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吳京的嬗變:從變態殺手到「雖遠必誅」的愛國者

吳京的嬗變:從變態殺手到「雖遠必誅」的愛國者

吳京更像是史泰龍在中國的「繼承人」


即使是最樂觀的人也不會預料到,《戰狼2》竟然會在這個夏天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作品。

到8月13日時,這部已經上映了半個月的電影依然取得了將近2億元的票房,其國內總票房記錄達到46億元,如果再做一番橫向比較的話,你就會意識到這樣的數字究竟有多麼驚人。

在不進行數據調整的情況下,按照現時匯率計算,《戰狼2》現在已經歷史上僅次於2017年《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和2009年《阿凡達》(Avatar)的單一國家或地區電影票房第三高的影片。

再以全球總票房來看,《戰狼2》已經超過2012年的《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穩穩進入全球票房前100名,而按照它現在的票房走勢,到下映時,其全球票房則有可能進入到前80名。考慮到通貨膨脹等因素,《戰狼2》現在的票房已經超過了1967年的《畢業生》(The Graduate),第一位則是1939年的《飄》(Gone with the Wind)的17.96億美元。

持續萎靡的中國電影市場到今年七月底時,國產票房票房還落後進口電影約43億元,《戰狼2》的風行如今使得國產票房的比重超過了進口影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戰狼2》的大獲成功實際上成了中國電影產業的一個縮影。

因為千禧年前後出演的《太極宗師》及《小李飛刀》走紅後,吳京僅僅在徐克花費巨大心血卻遭遇票房口碑雙重失敗的《蜀山傳》里出演了一個讓人印象並不深刻的角色,之後,他便陷入了長期的沉寂。

直到2005年,在 CEPA 簽訂後,香港內地合拍片風潮蔚然成風,曾經以娃娃臉而遭到詬病認為無法出演更多角色的吳京才得以憑藉《殺破狼》里一個變態殺手的角色重新回到觀眾視野之中。

吳京的形象在這部電影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變化的不止是他而已。



杜琪峰在《黑社會》里展現了強烈的政治隱喻

CEPA 簽訂後,杜琪峰的《大隻佬》時隔四天在香港內地先後公映,然而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內地遭到刪減的版本不僅在故事,同時在主題立意上也和作者本意南轅北轍。

到了2005年,在《殺破狼》驚艷亮相的同一年,杜琪峰的《黑社會》橫空出世,同樣地,這部本身就寄寓著杜琪峰宏大歷史敘事野心的作品同樣在內地上映,也同樣遭遇了刪減和畫蛇添足的結局。

電影,就如同一面稜鏡,折射出的兩地鴻溝與隔閡在之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貫穿下去並愈演愈烈。到了2015年,這種困境和矛盾達到了極致。

電影生涯和「狼」註定了無盡羈絆的吳京在2008年的《狼牙》失敗後並不甘心,於是,在這一年傾家蕩產自編自導自演推出了《戰狼》,並打出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口號,在不被人看好的局面下一鳴驚人收割了將近5.5億元票房。

在香港一隅,是年年底,五名新人導演合作的《十年》公映,其票房總計只有六百多萬港幣,題材內容敏感的該片在當年的金像獎上爆出冷門拿下最佳電影,然而,和以往的刪減成片待遇不同的是,本片不僅在內地遭遇全面封禁,甚至頒獎禮亦一度中斷。

頗具象徵性的是,在那部首周票房只有500萬元的市場炮灰《狼牙》里,故事場景還在香港的離島上。但是,到了《戰狼》,故事的場景和角色已經被熟練地進行了本土化操作。觀眾甚至可以在後者主角冷鋒身上看到和一些過往軍事題材作品如《衝出亞馬遜》、《殲十齣擊》等作品截然不同的色彩。

