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高手解難疑,追本溯源效神奇

中醫高手解難疑,追本溯源效神奇

小編導讀

民間中醫,不乏高手,他們並非臨證不循常法、擬方另類精奇,而是透過表象,追本溯源,發現病症的本質,雖擬方平常,卻療效神奇。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三位民間名醫治驗三則,其診治思路值得我們深思,一起看看吧~~

案1:濕凝氣阻,內閉心竅

蔣全修,私塾教師,自修醫學,兼行醫業。壬辰秋,長子天佑搶收水稻,疲勞過度而患感冒,服新加香薷飲、三仁湯、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湯等,病無增損。繼則午後高熱更甚,且微汗,予重劑白虎數劑,熱勢下降,但腹滿時煩,倦怠,頭重如蒙,小便短赤,已匝月。昨早胸腹滿悶特甚,小便短澀,未更衣已2日,不食不飲,午後熱增,心慌煩亂,胸窒慾閉,傍晚神識不清。急予紫雪丹、至寶丹,午夜神昏不語,牙關緊閉。家人惶恐,次晨急求救於吾師張旭明,師命余同往。

途中言其病情經過,至舍望見患者身高體胖,面晦且垢,呼之不應,指針人中、中沖無反應,呈深度昏迷,呼吸時促時緩,胸腹蒸熱無汗,撬開牙關,舌質淡尖紅,苔白膩,脈象模糊、濡緩。

診畢,師言:「病確系濕溫無疑,濕性氤氳黏滯,與熱相合,難期速愈。觀其用藥,原屬不錯,但濕開熱化,用白虎湯當適可而止,過劑則脾胃陽傷,陽傷濕困理應芳香化濁以祛濕邪,不應以紫雪、至寶阻遏其濕,至寶本屬辛涼開竅之佳葯,但不宜脾胃陽傷之人,故有今日之變。患者勞倦傷脾,復加藥誤,中氣更虛。邪即內陷,故神識如蒙。濕溫久羈,三焦瀰漫,故二便不通。而脈微為陽不足,緩為濕阻,模糊為濕盛痰阻。」

綜上分析,本案為濕溫後期,里虛內陷,證現三焦,重在脾胃。當用蘇合香丸以辛溫開竅,通神醒腦;再用蒼朮、草蔻、草果溫運脾胃以化濕;廣台烏、油厚朴行氣寬中兼運濕以通二便;菖蒲、鬱金辛涼同用,以開心竅而復神志;佐黃連苦燥濕清熱;通草、滑石滲濕利尿。

方葯:茅蒼朮24g,草蔻10g,草果10g,廣台烏10g,油厚朴15g,大建蒲15g,鬱金10g,滑石15g,通草5g,蘇合香丸2粒。

蘇合香丸每小時溶化1粒,用溫開水慢慢灌下以先開其閉。2粒服後,患者神志轉清,湯劑頭煎以水2碗煨至1碗分2次服,4小時1次。首次服藥後半小時至1小時,可能出現心慌煩躁,此系濕開,不要驚恐,少則10分鐘,多則半小時微汗出、神倦、嗜睡,不要驚呼,任其自醒,再服湯劑,則病情自然好轉。以後衡量濕熱輕重用藥,著重調理脾胃,不一旬而告愈。

案2:濕溫傳變,巧用蒼朮

已故老中醫劉德三,百病不離當歸,稱「劉當歸」。有龍天明之岳母患濕溫,經數醫治療匝月,邀余出診。觀其神倦乏力,不飲不飢,小便短少色黃,舌紅光亮無苔,脈細數無力。擬甘寒、咸寒養陰生津,方如益胃湯、五汁飲之類。服後津液不但不復,反舌絳乾燥無液。後經劉德三老中醫醫治,3劑立起沉痾。

觀其處方:當歸尾6g,紅花6g,赤芍9g,丹皮12g,蒼朮6g,竹葉9g,桃仁6g,通草3g。

余仿此方治同類患者,發現去蒼朮則治療無效。竊思此病津液枯竭,辛燥之蒼朮如投,必火上加薪,但劉老用蒼朮量6g。後遇同類患者,見舌絳光亮或乾燥者亦投蒼朮6g,果然1劑津回,3劑獲效。

悟其道理,病因濕性黏膩、重濁,傷人如油入面,病情反覆,層出無窮,纏綿難愈,一經入營,舌即光亮如鏡或紅絳乾燥,如予甘寒養陰或咸寒育陰,俱遏其濕,阻其去路,故愈養陰,而舌愈燥,恰犯吳鞠通所云之「潤之則病深不解」。細研劉老之方:丹皮、赤芍、桃仁兩涼一平,清營涼血,活血祛瘀;佐少許歸尾、紅花辛溫,助活血行瘀之力;濕入營血,只涼血活血祛瘀,濕邪盤踞其中,分毫未能觸及,故用入脾胃之蒼朮,入營血祛風除濕,透邪達外;辛涼之竹葉透其外達;甘淡寒之通草清熱利濕,導濕從溺外出而解。

