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CHC2017」TAVR 會成為主動脈瓣疾病主要手段嗎?

「CHC2017」TAVR 會成為主動脈瓣疾病主要手段嗎?

「CHC2017」TAVR 會成為主動脈瓣疾病主要手段嗎?

在昨天進行的結構性心臟病論壇上,來自德國的瓣膜介入治療先驅Eberhard Grube 教授和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對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臨床治療現狀及進展做了精彩報告。Grube 教授認為,TAVR 的很多問題已得到了較好的解決,隨著技術的進一步進展,臨床研究數據的進一步完善,TAVR 有望成為主動脈瓣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療選擇。

「CHC2017」TAVR 會成為主動脈瓣疾病主要手段嗎?

Eberhard Grube:TAVR 有望成為主動脈瓣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療選擇

Grube 教授指出,除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發生率仍較高,TAVI 的很多問題已得到了較好的解決。隨著技術進步,臨床研究數據的完善,未來TAVR 有望成為主動脈瓣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療選擇。

他指出,對於無傳統外科手術機會的晚期主動脈瓣狹窄(AS)患者,TAVR 的療效優於藥物治療;對於手術高危的嚴重AS 患者,TAVR 治療與外科手術療效一樣。最新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對於中等手術風險的患者,TAVR 的療效與外科手術也相當。而且,2016 年歐洲和美國都已批准將TAVR 應用於中等手術風險的AS 患者。

TAVR 發展非常迅速,至今全球已有超過65 個國家共完成了25 萬餘例TAVR。目前全球每年完成TAVR超10 萬例,並且每年以超過20% 的速度增長,在美國和德國,每年完成的TAVR 手術量甚至已經超過傳統外科手術。然而,在TAVR 手術量增長的同時,外科手術量並沒有下降,這說明TAVR 手術量的增長主要來自於以前沒有機會行傳統外科手術的患者。研究表明,接受TAVR 治療的患者的手術風險有下降趨勢,但目前行TAVR 治療的患者大部分仍超過75 歲。

Grube 教授表示,「當然,目前TAVR 治療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他指出, 根據對Sapien 和CoreValve瓣膜的研究表明,TAVR 治療術後平均卒中發生率約為4.2%,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約為11.3%,血管併發症發生率約為7.7%,中至重度瓣周漏發生率約為10%。研究表明,新一代瓣膜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主要血管併發症以及中至重度瓣周漏發生率上有明顯的改善,但並未減少卒中發生。

關於TAVR 治療的未來,Grube教授指出,目前有數個隨機對照試驗試圖探究TAVR 在低手術風險患者中的應用,如Medtronic Low Risk 研究、PARTNER 3 研究、UK TAVI 研究、NOTION-2 研究。Grube 教授特彆強調,低手術風險患者和年輕患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TAVR治療應用中要尤其注意這個問題。未來隨著TAVR 治療適應證的擴展,如在二瓣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以及無癥狀患者中的應用,尤其需要獨特的技術考慮,這也是未來研究的熱點方向。目前已經出現了多款設計理念更為先進的瓣膜,值得期待,包括中國產的VitaFlow 瓣膜、J-Valve 瓣膜及Taurus One 瓣膜。

楊躍進:期待中國能開展更多的TAVR研究

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表示,他期待中國能開展更多的TAVR研究,研發更為先進的TAVR 瓣膜,以幫助更多的AS 患者。同時,TAVR 的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去一步步攻克難關。

楊教授指出,外科手術一直是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的標準治療方式, 但即使在歐洲, 仍有約31.8% 的患者因各種原因而未能接受手術治療。在我國75 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中,僅有23.7% 的患者接受了外科換瓣手術。TAVR 的出現,給這些沒有機會行傳統外科手術的AS 患者帶來了希望。

已有證據顯示,對於沒有機會行傳統外科手術的AS 患者,相比藥物治療TAVR 治療可顯著改善生存,而在高風險手術患者中,TAVR治療也取得了相當於外科手術的療效。2010 年10 月3 日, 上海中山醫院在我國首次應用CorValve 開展了TAVR 手術,隨後北京阜外醫院同樣應用CorValve 完成了兩例TAVR 手術,自此開啟了TAVR 手術在我國的蓬勃發展。2012 年9 月10 日, 中國第一例國產經導管主動脈瓣Venus A在阜外醫院成功置入,同年12 月,阜外醫院高潤霖院士牽頭正式啟動了首個國產瓣膜Venus A 臨床註冊登記研究。此研究在2014 年6 月3 日入組了81 例患者。

楊教授指出, 相比國外PARTNER 研究等同類研究, 我國Venus A 研究中的患者有一個顯著特點,即二瓣化患者比例非常高(45.4%),這給TAVR 手術增加了不少難度。但Venus A 研究1 年和2 年研究結果顯示,我國TAVR 技術已經接近國際同類水平。其中以術後30 天死亡率為例,同樣以高風險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Partner A 研究為3.4%,Core Valve 研究為8.4%,而Venus 研究則為5.3%。Venus A 研究顯示,TAVR 術後1 年總體生存率為94.1%,2 年生存率為90.1%,都取得了較好的結果。

目前我國已經開展TAVR 手術的醫院已多達29 家(包括已接受培訓、即將開展的醫院),已完成TAVR 手術約700 例。今年4 月,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也批准了啟明醫療生產的Venus A-valve經皮介入人工心臟瓣膜系統在中國上市。目前國產在研的瓣膜還有上海微創公司的VitalFlow 主動脈瓣膜以及蘇州沛佳的TaurusOne 瓣膜。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圖書《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2016》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CHC2017」宋雷:個體化是精準醫療的核心
「CHC2017」中國50萬高血壓調查最新數據公布:患病率 23%,知曉率 42.7%,控制率 14.5%

TAG:中國循環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JAMA Intern Med: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動脈瓣置換術與房顫
JAMA Cardiol:機械性瓣膜vs自擴張瓣膜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後的2年結局
阜外醫院吳永健等點評PARTNER 3試驗:中國所有主動脈瓣狹窄患者都能不開胸換瓣的時代到來了嗎?
Cir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經導管主動脈瓣中瓣置入術後的臨床瓣膜血栓形成
Circ:Cardiovasc Inte:經股動脈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患者並發卒中的預測因子、發病率和預後
鈣化的主動脈瓣膜中ADAMTS5缺乏與瓣膜間質細胞成骨蛋白活性升高相關
Int J Cardiol: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心肌梗死後雙重抗血小板治療的相關結果
JACC: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較經導管術後早期主要卒中發生風險更高
歐洲心臟雜誌刊登540萬人研究:主動脈瓣病也能預防,高血壓首當其衝
美2萬餘例患者研究:不開胸主動脈瓣換瓣術後,用RAS抑製劑可改善預後
JACC: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後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病率、臨床特徵和影響
JACC:重複肺動脈瓣置換術:外科手術和經導管的中期結局類似
JACC: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後傳導異常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衰住院率
《科學》子刊:自動導航的心臟修復機器人誕生!美科學家基於AI研製出自動導航機器人,40秒即可定位到主動脈瓣上的病灶丨科學大發現
美研究稱,近1/3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後老年患者有抑鬱癥狀
主動脈瓣也能「微創」置換
近1/4老年患者不開胸主動脈瓣換瓣術後譫妄,經心尖途徑風險增3倍
阜外醫院吳永健等報告10例經頸動脈瓣膜置入經驗:頸動脈可作為首選備用入路
阜外研究: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可使用球囊成形術過渡
經心尖植入主動脈瓣膜手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