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思想者】與北戴河有關的歷史事件

【思想者】與北戴河有關的歷史事件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這首《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澤東1954年第一次到北戴河避暑、修養時所作,從此每年暑期領導人都會到北戴河辦公——接見外賓、開會、決定重大決策。就在這一年,北戴河接待的避暑、修養人員高達36,800多人,其中中央領導30人。



由此,北戴河成為中國「夏都」,與中國政治緊密相連,成為觀察中國政治的一個風向標。




毛澤東決策炮擊金門與出兵印度




1958年7月,親西方的伊拉克發生革命、黎巴嫩發生起義,英美分別軍事干預約旦、黎巴嫩。兩國革命所表現出的民族主義色彩令社會主義陣營無比振奮。7月17日,北京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50萬人參加的遊行,「抗議美國武裝侵略黎巴嫩,支持伊拉克共和國,支持黎巴嫩民族獨立運動」。次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六億人民同中東人民站在一起——首都五十萬人大示威高呼『美軍滾出黎巴嫩』」。




為了支援中東阿拉伯人民的鬥爭,同時也為了懲罰國民黨軍,摸清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意圖,毛澤東在北戴河會議上決定炮擊金門。



據炮擊金門前線總指揮時任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福州軍區政委葉飛在個人回憶錄中記載:1958年8月21日,毛澤東在北戴河1號樓召開了一個小範圍的軍事會議,出席者包括彭德懷、林彪及總參作戰部長王尚榮。在葉飛彙報完炮擊部署後,毛澤東突然提出「你用這麼多的炮打,會不會把美國人打死?」根據情報,當時美軍顧問已經配屬到國民黨軍營一級,葉飛只能據實回答「那是打得到!」聽完葉飛的回答,毛澤東考慮了十幾分鐘,又問「能不能不打到美國人?」葉飛答以「主席,那是不可避免的!」毛澤東聽完,沒說什麼就休會了。




次日,軍事會議繼續召開,毛澤東首先講話:「炮擊金門,是我們的內政問題,美國人無權干涉。炮擊的目的一是對國民黨的懲罰,二是要告訴美國人解放台灣是我們的既定目標,至於何時解放台灣和採取什麼方式,主動權在我們手裡,無需別人來指手畫腳……。」會議決定,計劃不變,8月23日炮擊金門。





1954年毛澤東在北戴河游泳(圖源:VCG)




在隨後的日子裡,毛澤東在北戴河不斷關注著金門的戰事。儘管8月下旬北戴河的海水已經有些冷,毛澤東在思考出一個對策後就下海暢遊一番,然後穿著睡衣召開會議,決定下一步軍事行動。最終,毛澤東最為擔心的美軍介入並未發生,反而是美軍自動與金門劃清界限,將金門排除在協防範圍之外,摸清了美國對中國戰略的底線。




1962年,中國出兵藏南懲罰印度的決策也是毛澤東在北戴河做出的。在毛澤東看來,這場戰爭不但是一場軍事仗更是一場政治仗,軍事仗要贏政治仗更要贏。



當時印度在世界上左右逢源,對外自我標榜為不結盟國家,是第三世界不結盟運動的領袖,與中國一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印度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被譽為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的代表人物;美國稱讚印度是「西方民主自由的櫥窗」,蘇聯讚揚印度是「向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這樣一個國家,打了它怎麼辦,怎麼收場?不僅美蘇會在這個問題上大做文章,也會造成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誤解和疑慮。




為此,在總參已經給中國邊防部隊下達預作戰命令時,毛澤東考慮還不到打的時候,想讓印度在邊境上再深入一些。一方面在政治上有利於揭露印度的侵略,一方面在軍事上,印軍越深入越有利於中國軍隊迂迴、包抄、聚殲。在中國邊防軍反擊之前,周恩來還仁至義盡地連續給尼赫魯寫了3封信,勸他懸崖勒馬。





印度方面公開的一些當年中印戰爭期間的珍貴圖片(圖源:TIME)




與此同時,毛澤東也為中國邊防軍對印作戰定下了幾項原則:「第一,我們的部隊只打到喜馬拉雅山腳下,到鷹窠山口、比里山口、莫吉山口就停下來;第二,主動撤退到實際控制線以北;第三,主動交還俘虜;第四,主動交還槍支等。」目的同樣是為在政治上打贏這場中印戰爭。



最終,印度不僅在軍事上慘敗,在政治上敗得更慘,所謂大國地位如過眼雲煙。而據英國記者馬克斯韋爾(Maxwell)所著《印度對華戰爭》披露,慘敗後尼赫魯曾寫信請求美國出兵制止中國侵略,但中國的撤軍使這封信成為笑談,所謂的不結盟、反帝領袖印度被撕下了偽裝。印度不僅輸了戰爭還輸了政治,顏面掃地。