綜觀全方,蒼朮是主葯,證之臨床,少用或減去不用則無效。蒼朮雖燥,但在大隊的清熱活血涼血葯中不顯其燥,但透發之力猶存,能透出營血中之濕邪,真乃妙用。營血中之濕,非蒼朮不能祛,濕邪不祛,久必蘊熱,故愈養陰,濕邪愈深入,痼結難解,舌亦愈燥,焉能治癒。業醫者學習各家之點滴經驗而擴充之,對患者就能早起沉痾。

案3:大辛大燥,以退高熱

患者張某,患濕溫高熱不退,予紫雪丹、牛黃丸、犀角地黃湯合大劑白虎湯,熱勢不減,反升到40℃。急請謝毓松老中醫診治。

擬方:茅術10g,草蔻10g,炒草果仁10g,廣台烏10g,竹葉10g,黃芩10g,通草10g,滑石20g,大建蒲30g。

然患者高熱到40℃還用大辛大燥之葯,何也?謝老曰:「患者雖高熱,乃是濕遏熱郁,故午後更甚,且無汗,面垢,神疲,頭重如裹,四肢酸楚,小便短赤,食慾全無,不渴不飲,胸痞腹脹,舌雖紅而苔白厚膩,布滿全舌,脈象模糊。此時內閉之證已顯,啟內閉猶恐不及還用大劑白虎遏郁其濕,此一誤。犀角地黃湯之生地滋膩,恰犯吳鞠通之戒『潤之則病深不解』,此二誤。在濕重熱輕,勢將內閉之際,不用茅術、蔻、草果等大辛大燥以開其濕,更待何時?但亦不忘其熱,故佐以黃芩苦寒燥濕瀉火,廣台烏行氣,氣行則濕化,竹葉清熱除煩以透熱,通草、滑石淡以利濕。如患者心慌特甚,急防內閉,大建蒲必須加倍。患者如果認真服下此葯,必汗出溲增,明日可步行來診。」果不出所料,次日患者扶杖來診,葯僅3劑,已轉危為安。

按 語

以上案例為前輩們治療濕溫病之經驗,實屬可貴。大凡治濕邪之法不外芳化、淡滲、清利之劑,少見有用活血辛燥之品。若濕邪入營血者,用當歸、赤芍、桃仁、丹皮等涼血活血,以防濕熱之邪傷及營血。若濕遏熱伏者,用茅蒼朮、草蔻、草果仁等辛溫燥濕之品,以燥化其濕邪,免致濕邪深錮難解,且入大隊清熱涼血葯中,則無過燥傷陰之弊。若濕邪蒙蔽清竅而神昏者,又當以芳香化濕、開竅醒神為要,如蘇合香丸、大建蒲等必不可少。後人臨證須詳審其因,靈活應用前人之經驗,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體內濕氣如何去除,名老中醫王文友推薦這三方
自製祛濕「小金方」,簡單易行保健康
三途天,再熬熬就過去了,堅持住哦
不花錢的養生法,護腳7小方,多活幾十年,很容易的
辟穀減肥又治病?正確辟穀需知道的幾件事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追本溯源話痹痛
為「新經濟」追本溯源和正本清源
追本溯源聊瑜伽
追本溯源談臘八節
《黑豹》:一場非洲精神的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海洋這個「搖籃」到底是如何孕育出神奇生命的?
追本溯源辨別商品真偽 《智造將來》暖科技讓生活更安心
中藥總被「懟」為哪般?領悟中醫,需追本溯源領悟中國文化
追本溯源,學習這部片的同時,了解它借鑒了誰
[追本溯源] @高密人:我們祖先是如何從「大槐樹」遷來的嗎?
血液檢測前景無限,科學家正在為腫瘤 DNA「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讓數學課留下「文化的印跡」
追本溯源,新華三攜兩大殺器發力AI基礎設施
人為什麼會患上癌症?追本溯源:大概有三個原因
追本溯源,直接影響寶寶身體、精神狀態的,就是媽媽在孕期的表現
特色課程建設:追本溯源方能創新
現代家族的傳統實踐:楊氏家族追本溯源記
紅銅壺和黑銅壺法師的追本溯源
你不知道的禪讓制,唐堯、虞舜、夏禹,其實追本溯源都是一家人
男女教師比例失調?留住男教師,除了漲薪,更要追本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