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中華土味文化研究:我造了個科技神仙保佑你

中華土味文化研究:我造了個科技神仙保佑你

清華大學建築系在讀博士徐騰的一席演講,一夜之間成了朋友圈裡的刷屏熱文,也帶火了河北保定易縣城北 15 公里的洪崖山上的一座「后土奶奶廟」。

這座廟聽著來頭不大,名氣可不小,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它一言難盡的不做作畫風,和肉眼可見的魔幻現實:

via @不正經歷史研究所/wechat

每個建築都被粗暴地寫上了碩大的名字,槽點在於不叫「xx 殿」而直接叫「大殿、正殿」。

一言難盡的佛像被供養在一言難盡的三合板棚子里

2017 屆西天神佛峰會隨處可見

這幾位應該是負責門口驗票的

紅燒牛肉麵味兒的功德箱

沒佛像了也沒事兒我給你現貼一個

以及無法言說、只能自行體會的各方神聖

財神

學神

生意菩薩

官神

車神……

via @不正經歷史研究所/wechat

666666!

各路神仙在上,受小的一拜……這又土又酷的諸位泥石流系神佛,魔幻得讓人瞠目結舌,隨意得讓人甘拜下風,像一塊信仰的濃湯寶在沸水裡炸裂開。

孤陋寡聞的我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

那麼問題來了,這被信徒號稱「華北第一道場」的后土奶奶廟,到底裝了幾方神聖?香火怎麼樣呢?

嗯,應該說,不能用「好」來形容,準確地說是……好極了。

以上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一席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的後山廟會,是易縣本地的盛大節日,全國十多個省市的遊客紛至沓來。香火最旺的時候,奶奶廟半個月有 4000 萬的流水。根據徐騰介紹,「在河北易縣這個貧困縣,它的旅遊收入,已經遠遠地超過了旁邊的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

GIF/698K

朕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

即使想想也覺得土酷俗萌,奶奶廟裡,各種神仙無一不備,功能齊全:從學業有成到官運亨通,從情侶和好到駕駛平安……從生到死,都有不同神仙分管領導;一鍵參拜,無數人生難題完美解決。一個字:方便。

via @一席/wechat

via @刻畫/wechat

目前,奶奶廟是由村民承包的,24 小時營業,年承包費高達百萬。奶奶廟的負責人說,「缺哪個神仙,隨便建一個」,可以說是相當出類拔萃的信仰生產者了。

via @一席/wechat我先申請建個瘦神拜拜。

這毫無來由、憑空生長、分工精細、耿直炫酷的神佛大雜燴,被消解了一切崇高的宗教儀式感,快速滿足消費者被加持的精神需求,真是滿滿的中國特色後現代魔幻實用主義啊!

GIF/350K

清代碑刻記載,歷史上,河北易縣洪崖山后土廟始建於東漢。「后土」代表土地之神,是道教「三清四御」的「四御」之一,屬於官方祭祀的一部分,不光易縣,其實全國各地都有后土祠。

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的后土祠

明清之後,中原的后土祭祀和民間信仰相結合,就形成了民間的「后土奶奶神」,河北易縣的后土奶奶廟就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一個后土道場,以洪崖山為中心,輻射了整個華北的后土信眾,歷經了 500 多年的發展,到了清末,后土奶奶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祭祀和集會體系。

河北易縣洪崖山后土奶奶廟

經過歷代擴建維修,建國前,洪崖山后土廟的各類殿堂建築已經達到 50 多座,但據說後來悉數被毀,現在所見的,都是由香客信徒們出資重建的。1987 年,后土奶奶廟被有關部門確定為開放的道教活動場所。到了現在,人們不遠萬里在農曆三月十五來到易縣,都是被這僅存的歷史記憶驅動著。

關於「后土奶奶」到底是誰,當地有這樣的傳說:

王莽追趕劉秀,劉秀逃到馬頭、柳荊一帶,眼看就被追上了,他鑽到一家小院,屋裡一個老奶奶正坐在炕上紡線。他對老奶奶說:「有人追我,救救我吧!」老奶奶說:「你就躺在地上吧,我讓你起來,你再起來。」劉秀躺在地上,老奶奶含了一口米飯,向劉秀身上一噴,頓時身上爬滿了白蛆。眨眼間劉秀變成了一個死去多時的小孩,逃過了王莽的追捕。……之後,老奶奶收起米飯,讓劉秀站了起來。後來劉秀做了皇帝,他為了感謝老奶奶的救命之恩,就在那裡修了個奶奶廟,年年為她進香。——《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河北·定興卷》

當地傳說甚至將這位老奶奶傳得有名有姓,說她叫張生香。易縣後山文化研究會會長賈延清在採訪中說:

史料中沒有任何關於後山奶奶張生香的記載,劉秀在此處落難有記載,但是記載中,劉秀是被突騎五豐所救……即便是有一個老奶奶搭救劉秀,劉秀也不可能將其封為后土皇帝。」

基本上,河北易縣后土奶奶廟從誕生伊始,經過了歷史的糅合演變,再到發揚光大,憑一席演講引爆網路,都是妥妥的民間智慧的結晶。

廣州也有一座大名鼎鼎的金花廟,這是一座當地著名的女性神廟,主神是金花夫人,附祀的有張仙、華陀、月老、花王、桃花女、斗姆等等,他們的共同功效,就是送子保胎。廟裡還供奉著 20 位奶娘神像,名號為保痘夫人、梳洗夫人、教食夫人、教飲夫人、教行夫人……可以說集教化、戀愛、婚娶、求子、生育之神於一堂的寺廟,同時壟斷了封建社會不同年齡層所有女性的各種需求,來一趟可以說是值回票價了。

