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昌忠:百年中國「審美」概念的歷史沿革及其意義

王昌忠:百年中國「審美」概念的歷史沿革及其意義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in China in the Past 100 Years

作者簡介:王昌忠,湖州師範學院文學院

內容提要:作為一個關鍵詞,「審美」不斷出現在中國現代文論、美學話語中。百年來,審美概念所指涉的對象及其發揮的功能,都隨著社會文化、時代精神變化而變化,其內涵與外延也相應地表現出極大的彈性和靈活性。回到具體的歷史語境,考察、辨析審美概念的歷史沿革及其意義,可以透視、把握百年中國文藝理論的發展歷程。

關鍵詞:審美/無功利/審美反映/審美意識形態/現代性美學體系

標題注釋:本文系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消費文化的文學書寫批判」(項目編號:15NDJC049YB)階段性成果

原發信息:《文學評論》第20171期

20世紀初,中國美學、文藝創作和理論以及社會文化開始現代轉型。aesthetic的英譯之一的「審美」概念(另外還有「美學」「審美學」等多種譯法)恰逢其時地出現在了中國話語場。百年來,審美概念被賦予了不同的外延覆蓋和內涵指涉,審美概念的歷史沿革與中國的文藝創作和理論、美學、社會文化始終保持著同步關係,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很有必要回到具體的歷史語境予以考察、研究。

一般認為,國內最早使用審美概念的是王國維。他在翻譯《教育學》(1901)和《教育學教科書》《哲學概念》《哲學小詞典》(1902)時使用了審美概念。審美概念還出現在《孔子之美育主義》《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1904)《紅樓夢評論》(1904)等個人的著述中。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說》(1917)中,梁啟超在《美術與生活》(1922)中也分別使用了審美概念。前者如「燦爛之蛇,多含毒液,而以審美之觀念對之,其價值自若」①;後者如「要而論之,審美本能,是我們人人都有的」②。審美以及相關概念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得到了較為普遍的運用,如,呂澄、陳望道等編著的美學教程,以及朱光潛、宗白華、梁實秋、魯迅、瞿秋白等的譯著或論著。此時,傳入中國的主要是諸多學者對於域外不同內涵的審美及其衍生概念的相關中文譯著。比如,王國維的之於康德、叔本華,蔡元培的之於康德、席勒,梁啟超的之於康德,朱光潛的之於克羅齊、利普斯、布洛,瞿秋白、後期魯迅的之於普列漢洛夫等馬克思主義者,梁實秋的之於新人文主義大師白璧德,等等。

審美概念的背後是一套關於美學、文藝理論、社會文化的話語系統和話語方式,更進一步,是一種新的學術范型、學術思維。20世紀初,中國美學、文論開始由傳統向現代轉型:對美和審美的一般性問題,對文學藝術的普遍性問題,作邏輯性、體系性的理性闡述和論證;對文藝作品的評論和言說,則是在建構出理論支點和框架的基礎上進行解讀和評判。即便以對藝術現象「帶著情感感受的直觀把握」③著稱於世的宗白華,在《論中西畫法的淵源與基礎》一文,也在對「美」「美術」「形式」等作了具體、深入的理論交代後,再以此為邏輯起點分析中西畫法的淵源與基礎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李德鵬:從語言功能的角度進行語言分類
中華農業文明的融合與再生
內心的衝突和憂傷
關鍵選舉慘敗 安倍政權遭遇「黃牌」
日本最年輕職業將棋手藤井連勝紀錄止於29場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的偉大帝王之武則天
中國歷史:周王朝
盤點:美日韓三國的歷史課本中,是如何描述中國歷史的?
中國歷史的偉大帝王之唐太宗
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五)——貞觀之治
中國歷史:從神話到歷史:夏王朝
美國歷史上最有意思的選美
中國歷史故事:劉秀追尊宣帝劉詢為中宗(續)
中國歷史朝代大宋王朝
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年度歷史圖書選摘
中國歷史上最痴情的八大帝王
中國的傳奇歷史朝代:秦朝
中國歷史:春秋戰國Ⅰ
《暗殺》背後的歷史:蔣介石的「韓國夢」
美國網友熱議:德國人是怎麼教二戰歷史的?
圖說歷史——「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帝國
中國歷史:春秋戰國
歷史「舊」聞:陳獨秀與張作霖之間的義兄弟關係
王文楚:譚其驤與《中國歷史地圖集》
歷史永遠銘記:盤點世界各國的二戰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