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永寧寺塔:湮沒在歷史塵埃里的通天之塔

永寧寺塔:湮沒在歷史塵埃里的通天之塔

文/姚繼鋒

···

在今天山西應縣縣城西北的佛宮寺里矗立著一座始建於遼代的木結構佛塔,這座古老的木塔以其千年不倒的奇蹟和法國埃菲爾鐵塔、義大利比薩斜塔並列為世界三大奇塔。木塔更以其67.31米的高度贏得世界現存最高木塔的殊榮,後來更是被收錄入教科書,從而使得一代代中國人對應縣木塔耳熟能詳。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會想到在1500多年前的古都洛陽,也曾有一座驚世駭俗的木塔,以其147米的高度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引來一片驚嘆聲後又迅速地凋零,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猶如一顆耀眼的流星轉瞬即逝,留給後人的只有一個模糊的背影。

這就是北魏洛陽永寧寺塔。

繁華落盡,殘陽如初。

一,通天之塔

從洛陽市區出發,沿310國道一路向東過了白馬寺東邊的公鐵立交橋,旁邊的田野里一座巨大的土台遺址便映入眼帘。土台北邊大約100米的地方就是繁忙的東西交通大動脈——隴海鐵路。每天都有無數的列車從旁邊呼嘯而過,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鐵路旁邊這座巨大的土台下面掩埋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又有著怎樣輝煌的往昔。

沒錯,這裡就是永寧寺塔的遺址。

1963年初夏的一天,幾名考古隊員來到隴海鐵路南側的麥田裡,對麥田中間一座巨大的土堆進行勘察。在土堆南側他們發現了一通刻有「漢質帝靜陵」字樣的清代青石碑。

「難道這是一座皇陵?」考古隊員非常詫異。

疑惑不解的考古隊員決定對土堆展開詳細勘察。經過初步勘察,他們在土堆里發現了佛龕、佛塔的遺迹,從而印證了他們之前的判斷。

「領隊,這裡就是永寧寺,就是永寧寺!」一名考古隊員興奮地說。

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洛陽銅駝街。

「永寧寺?」

「是呀,你還不知道吧,太后懿旨於御道西興建皇家永寧佛寺,這真是洛陽又一盛事呀!」聚集在銅駝街上的百姓在一起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銅駝街御道西側的工地上人來人往,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為了迎接太后的視察,工人們日夜趕工期,夜晚工地也是燈火通明……

佛教自東漢初年傳入中原內地後,在經歷了最初的緩慢發展後,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尤其是進入南北朝亂世後,連年的戰亂,動蕩的政局,致使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此時佛教普度眾生的教義給了那些惶恐不安的靈魂以最大的慰藉,從而使得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尋常百姓都對佛教趨之若鶩、如痴如醉,全民尊佛崇佛,掀起了佛教東傳以來的第一個發展高潮。

而洛陽作為北方的政治中心,也是佛教發展最迅猛的地方,中國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就誕生在這裡。自東漢到北魏前期,洛陽一直是北方佛教發展最繁盛的地方,扮演著風向標的角色。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洛陽城內外的佛寺最鼎盛期竟多達1367座,真可謂是人間佛國。

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奉佛教為國教,舉國上下尊佛崇佛。早在平城時期就開鑿了雲岡石窟。遷都洛陽後便又開鑿了龍門石窟,另一方面又在城內外大肆營建寺院。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當屬那座皇家寺院永寧寺。

北朝著名的歷史地理學著作《洛陽伽藍記》一書對永寧寺做了詳盡細緻的描寫,使後人得以了解這座已經消失的皇家寺院千年前的風采。據該書記載永寧寺興建於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主持這一工程的是一個女人,她就是當時的胡太后。

