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惡源於濕、老中醫專家告訴你怎麼祛濕!

萬惡源於濕、老中醫專家告訴你怎麼祛濕!

很多人去看中醫,都會被告知「濕重」,濕是從何而來的。

濕的存在有三個因素

一.因為吃了過多的油膩物,消化不了,堆積成濕;

二.雖然沒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點兒就膩住了,也會成濕;

三.還有就是環境、季節因素的影響,比如四川多濕,那裡的人不吃辣椒就會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體內都會有濕,身體會變得很重、很懶。

這三種癥狀歸根結底都和脾氣有關係,「濕重」是標,「脾氣虛」是本。

中醫說的脾,是負責運轉的,任何代謝產物的排除都要藉助脾氣的力量。脾氣一虛,髒東西就要瀦留體內。髒東西是什麼呢?可以是多餘的脂肪,也可以是異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陽虛「濕重」

很多胖人看似壯實,實為虛寒。特別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來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們體質的寒性。你如果去摸這種胖人,他們的皮膚一般都是涼涼的。就是因為他們的身體自己知道缺少陽氣,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就像過去沒有冰箱的時候,夏天賣冰棍的人,都會用一條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熱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這個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陽虛,而瘦人多陰虛」的理論,往往是越胖越虛,越虛越胖,形成惡性循環。

胖人的正確減肥方式應該是溫化寒濕,「溫」是增加代謝脂肪的能力,「寒濕」就是指那些不該積存在體內的脂肪。

小心愛睡覺的孩子是「濕重」

很多孩子,很乖,而且特愛睡覺,這也是被濕邪困住了。這些孩子之所以濕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強,後天餵養的時候,家長可能沒注意到,傷了他的脾氣。

脾氣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這種能力下降了,營養吸收不了的同時,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體內就成了濕。帶著這些廢物,身體自然就覺得疲勞了,所以小小的年紀就容易犯困。

被濕邪擊中的典型癥狀是:身體總覺得疲勞,但這種疲勞不是因為哪裡酸痛,如果酸痛的話,可能是你有血虛、血不養筋的問題。

1.身體發沉、發重,頭也發矇,雖然頭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膚上會有濕疹,胃口也不好,吃什麼都覺得沒味道,嘴裡發黏。

3.舌頭伸出來時,你會發現舌質很胖,顏色偏淡。癥狀嚴重的,舌頭邊上會有齒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這叫「裙邊舌」,這就是比較嚴重的脾虛濕困了。

《中醫老專家胡維勤表示》

要想徹底改善肥胖的問題,就要通過祛除外寒和內火來完成。其實不光是肥胖的問題,如果祛除了外寒和內火,五臟功能得到了調節,整個身體狀況都會得到改善。中醫治病不是治症,而是整個身體的調節。身體調節順暢了,血脈都通暢了,病自然就消除了,肥胖也就自然地消失了。

那麼去濕氣的方法有哪些呢?

方法一:

承山穴是祛濕大穴

每天早上起床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正好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擺動,以按摩承山穴。按承山穴,都會有明顯酸脹痛感,這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逃逸。

方法二:

從三陰交穴開始向陰陵泉穴推。三陰交穴是三條陰經的交叉點,可以調動肝、脾、腎這三條經絡的氣血以通暢脾經。

然後順著骨緣推到陰陵泉穴,反覆地推。(可以在腿上塗些潤滑油或乳液,以免擦破皮膚)推的過程中,要去找最痛的點,這個點就是淤堵的部位。把它推到不疼了,這「脾經管道」就打通了。脾經一通,多餘的水濕就會順暢地排出去了。

脾經是通過膀胱來排濕的,所以堅持推一段時間後,會感覺小便增多,這就是排濕的表現。

方法三:

補脾祛濕的足貼:

貼敷藥膏採用的是發酵的姜根粉和發酵的艾葉!更有利於祛濕排毒!穴位貼敷,也是目前祛濕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法,不經消化道,不走肝腎,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改善亞健康。你也可能聽過,生薑能夠祛濕,但是用發酵姜根粉做穴位貼敷療法,效果最好。

祛濕不是一日的事,需要的是一個過程。運用適當的手法,濕氣也不過如此。你能堅持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祛濕 的精彩文章:

祛濕,比赤小豆強!補腎,比山藥強!它還是女人的不老米
中醫說:三個「排濕穴」祛濕還壯陽 男人要多按,你好她也好!
三伏天此方祛濕健胃,緩解腰肩酸痛在家就能做!
尿酸高是痛風前兆,4種降尿酸的食材,降酸祛濕身體好
治療濕疹好的方法 有沒有一勞永逸的祛濕方法?

TAG:祛濕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怎麼祛濕?效果怎麼樣?
老中醫提醒濕氣重會導致癌症!4種祛濕方法給大家分享
告訴你健脾祛濕的食療小秘方!
濕氣是「百病之源」!中醫:這些祛濕方法,比吃藥管用
濕氣已無藥可救?老中醫給出4大飲食療法,健脾祛濕,見效快!
濕氣引發惡性腫瘤?權威專家自用1祛濕方,根除濕氣,快為家人存
濕氣除不掉,反「養」一身病?名老中醫推薦「祛濕」良方
中醫祛濕:4種中藥材,健脾養胃、利水滲濕!古代祛濕聖葯
萬病根源是濕氣,中醫給大家推薦祛濕的好辦法,肯定能幫你!
小兒濕疹怎麼治?祛濕對策別說我沒告訴你
濕氣不除百病生!中醫送你5個祛濕氣「錦囊」!
薏米紅豆祛濕氣?千萬別輕信!權威老教授闢謠,教你如何健脾祛濕
中醫 | 祛濕名方:四神湯,把濕氣徹底去凈!
中醫八穴可祛濕
中醫祛濕為什麼先健脾,哪些中成藥健脾祛濕效果好
女人這處「越大」,濕氣就會越重,附老中醫給的祛濕方子
祛濕是用紅豆還是赤小豆?專家告訴你:用錯了濕氣難除!
夏季濕氣大,濕毒也隨之入侵身體,如何祛濕好呢?老中醫支招祛濕方法
中醫告誡:體內濕氣重,應該多吃這些東西祛濕
風濕疼痛怎麼預防和治療?牧芝堂專家與您解讀古法通絡祛濕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