在相關主旋律題材的框架里,體制內角色不再只是單純地承載「愛國」口號的傀儡,而更多地賦予了他們商業片中主角應有的鮮明性格和特質。

對於內地的電影人而言,香港已經成了一座過時與落伍的孤城,後者的商業片和類型片的操作經驗逐漸被市場驗證並不總是符合觀眾興趣口味,內地的電影產業正建立起自己的範式和經驗。在電視劇里《天與地》里振聾發聵的 This city is dying 藉助電影產業的發展冷冽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2005年,香港本埠票房總計8.15億港幣,而內地票房總只有20.46億元,整整十年後,香港票房增長到19.5億港幣,內地票房則超過了440億元。

早在1992年,杜琪峰就和周星馳合作拍出了票房超過4900萬的《審死官》,二十多年後,他才終於在內地有了第一部票房超過一億元的電影,然而,這部《毒戰》在香港的票房僅僅只有不到500萬元。

到了2015年,歌舞片《華麗上班族》遭遇了慘敗,這部製作預算一億元的電影最終在內地票房只有4747萬元,而在香港也只有507萬港幣。翌年,杜琪峰監製推出了無法在內地上映的《樹大招風》。

杜琪峰和吳京的軌跡恰恰相悖。

吳京出演「中國夢」系列公益宣傳片

在紀錄片《無涯》里,杜琪峰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訴求和立場,於是,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創作者個人價值觀取向和運作電影及公司之間的矛盾,但這樣的弔詭和負擔在吳京身上卻根本不存在。

六歲就開始習武、進入北京武術隊和李連杰成為師兄弟的吳京一直都是體制中的一員,事實上,觀察動作類型片演員,他們或多或少地都有著必須接受體制內規訓和懲戒的經歷。成龍最初學習京劇,而施瓦辛格十多歲就開始成為一名健身運動員,傑森斯坦森則在英國國家游泳隊里訓練了十二年。

史泰龍是一個例外,深陷絕境的他靠著《洛奇》(Rocky)聲名鵲起,之後又憑藉「第一滴血」(First Blood)系列迅速確立了自己的動作類型片的地位,最驚人的是,在《洛奇》之後的電影生涯里,史泰龍同時還擔當了22部作品的編劇,其中有8部他還同時擔任編劇。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說,吳京實際上就是史泰龍在中國的繼承人。

在以阿富汗戰爭為背景的《第一滴血3》(Rambo III)中,我們看到史泰龍扮演的角色和阿富汗游擊隊合作一起抗擊蘇聯軍隊,這樣的故事模式實際上和《戰狼2》幾乎如出一轍。

在兩人的作品裡,我們看到最核心的主題實際上正是以主人公為代表的美國/中國形象單槍匹馬擊潰邪惡實力(國際恐怖主義勢力/蘇聯)過程中彰顯的大國強大實力和道德上的正義性,而早在1985年《洛奇4》(Rocky IV)中,拳擊場上反映出來的美蘇對立便已經深深和國家榮譽及自豪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蘭博的形象實際上和冷鋒如出一轍

在80年代末期的兩個系列中,史泰龍都將故事設置在美蘇對立的大背景下,而考慮到當時蘇聯實際上已經行將崩潰的狀況,這樣的設計更顯粗暴和直接。

在冷戰終於結束、資本主義陣營最終戰勝社會主義陣營、核大戰陰霾驅散的節點上,美蘇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已經不再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議題。於是,史泰龍津津樂道的故事再也無法獲得美國觀眾的興趣。

在製作成本達到6300萬美元的情況下,《蘭博3》(Rambo III)本土票房僅有不到5400萬美元。然而,這樣的故事卻出乎意料地獲得了海外市場的熱烈歡迎,取得了超過1.35億美元的海外票房,超過七成的海外票房比重不僅是三部中最高的,也遠遠超過一般美國電影的票房比例。


今天的中國和當年的美國處於頗為類似的境地,在大國崛起的背景下,安定繁榮的局勢下卻似乎又雲詭波譎。人們對現在的這種狀況既興奮又好奇,大家內心都有著直觀中國實力/武力的強烈慾望。