其實建設永寧寺是孝文帝的心愿,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沒有來得及開工。一直拖到胡太后執政時才正式動工興建這座皇家寺院,並取名永寧寺,寄託了永遠安寧的美好願望,諷刺的是自竣工後北魏就禍亂不斷,再無安寧之日。永寧寺保留了濃厚的印度佛教建築風格,它的規制是「前塔後殿」,也就是佛塔在前,佛殿在後,不同於隋唐以後的前殿後塔規制。

永寧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寺院里那座九層寶塔,寶塔為土木結構,高90丈,加上寶剎總計100丈,高1000尺,約為今天的147米,相當於40多層樓房的高度,堪稱中華第一塔,是應縣木塔高度的一倍多,而且還比它要早500多年。

「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有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洛陽伽藍記》

這座高聳入雲的九層寶塔是當時洛陽城的地標性建築,鶴立雞群,在洛陽百里之外都能看到寶塔的金剎。(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

寶剎之上有金寶瓶,下面是承露金盤,周圍懸掛金鐸(鈴鐺),有四道鐵索固定寶剎,鐵索上也掛滿了鈴鐺,連寶塔的邊角都掛滿了鈴鐺。寶塔分四面,每面每層開六窗,窗戶都塗上紅漆,門上有五行金釘,十二道門計二十四扇,總計5400枚金釘。

楊炫之寫到這裡感嘆道:

復有金鐶鋪首,殫土木之功,窮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議。綉柱金鋪,駭人心目。——《洛陽伽藍記》

每當夜幕降臨時,微風徐徐,寶塔上的鈴鐺一起發出悅耳的響聲,在十幾里外都能聽見清脆的塔鈴聲。(至於高風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餘里。)

塔鈴清脆,梵歌悠揚,這該是一個多麼雄奇豪邁的時代啊!

此時此刻我們的腦海里不禁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

月朗星稀,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於夜空之中,偌大的洛陽城籠罩在夜色中,萬籟俱寂,秋風陣陣,落葉飛舞,寶塔上下的鈴鐺時不時發出清脆的響聲,在夜空中飄向河洛大地。

洛陽一片月,梵歌滿寰宇。

二,永寧不寧

在日夜不停的施工下,永寧寺寶塔如期竣工了。

這一天,胡太后和孝明帝率領文武百官登上塔頂觀景,整個洛陽城盡收眼底。《洛陽伽藍記》里描述當時的情景道:「裝飾畢功,明帝與太后共登之。視宮內如掌中,臨京師若家庭。」

登塔極目遠眺,只見北面是起伏的邙山,鬱鬱蔥蔥的華林園,波光粼粼的翟泉,以及東北面一街之隔皇宮雄偉壯麗的閶闔門和太極殿;東面是高大的建春門城樓以及城外的大石橋,熱鬧的馬市和遠處連綿起伏的首陽山;西面西陽門外的白馬寺的經幡、梵歌聲,大市的叫賣聲清晰可辨。南面是寬闊的城市中軸線銅駝大街,宣陽門外的人流,永橋上的車馬,洛河裡的貨船,四通市裡堆積如山的貨物……

這一幕幕構成了一幅塵世氣息十足的壯麗畫卷。

胡太后看著自己的傑作如此恢弘壯觀,非常高興,可突然轉念一想,哀家在塔頂能看到皇宮裡的一舉一動,那別人豈不也能看到?想到這裡頓時有些不悅,於是下令禁止市民百姓登塔觀景。

《洛陽伽藍記》的作者楊炫之在洛陽任京官時也曾和河南尹胡孝世登塔並為之嘆為觀止。永寧寺寶塔不但引起當時洛陽百姓狂熱追捧,甚至也驚艷了很多來華的外國人。寶塔落成不久,有一名自波斯國(今伊朗)遠道而來的名叫菩提達摩的僧侶遊歷世界各地,來到洛陽後見到如此恢弘壯麗的永寧寺寶塔,震驚的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他自稱自己活了150歲,去了很多國家,從未見過如此精美絕倫、氣勢恢宏的寶塔。他最後嘆道就是佛祖的西天極樂世界也不會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寶塔。菩提達摩嘴裡唱著南無阿彌陀佛,雙手合十在永寧寺停留多日,不忍離去。