鄧小平北戴河返京「保駕」




鄧小平第一次前往北戴河避暑要比毛澤早一年,只不過1953年鄧小平剛到北戴河兩周就被毛澤東一個電話召回北京。




原來,兩個月前中共中央召開全國財政工作會議,討論執行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時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鄧小平與政務院總理周恩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高崗同為會議主持人。會議期間,毛澤東因稅率改革等問題對劉少奇、周恩來不滿,並將這個想法透露給高崗。受此鼓舞,會上高崗與時任中組部長饒漱石利用財經工作上的一些缺點和錯誤,攻擊劉少奇、周恩來等人,引發高層的紛爭。




8月初,毛澤東看到會議已經偏離了預定的軌道,就讓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打電話到北戴河「搬救兵」,請在北戴河修養的鄧小平和中央書記處書記陳雲回京參加會議。鄧小平、陳雲返京並在會議上講話表態後,會議的氣氛才緩和下來,並於8月11日閉會。然而,這次會議在高層所產生的裂痕已經埋下,一年後高崗、饒漱石退出政治舞台。



文革時期,中國政治脫離常軌,高層的北戴河暑期辦公制度名存實亡,不過一些高層仍然喜歡到北戴河修養,如林彪。1971年9月12日晚,林彪正是從北戴河直趨山海關機場,上演了一場「夜奔」的悲劇。





1984年7月,鄧小平和女兒(右)及孫子、外孫女在北戴河浴場(圖源:VCG)




晚年鄧小平:下得海、打得牌




文革結束後,1980年鄧小平重返北戴河避暑。



1983年7月17日早晨,鄧小平抵達北戴河後就收到了公安部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的《關於發揮專政職能改善公安裝備的報告》。鄧小平看完,批評報告寫的「不痛不癢」,鑒於當時隨著經濟上的開放社會治安不斷惡化,鄧小平立刻將公安部長劉復之召到北戴河「耳提面命」,要組織幾次「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戰役」,是為「嚴打」。中國「嚴打」的濫觴由此始。




嚴打中,包括朱德之孫朱國華在內一大批所謂的紅色家庭後代、權貴子弟被嚴懲甚至槍斃。1985年,時任政治局委員胡喬木之子胡石英涉嫌貪腐,在胡耀邦批准下甚至對胡家進行了「抄家」。由此可見嚴打之嚴,但其從重從快處理刑事案件的做法,難免會造成一些冤假錯案,這一流毒至今仍未完全消散。




1988年,北戴河會議上,鄧小平決定實行價格闖關,試圖通過政府短期內提高大部分商品價格,解決價格雙軌制下的一系列複雜的經濟問題。然而,改革尚未實施就在本就嚴重的通貨膨脹基礎上引發更嚴重的通貨膨脹,使改革遇到阻力甚至擱淺,鄧小平也在十三屆五中全會上辭去最後一個職務——中央軍委主席,退休。




退休後的鄧小平仍不忘北戴河,不忘在北戴河游泳。在他看來,游泳與橋牌是身體健康的兩大標誌,能下海游泳說明身體還不錯,能打橋牌說明腦子還沒壞。1992年南巡後,鄧小平帶著全家最後一次到北戴河,最後一次下海游泳。




2003年,由於非典影響,高層不得擅自離開北京,持續幾十年的北戴河暑期辦公制度被取消,不過每年黨代會、中央全會前仍習慣在北戴河決策一些重大事件。  



掃一掃,讚賞思想者



封號嚴重,掃碼加友,以備時需,已加忽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想者參考 的精彩文章:

《戰狼2》中一個神秘的鏡頭99%的人沒看到,而它卻是軍人的命根子!
【思想者】有一種生活,叫向死而生 (此文勝讀10年書)
【思想者】為了中國,請不要輕言中印戰爭
【思想者】粟裕排名元帥第七,周恩來一句話將其除名
【思想者】歷劫不死的中華文明,一口氣讀完5000年世界史

TAG:思想者參考 |

您可能感興趣

有關康熙的歷史故事
劉澤華:《中國政治思想通史》有關的題外話
有關於康熙的歷史故事
【海絲百問】你知道泉州現存與錫蘭王國有關的史跡在哪裡?
南海撞機事件和中國空軍的裝備落後有關係嗎?答案揭曉:關係很大
與唐詩有關的事兒
記錄有關牙齒的胡思亂想
劉嘉玲事件的真相原來是這樣,網友:跟向華強沒有關係?
《紅樓夢》的故事原型真的與納蘭容若或者董鄂妃有關嗎?它到底是歷史還是家事
和漢中有關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你知道多少?
潘瑋柏一臉認真沉思人生,網友猜測與吳昕有關
中國「雙魚玉佩」事件是真的嗎?羅布泊與多時空宇宙真的有關嗎?
劉憲華微博關注了呂思清,卻沒有關注女神,網友:是假的喜歡吧
【真相】章丘古遺址引發新猜測 或與「古譚國」有關?
梁朝偉為什麼從不做真人秀?網友:難道和當年五虎將的事情有關?
趙麗穎宣布結束與經紀人的合作,網友問:與馮紹峰的事有關?
真的與楊貴妃有關嗎?
讀書:尋找有關西南聯大的答案
楊蘇奮:有關雷鋒和雷峰塔的故事
想聽一下嗎?有關北碚縉雲村的茶語「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