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夏季高溫 謹防食物中毒

夏季高溫 謹防食物中毒

文/本報記者 楊穎 通訊員 黃賢君

圖/本報記者 劉雷 莫文藝

近日,廣東東莞、四川眉山、陝西子長縣、廣州開發區等多地先後出現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廣東地區已進入夏季高溫炎熱天氣,不僅進食有毒動植物的風險增加,也讓食物受感染腐變的幾率增高.怎樣遠離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後應採取哪些急救措施?本報記者專訪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周鵬志。

細菌性食物中毒超半

6月10日,廣東東莞徐福記工廠160名員工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據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測報告顯示,導致員工食物中毒的罪魁禍首竟是蛋炒飯,是由於食物保存不當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無獨有偶,6月10日下午,東莞寮步鎮高偉光學電子有限公司116名員工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最後,經當地疾控中心調查,確診15人中毒,原因也是細菌性中毒。

周鵬志表示,細菌性食物中毒最為常見,佔到食物中毒事件的一半以上。主要是因為細菌污染了食物,並在食物上大量繁殖達到可致病的數量或繁殖產生致病的毒素。並且隨著夏季氣溫逐漸升高、濕度逐漸增大,細菌繁殖更快,食物若儲存方式不當,或在較高溫度下存放超過2個小時,受感染腐變的幾率就隨之增高,從而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加之人們貪涼,常食用未經充分加熱的食物,尤其是涼拌菜久置,也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比如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有因生吃海鮮導致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肉蛋為充分加熱而造成的沙門氏菌中毒等。

夏季高溫 謹防食物中毒

遠離有毒動植物和毒蘑菇

對於追求美食的老廣來說,為圖舌尖的享受不會顧及到河豚、毒蘑菇等有毒動植物的風險,會以身試毒。據統計分析,廣東的食物中毒事件呈明顯的季節性波動。以去年為例,因進食有毒動植物引起的中毒就多達31起,造成5人死亡。

「要避免類似中毒事件,最關鍵的一點是遠離這些有毒食物。」周鵬志說,河豚魚、蟾蜍體內臟器含有毒素,不適合食用。稍早前統計的廣州4起河豚魚中毒事件中,有兩起是明知河豚魚有毒卻拚死吃河豚,另外兩起是因誤食河豚造成中毒現象;而野生的蘑菇,外表與食用菇極其相似,民間所謂的銀針驗毒、大蒜去毒等方法都不靠譜。而最常見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是食用毒蘑菇或未煮熟的扁豆、四季豆、黃花菜、生豆漿或是發芽馬鈴薯等引起的中毒,烹飪時一定要煮熟煮透,使其所含的有害物質完全被破壞去除後再食用。萬一發生中毒反應,及時進行催吐,迅速就醫最為關鍵。

吃得太多也易中毒

有報道稱,日前在浙江省嘉興市,搶救了七個吃了知了蛹中毒的工人正躺在病房中,其中四人情況比較嚴重,甚至插著呼吸機。據醫生介紹,他們主要因為吃了大量的知了蛹引起的中毒。

因進食過多引起食物中毒並非是聳人聽聞的事情。「蛋白質長期吃多有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周鵬志分析道。大量進食雞、鴨、魚、肉、蛋,使得胃腸消化液不足,導致胃腸消化不良,造成腸道蛋白質異常分解,產生大量氨進入血液,危害人體健康。同時,大量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質在腸道腐敗,產生羥、酚、吲哚等也可危害人體,再加上夏季人體的消化系統會有所減弱,常會出現消化吸收不良反應。因此,食物並非吃的越多越好,而是應剋制進食量,保持均衡的飲食結構。患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更應當先了解自身的情況,再做出飲食結構的調整。

夏季高溫 謹防食物中毒

預防支招

日常飲食 多留意食物性狀

周鵬志結合臨床最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和動植物性食物中毒的「禍因」,從預防的角度支招如下: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生熟食物防交叉感染,冷藏食物吃前要熱透;認清食品保質期,不購買出現異味、包裝受損或過期食品;在處理生、熟食品時要分別洗乾淨,不要用同一把刀、砧板及容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烹飪食品不求多,以每餐能吃完為宜;煮熟後盡量在兩小時內食完;剩菜應及時放冰箱冷藏,一般不要超過24小時,重新食用前要徹底加熱滅菌,有異味堅決丟棄。對於有毒的動植物,市民還是不要抱有好奇的心態,以身試毒。

夏季高溫 謹防食物中毒

應急處理

腹瀉嘔吐不止及時就醫

周鵬志建議:可以多喝淡鹽水及時補充因嘔吐腹瀉導致的脫水癥狀,但這種做法只適合處於早期、癥狀不太嚴重的食物中毒者。如果腹瀉嘔吐不止,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基礎病的人群,建議還是及時就醫,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消炎、補液、補充電解質,以免因脫水引起低血容量、休克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

對於誤食有毒動植物者,有毒性反應者,如食物吃下去的時間在一至兩小時內,可採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後一次喝下,並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發嘔吐。最好一刻都不要耽誤馬上送醫院,進行規範催吐和洗胃,解毒、補液等處理,以免出現意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長期便秘或會殃及乳腺
中、高考結束,選擇出國留學者如何適應新環境
產科醫師揭秘「生男神葯」

TAG:健康養生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夏季高溫預防中暑
夏季高溫~謹防重度中暑
糖尿病口服藥在夏季高溫中或喪失藥性
如何預防夏季高溫疾病?
夏季高溫養生「關鍵詞」:防暑、降溫、補水
高溫多雨季節謹防葡萄黑痘病
高溫高溫高溫,謹防重症中暑熱射病
高溫濕熱天 提防兒童中暑
夏季高溫有害物揮發加劇提防居室污染
高溫謹防「空調病」
空調病、食物中毒、溺水……急診醫生為您送上夏季高溫小貼士!
漲姿勢丨夏季高溫成「殺手」,寵物防暑降溫特重要!
夏季高溫多肉養護
高溫天謹防「熱射病」
夏季防高溫勤補水,秋季防乾燥勤喝水,正確養生才能健康長壽
高溫高濕來襲 如何預防中暑
研究:高溫烹飪食物或增加心臟病風險
高溫高濕 要防熱射病
「中暑」進了重症監護室 醫生提醒高溫天謹防「熱射病」
夏季防高溫,還要防這個室內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