寶塔落成後因其驚世駭俗的高度在引來巨大關注度的同時也是厄運不斷,天災人禍接踵而來。孝昌二年(526年),洛陽大風,毀屋拔樹,寶塔的金剎被狂風吹斷,砸入地下,朝廷不得不派工匠重新修復,這一年正好是寶塔落成的第十年。

而就在三年前的正光五年(524年),北方邊塞已經爆發了著名的「六鎮之亂」,這場叛亂歷來被看做是敲響了北魏王朝的喪鐘,天崩地裂的大亂即將到來,永寧寺佛塔能否保佑北魏王朝永遠安寧呢?也許此時此刻連它自己的命運都是一個未知數吧。

三年後的普泰元年(528年),北方的戰火終究還是燒到了繁華的洛陽城,北方最強大的軍閥頭子爾朱榮的滾滾鐵騎一路南下,離洛陽越來越近,承平四十年之久的洛陽城似乎已經嗅到了鐵騎揚起的塵土氣息,聽到了戰馬的嘶鳴之聲……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這一年四月,爾朱榮在黃河南岸的河陰渡口(今河南孟津縣白鶴鎮東北)製造了震驚天下的「河陰大屠殺」。北魏中央朝廷的1300多名高官被誘騙至此斬盡殺絕,那個虛榮的胡太后和幼主也被扔進黃河淹死,史稱「河陰之變」。而胡太后在被迫前往河陰之前最後的躲藏地點就是永寧寺里的九層寶塔。很可惜,這個寶塔不但救不了她,連寶塔自己的命運都風雨飄搖,不知會面對怎樣的命運。

河陰之變後永寧寺再也沒有安寧過一天。先是爾朱榮進京駐軍於此,後來孝庄帝也被囚禁在這裡,高歡進京後也駐紮在這裡,可以說永寧寺見證了北魏王朝由盛轉衰的全過程。

真是國如危卵,永寧不寧。

三, 浮屠殘夢

令人頗感詭異的是這座巨大的寶塔似乎是北魏王朝生命的象徵,就在北魏王朝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關鍵時刻,它居然突然倒塌了。

也許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是不是毀於王朝末年的戰亂,很可惜寶塔並非毀於戰火,而是毀於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

永熙三年(534年)的二月,洛陽城裡還感受不到春的氣息。這天黃昏時天色陰沉地厲害,烏雲壓城,狂風大作,街上的行人行色匆匆,往日繁華的銅駝街上空空蕩蕩,偌大的洛陽城逐漸被黑暗吞噬。入夜後天氣驟變,天昏地暗、雷鳴電閃,夾雜著片片飛雪,高聳入雲的寶塔不幸被雷電擊中。大火從第八層燃起,火勢越來越猛烈,士民百姓紛紛趕來救火,看著巨大的寶塔逐漸被大火吞噬,人們不禁悲痛欲絕,哀嚎之聲籠罩城市上空。

百姓道俗,咸來觀火,悲哀之聲,振動京邑。——《洛陽伽藍記》

雖然已是深夜,但整個洛陽城都沸騰了,熊熊大火把城市照得如同白晝,士民百姓蜂擁而至設法救火。噩耗傳到了皇宮,當時在位的是孝武帝元修,他急忙登上宮中的凌雲台眺望西南方向和皇宮一街之隔的永寧寺,只見寶塔已經被大火吞噬,如同一條火炬,照亮了洛陽城的夜空。

孝武帝馬上派南陽王元寶炬、錄尚書事長孫稚率領1000羽林軍前去救火。可惜寶塔實在太高了,加上當時風雪大作,惡劣的天氣和寶塔木製的結構,都增加了救火的難度。趕到火場的羽林軍沒有現代的消防車、升降梯和高壓水槍,提水拚命救了半天火卻收效甚微,只能望火悲嘆,束手無策。

