電視台的採訪。

我發現,挑戰自己,哪怕只是上課時多舉手發言,都會讓自己更勇敢,更自信。



不要害怕失敗,只害怕自己不能重新開始。


我有一年競選高中計算機社團的副主席,卻因為準備不充分,而敗選。我也難過了一陣子,但是我告訴自己難過沒有用。就算這次沒選上,我還繼續為社團服務。我用我的競選失敗經歷激勵自己更努力。第二年,我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當選了社團主席。

10


問:


現在很多父母覺得學習是痛苦的,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應該因為愛而選擇放養。豆豆能夠取得現在這樣的好成績,應該不是所謂家長放養快樂教育出來的,可一直學習的過程,她開心么?

(孩子自己的話,可信度超過家長們的想當然吧)


答:


我覺得學習過程也可以很快樂的,我享受這種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因為我可以自由地決定自己要做的事,而且我也喜歡自己選擇做的事。一方面,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我總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另一方面,我也很現實,知道有所取捨,量力而行。如果我有一個重要的論文快該交稿了或者關鍵比賽快到了,我會集中精力把它們準備好。而對於其它的作業,我就做到能讓老師滿意就行了。而且我覺得快樂也來自於對自己的了解。



仔細想想,強迫自己去做很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又不能好好收場,再連帶自己失去身心健康,值得嗎?我見過身邊的一些同學,為了追求上名校,選上了一些並不適合自己的高難度課程,並盲目地加入很多社團,但結果卻不盡人意,甚至還出現了精神問題,非常可惜。所以我覺得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而是時時提醒孩子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奮鬥的同時勞逸結合,快樂為本,和家人以及老師同學朋友保持良好關係)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愛的能力。



End

羅羅有話說:


文本就放豆豆回答的十個問題吧,自由提問階段的回答,回頭咱專門成文系統的講。昨天在大家的呼聲下,六姑姑被我賴上給咱公號寫專欄了,她的三個孩子,分別在三個年齡段,最小的只比六六大一點兒,所以她對中學,小學,幼兒園的教育,都是用了很多心思的。而且在做大數據專家的時候,就兼職在學校做教練,後來更是辭職在一個私立高中當老師,相信可以分享給我們不少有實用價值的教育乾貨,一起期待吧。





昨天直播時的討論刷屏實在太太太厲害了,我們只能看到很少一部分。

有什麼特別關心的問題,評論留言給我們哦,

點贊最高的話題咱們優先跟進。



拓展閱讀


點擊下面的標題直接查看




  • 在寒門難出貴子的現在,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推薦理由:

    當一個高中生都能看到一個階層固化的趨勢,我們為人父母的自然不能像鴕鳥一樣把頭埋起來,不聽不看不成長。想想在「寒門難出貴子」的社會現實中,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才是硬道理。




  • 對孩子的執念,你有么?


    推薦理由:

    希望我們為人父母的都能克服對子女的一些執念,把夢想留給孩子自己,共勉。






  • 所有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推薦理由:

    教育的第一使命,是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最初的那句「健康快樂就好」,願我們都能記起。




現在加「六媽羅羅」訂閱號(

liumaluoluo

),回復以下

關鍵字

就可以看到最近原創精選文章啦



回復:【

下載教案

】即可下載0-3歲早教教案


回復:【

吃飯

】吃飯專題,如何養出吃貨寶寶


回復:【

安全

】無處不在的危險,我們如何守護孩子的安全


回復:【

聽話

】孩子太聽話,就是家長太失敗


回復:【

散養

】散養孩子,你能讓她快樂一輩子?


回復:【

旅行神器

】帶娃旅行,這些神器不可少


回復:【

VD

】維生素D到底要怎麼補?補多久?


回復:【

睡眠

】寶寶每天睡多少才算夠?晚睡會影響發育么?


回復:【

牙刷

】嬰幼兒到底能不能用電動牙刷?


回復:【

蜂蜜

】喝蜂蜜導致性早熟?


回復:【

飛機

】最貼心的帶寶寶坐飛機攻略。


回復:【

剪指甲

】剪指甲是件小事?


回復:【

牙線

】多數中國家長不會用的好用品,你用了么?


回復:【

咳嗽

】久咳怎麼應對,三招幫你緩解孩子不適


回復:【

動物咬傷

】很關鍵的第一步,90%的人都不知道!


回復:【

一腳蹬

】我最喜歡的那款鞋,是由這些人做出來的


回復:【

內向

】沒有膽小的孩子,只有亂貼標籤的大人!


回復:【

讀書

】養成讀書好習慣,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回復:【

肥胖

】一張圖告訴你寶寶是肥胖還是太瘦


回復:【

生病

】這可能是當媽最害怕的事兒了!


回復:【

學步

】寶寶學步的四大誤區,你中招了么?


回復:【

保險

】香港,大陸保險深度對比


赴香港購買保險的投保流程,理賠流程和注意事項


回復:【

開箱記

】查看每次旅行淘到的好物


回復:【

安全座椅

】愛孩子,就教他與安全座椅做朋友


安全座椅怎麼選怎麼裝?


回復:【

手機

】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五大妙招一試則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媽羅羅 的精彩文章:

昨天,我跟人吵了一架
MIT學霸來了|千聊直播,從孩子的視角,解讀教育中父母該怎麼做
Terrible two是個啥情況?分分鐘笑哭,附防爆指南
可以二胎了,但只要一個也很好啊
到了「認人就不好帶」的分離焦慮期, 這幾種訓練方法你可以試試

TAG:六媽羅羅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BAT大佬的父親們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中興教育:為什麼要讓我們的孩子學詩詞?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學教育
教育孩子,不但要「追求贏」,更要「學會輸」
好的父母是如何影響孩子一生的,NVIDIA黃仁勛談父母的教育
教育孩子需要智慧,父母要學會自我情緒管理,這6條一定要做到
父母教育孩子靠打?說白了就是父母懶,這四個教育方法父母都應該學會
家庭教育中,父親重要還是母親重要?看完就知道了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應該注意什麼?
教育最怕的是:窮父母,富孩子
專訪乂學教育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領跑教育 AI 行業,你需要做對哪些事情?
這樣的學前教育,你要不要?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恩愛
中國教育研究:愛孩子,就要捨得用孩子!
中國最需 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最好的老師是父母,最好的教育在家庭
父母恩愛,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教育好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父母要先學會成長,才能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