廣州金花廟

中國人的信仰里,萬物皆有靈,所以中國本土神仙體系的覆蓋面積是相當的龐大而具體,萬事萬物、男女老幼、高低貴賤都有自己的神仙領導班子,大小神仙各司其職,精神貫徹層層到位。

我國的宗教地圖

我國各民族主要信仰via @數知實驗室/weibo

粗粗地數,中國人信的就有炎帝、皇帝、蚩尤、女媧、北帝、天后、玉帝、王母、八仙、關帝、孔子、財神、龍王、江神、河神、風伯、雨師、雷公、電母、灶君、城隍、媽祖、閻王、土地、文曲星……還有從各種名人和神話中脫胎而來的無數神仙。

二郎真君廟

齊天大聖廟感覺他倆還能斗一場。

更具體的神靈還深入到各個行業:門有門神 , 灶有灶神 , 床有床婆 ,瓷業有窯神,制墨匠敬呂洞賓,相聲界尊東方朔;女媧鍊石補天,被尊為爐神;舜以前是做陶器的,成了制陶之神;唐明皇設立了梨園,他是戲班子的守護神。

泡菜界也有自己的大神,就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因為他被封為魯郡開國公,被稱為「顏魯公」,結果一來二去,歪成了「鹽滷公」,莫名其妙成了民間「泡菜之神」。

1000 多年以後,和他同樣一臉懵逼被架上神壇的,還有「考試之神」——柯南。

工藤新一:「關我屁事。」

中國人的民間信仰層出不窮,就是因為有強烈、具體的現實需求,而又一時間不能解決,就需要一個神明來引導和保佑。

因為「神是一切無法回答的問題的答案。」

傳說故事裡,神造就了人,現在我們也反過來造就神,而並不 care 它是不是真的有效果,但我們就是需要一個偶像來愛來撫慰,來崇拜,來許願,來攢人品,以滿足自己精神上剛需。我們的崇拜需求是如此旺盛,idol 早就不夠使了。

哪怕神明不能保佑你,但是拜神至少可以提供一個小型的信徒圈子的社交,也是種精神鼓勵和情感出口,甚至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信仰還起著法律和道德的約束教化作用,可以規範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甭管這個神/神跡多麼隨意、實惠、具體、粗糙、八竿子打不著,既然來都來了,索性拜了再說。

這些你見得還少嗎:

via weibo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每個人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官方仙系給不了我們立等可取的滿足和兌現,我們就自己製造一個來娛樂消遣,奶奶廟「車神」,互聯網「錦鯉」,其實人類飯圈從古至今都大同小異。

荷蘭人發明了飛天意麵之神

但宗教歷史裡有一個基本規律,雖然大部分神仙都是被人為創造出來的,但偶像的咖位和生命力卻有著天壤之別。越是 18 線神仙,代言業務就越具體通俗、日常實用,比如開車、求子和不掛科。

和 18 線神仙不同的是,超一線大神根本不管人間這等 low 事,其業務範圍已經完全脫離了普通人生活的日常,只是作為一個精神上的抽象領袖,或是人類的品牌大使去照耀光芒。

GIF/967K

在現代科學發展之後,生育信仰里的催產娘娘、助生娘娘 , 已經被醫生所取代。在消滅了天花、小兒麻疹之後, 痘疹娘娘之類的神靈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人工降雨的實施, 水利工程的興建, 龍王和雷公就不必著急忙慌地布雨了。可以想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遲早有一天,車神、手機神、互聯網神也會被淘汰。

所以,在一切都可以被科學解釋的今天,最後被發明出來的那個神力最弱,理論上越靠不住,越是人類早期的神仙,威信越大,理論研究越豐富。神仙,還是老的好!

鑒於我們目前生活在「人類統治世界的末期」和「 AI 統治世界的早期」之間,我們恐怕早就已經目睹了 AI 界神仙的誕生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在趣聞社 的精彩文章:

12 個本周熱圖,現在的火鍋店服務可以說是非常到位了
ta們想對前任說的最後一句話,都在紋身里了
10 張圖告訴你抱窩的母雞最有愛
16 張清流一樣的漫畫,你能猜到結局算我輸!
一個定理:畫風越魔性,越適合做表情包

TAG:微在趣聞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神聖的文化研究
我叫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科技創新是我的名片
中科院科學家在層狀范德華異質結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李約瑟對中華工匠文化問題的思考——中華工匠文化體系研究系列之六
中科院等科學家聯合研究破譯買麻藤類植物全基因組
文化守望的詩性邏輯——中國「文化詩學」與英美「文化研究」的比照探討
清華攜手紙貴科技成立區塊鏈金融研究中心
《魯恭姬造像碑》書法藝術研究
中科院科學家研究凝固-非晶晶化法製備YAG基透明陶瓷獲進展
神思餘音化墨香——讀荊晶《晉劇唱腔音樂研究》
中美金融科技對比研究報告,誰是金融科技領頭羊?
海洋基礎科學問題研究主要聚焦在?海洋科學的研究對象、知識體系、二級學科有哪些?
凌家灘玉版中的河圖洛書數研究
富士山漢詩的神化敘事研究
從哈佛研究員說起 中美科研體系中博士晉陞路線
中科院等科學家合作研究中國的豬亞科化石研究取得進展
焦傑:中國古代婦女史研究應該本土化
基因編輯技術在家畜育種中的研究進展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張雙南:學術質疑缺位是中國科學精神短板
中科院科學家研究綠色合成環己烷類含氧化學品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