「莫不悲惜,垂淚而去。」——《洛陽伽藍記》

當時在場的三個尼姑(有的資料說是和尚)眼見寶塔將要毀於一旦,痛不欲生,義無反顧扎進火海,做了殉道者。

據記載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才漸漸熄滅,一年後廢墟上還有煙氣升起(這一點有點誇張的感覺)。至此,建成僅18年的永寧寺寶塔便以這種方式退出了歷史舞台。筆者每每讀史至此都不禁為之扼腕嘆息,可仔細想想其實即便它躲過了這場天災,只怕也躲不過王朝末年的大動亂。這樣一座通天之塔想要獨善其身實在是太難了,只怕遲早要毀於慘烈的戰火,與其面臨戰火摧毀的威脅,以這種方式謝幕也不失為一種命運的歸宿吧。

就在寶塔焚毀半年後的七月,孝武帝在河陰之戰中戰敗,倉皇逃往關中,北魏至此分裂。

寶塔焚毀後的幾年裡,隨著東西魏之間爭奪洛陽的慘烈戰爭不斷升級,昔日繁華的洛陽城逐漸在戰火中淪為一片廢墟。如今巨大的永寧寺佛塔塔基遺址還靜靜的矗立在當年洛陽城遺址里,只是歷史的車輪已經碾過1500多個春秋了。

一座消失的通天之塔,一場未竟的夢……

天空細雨紛飛,吊車緩緩把一塊嶄新的石碑放下,考古隊員將石碑固定好,開始填土。旁邊聚集了很多看熱鬧的附近村民,有人交頭接耳、指指點點:「這碑上寫的啥?好好的地不種莊稼,保護這土堆有啥用?」

「不知道了吧,這可是寶貝疙瘩哦,國家重點文物呢。」

雨漸漸下大,人群一鬨而散,石碑上的一行隸書愈發醒目:「漢魏洛陽故城永寧寺塔基遺址」。

雨水從石碑頂上慢慢淌下,流過那行文字,如淚如血……

想投稿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騰飛 的精彩文章:

晉朝由統一到亡國都經歷些什麼?
在紙張發明以前,古人寫文讀書時都有哪些趣事?
忠烈一生卻又晚節不保,如何評價陸遊?藤枝投稿

TAG:袁騰飛 |

您可能感興趣

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古息國
湮沒于山脈之中的文明古城
湮沒在叢林中的高棉古都-暹粒之行
大將魏延的封神之戰,卻被故意湮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
在藍田,帶你探訪神秘的藍關古道 尋找湮沒了的歷史往事
一個被湮沒千年的周代封國!揭開陝西劉家窪春秋墓地考古之謎
魏延的封神之戰:一場被歷史故意湮沒的戰爭,你知道真相嗎?
青柳篤恆:被湮沒的袁世凱高等間諜
泰坦尼克號上的6名中國倖存者:一夜的驚心動魄和一段湮沒了百年的屈辱歷史
湮沒已久的曠世絕學,曾國藩、李嘉誠的床頭書!
她,清華女狀元,家世顯赫,卻被丈夫的光芒湮沒
解密:盛極一時的巴人王朝為何在歷史一朝湮沒了
藍瑛:湮沒在時代中的大師
在蘇軾的萬丈光芒下,他老爹和老弟的書法幾乎湮沒無聞
時有英雄使豎子成名:東漢末年三大名將才德都勝於董卓卻被湮沒了
曾國藩枕邊書《止學》經典名句,一部湮沒已久的智慧絕學!
繼陳子庄、黃秋園之後,第三位被湮沒的畫家,其山水畫,一睹為快
湮沒在荒草與歲月中的悲歌:明朝第七代靖江安肅王陵現狀考察
敬客:湮沒在盛唐的書法家
長平之戰——一個天才的湮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