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教 文化:法顯法師取經全過程

佛教 文化:法顯法師取經全過程

法顯從長安出發, 敦煌就是一片廣大無垠的沙漠,氣候酷熱,多惡風,法顯一行只憑偶爾見到的枯骨為標幟。後經鄯善國(今新疆鄯善)、烏夷國(今新疆焉耆)。

當時的烏夷國奉行小乘教,一般居民不知禮儀,拒絕資助。法顯等人後幸得供給,又繼續向西南方前進。在杳無人煙的沙漠中橫渡,艱難困苦,一行人走了一個多月後,終於到達于闐國(今新疆和闐)。在於闐國,法顯等人滯留了三個月。此後,法顯等人經子合國,南行入蔥嶺,其後,法顯等人經過了25天,到達與印度接境的竭叉國,與慧景等人會合。

東晉安帝元興元年,法顯等人向北印度前進,越過蔥嶺,地勢驚險,經年飄雪,當地人稱為雪山。到北印度境內的阮歷國後,一行人又沿著蔥嶺向西南行,山路崎嶇,千仞石壁,萬丈絕崖。法顯等人越印度河,到達烏萇國,在此結夏安居。

然後南下,歷宿呵多國、犍陀衛國、竺剎屍羅國,到弗樓沙國,其間,僧景、寶雲隨慧達回國,慧應在此病故。法顯獨自前往那竭國,與慧景、道整會和,並在這裡度過嚴寒的冬天。

元興二年,法顯等三人南度小雪山,忽遇寒風暴起,慧景突感寒疾,氣絕身亡,法顯撫屍,悲痛難抑。

越過小雪山,法顯一行又先後經歷許多國家。他們抵達王舍城後,打算前往城東北的靈鷲山禮拜,卻遭一僧規勸:「路況不佳,噬人黑獅經常出沒,不可前往。」法顯說:「我遠涉數萬里,經歷艱險,只有一個心愿,就是參拜佛陀當年說法處,縱有險難,也絕不退縮。」後來法顯獨自上山。

後來,法顯又沿著恆河東下,經瞻波國,於義熙四年到達東印度的印多摩利帝國,停留兩年之後,泛海前往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在獅子國停留兩年,求得《彌沙塞律》及《長阿含經》、《雜阿含經》、《雜藏》等梵本各一部。

義熙七年,法顯搭乘商船泛海東行歸國,遇風飄泊九十日至耶婆提國(爪哇),在此住了五個月。義熙九年,法顯才終於回到當時的東晉首都建康。

更多內容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民俗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故事 的精彩文章:

佛教故事:只手之聲
佛教故事:還重嗎
《佛國記》東方文化史上千秋瑰寶
佛教故事:三七共是多少
佛教 故事:父母生前,如何是你的本來面目

TAG:民俗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法藏法師:略談佛法修行與佛教學術的分野
印光法師:讀《楞嚴經》知念佛法門殊勝
弘一法師書法變化歷程賞析
凈慧法師:八念法門
靜波法師:符合三法印方為佛法
仁清法師:為什麼要修法 弘法?
聖嚴法師—教育與禪修
仁清法師:流通經法、講聞經法為什麼有功德無量
仁清法師:佛法是因緣法
仁清法師:法法是相容的
萬佛全都入定——讀弘一法師書法
弘一法師:佛教的簡易修持法
印光法師:須知佛法,原不離世間法
從佛法中來——弘一法師書法淺析
慧凈法師談念佛的方法
仁清法師:釋迦佛教法 最終是歸結到大乘法
界文法師:三法印之諸法無我
佛法重在實踐 仁煥法師
慧律法師甘露法語:如何在生活中運用佛法
印光法師:凈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