如果說史泰龍的作品為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送上一曲遲到的頌歌,那麼,吳京的《戰狼2》則是一首序曲,給了中國的觀眾一個機會,在潛意識裡極大地迎合了觀眾/群眾對國家的想像和民族國家的認同。

體制內外的差異在「愛國」口號下消弭,在此時達成了共同的立場和和諧,這不僅是本片票房一路高歌的原因,實際上也是我國現在最大的現實。

所以,整部電影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是動作場面、情節和角色,而是最後主角一行依靠國旗標識穿越戰亂區以及最後軍艦艦長的「開火」指令,觀眾和作品編導們在此刻達成了共同的默契和認識,國旗是一種能指,其所指在於符號化的國家硬實力,「開火」命令則構成了兩者的內在聯繫並將之具象化。

毋寧這樣說,史泰龍塑造了80年代的美國硬漢角色,而吳京則在商業電影類型片的框架里製造出一個從未有過的中國「強人」形象,而這同樣還是一個符合觀眾/群眾想像和預期的形象。

但現在困擾我的是超級英雄一直在體現美國霸權和他們有多強大。我是說,還有那個國家有勇氣塑造一個『巴西隊長』或者『法國隊長』呢?我想沒有!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最近直言美國強勢文化的入侵以及造成的惡劣影響。

如果這樣看的話,吳京及《戰狼2》的最大意義及價值並不只在於這部作品本身的票房,而在於,這個票房神話實際上打破了關於美國文化——政治強力的迷思。截止目前,這部電影的海外票房僅僅只有不到200萬美元,然而,僅僅依靠本土電影市場,它就能媲美世界上最成功最強大的電影產業所炮製的數字奇蹟。

而這實際上又從現實層面上和作品的內在故事主題形成了統一自洽的話語場,直白說來,中國市場便以足夠自給自足,單一市場便能夠抵禦外來入侵。按照這樣的邏輯推演下去的話,得出來的結論自然是讓人不寒而慄並不願看到的。(本文首發鈦媒體,記者/胡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星佳美麗 的精彩文章:

屬於野蠻男人的世界,讓你見識美國監獄裡的真實爭鬥
一部真實故事改變的電影:一人一車一段旅程,卻改變了世界!
逛街時男友總是看別的女孩,這時只需這樣做保證今後男友只看你!
這樣的臉蛋最好看!附:黃金比例圖,可拿自己的正面照做對比!

TAG:星星佳美麗 |

您可能感興趣

李偉建:巴以快被人忘了,背後是深刻嬗變
華為高通關係嬗變:昔日的主顧變對手
回頭再看,西方繪畫的嬗變與哲思
希臘輕步兵戰術的嬗變:從一文不值到戰場最佳輔助
驚悚漫畫《嬗變》男友竟是可怕兇手
解密茯茶千年嬗變的密碼:邂逅「金磚」的優雅與迷人
王陽明的「三不朽」與「三嬗變」
力量倍增器的嬗變:美國軍用通信衛星走向何方
道教的挑戰與嬗變
互聯網時代的嬗變,如同滅霸響指那麼可怕
解密茯茶千年嬗變的密碼:從歷史深處走向未來
記憶的嫁接:古淮陰地名的嬗變與傳承
桂系崛起,柳州本土汽車力量的嬗變,還記得當年那個斷腕壯士嗎?
從畫家到畫僧的嬗變
陳洪武:誰能在書法的時代嬗變中抓住機遇,誰就會領時代之先,開一代之新風
羅坑:體育小鎮的嬗變
「沉默的螺旋」理論及其新媒體背景下的嬗變
《湮滅》:自我毀滅和生命嬗變的第N種可能
人到中年的嬗變
上海臨港:從蘆葦灘涂到科創「明珠」的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