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養生保健談立秋

中醫養生保健談立秋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立秋

立秋太陽位於黃經135度,斗指西南坤位。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此時由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我們夜望星空,可察到北斗七星的柄由正南(夏季)向西南(長夏)和正西(秋季)移動。正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變為陰盛的時期。

清肺

立秋後氣的運動形式已經由春夏的陽性運動轉向了陰性運動。天地自然之中,是由收斂密集的氣(在五行中稱為「金」氣)主導並控制著自然界的生命活動。大地出現由長夏的悶熱向秋季涼爽乾燥過渡。草木枯黃落葉,養分內收,種子堅實。人們的情志也隨著臟腑之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所以我們可以遵循古人的「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也就是說,要調整自己的情緒,處於安寧、祥和、收斂這樣一種狀態,對一些負面情緒要及時排解,避免因出現煩愁、易燥或者抑鬱等不良情緒而導致不良的後果。

今天先給大家推薦一個常用於秋季宣肺止咳的銀貝雪梨湯

用水發銀耳20克,雪梨1個,川貝母5克,冰糖(或白糖)30克

先將水發銀耳揀去根蒂及雜 質,洗凈,撕成小片。再將雪梨洗凈削去皮,除去核與籽,切成小丁塊。最後把洗凈的川貝母與上述處理好的原料一同放入燉盅內,加入糖和水1杯,上籠蒸約1小時,取出即成。每日1劑,早晚空腹食用。

銀耳功能滋陰補肺,潤燥生津:雪梨功能清熱生津,潤肺化痰:川貝母功能補肺清肺,化痰止咳。三品共用具有良好的清熱補肺、止咳化痰之功。

去濕

大暑與立秋是暑濕合夥肆虐的時節,又悶熱又潮濕,經過一夏的悶熱,身體裡面積聚了一些熱火,一些濕氣,而後面的處暑與白露則暑邪逐漸退去,剩下濕邪孤軍奮戰。所以現階段正是暑濕猖獗的時候,您一定要積極做好清熱排濕的功課。

清毒排濕養生系列之清熱生地粥

食材:干生地、粳米、冰糖、適量生薑

做法:先將所需食材洗凈、分別把洗凈的干生地用清水泡10分鐘。再將洗凈後的粳米也用清水泡5分鐘。泡水之後的生地進行水煎取汁。粳米泡好之後就開始下鍋煮粥,待生地汁調下鍋之後也調下生薑汁一起下鍋,這樣生地粥即可出鍋了

中醫認為本品性為甘、苦、寒,有養陰生津,清熱涼血之功效;苦寒降瀉,既能涼血除熱,又能養陰增液。小兒肺結核、咳嗽、發燒、痰裡帶血絲等都可食用這款生地粥。同時生地粥也非常適合暑濕之後的佐餐食物,具備益氣和中,養陰之功效。

內調心志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歐陽修

立秋時節天氣多變,冷暖交替,尤其是草枯葉落、極易誘發消沉的心緒。此時又值肺氣當令,多生悲、愁之感。古來經典的悲秋之作不勝枚舉。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劉禹錫卻對秋有獨愛。「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可見定義節氣悲喜的是我們的心態,因此我們不妨在這天高雲淡,金風送爽的時節。約上幾個朋友,或茶或酒暢敘幽情,也可登高遠望,觀落霞秋水,不亦樂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養生保健素養
中醫養生保健——春季美容養生
中醫養生
略談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 教你巧用中醫方法來養生
中醫養生堂
春季中醫養生保健小常識
中醫養生,健康之本
規範中醫養生保健市場 助力健康生活
立春說春 中醫養生漫談
中醫養生之食療養生
筋骨堂養生:中醫養生之道 養健康人生
專業中醫養生保健的領導者: 五指生保福寺店盛大開
中醫養生 春季養生茶
《漫話中醫養生》——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42條解讀
中醫養生漫畫——夏季養生
中醫養生長壽秘訣
【中醫養生】三春養生各不同
中醫養生長壽三大法寶養精,養氣,養神
國學文化-中醫養生和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