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如果汽車廠商都想自己研發自動駕駛,Waymo還有哪些出路?

如果汽車廠商都想自己研發自動駕駛,Waymo還有哪些出路?

如果汽車廠商都想自己研發自動駕駛,Waymo還有哪些出路?

雷鋒網按:雖然 Waymo 的自動駕駛可能是全世界上最好的技術,但是它還沒有找到將這一技術帶到市場的可行化路徑。

最好的技術不一定能贏得市場。如果一家公司不能通過它的技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那麼它就會被同一類型的公司打敗,這是 Waymo 面臨的根本性問題。

由於 Waymo 在公開場合已經明確表示不會造車,所以 Waymo 只能通過與汽車廠商的合作來接觸終端用戶。

但這家成立於 1998 年的矽谷公司與有著百年汽車公司相比,公司文化截然不同。

去年被通用汽車收購的 Cruise Automation 便是一個例子。Cruise Automation 聯合創始人兼 CEO Kyle Vogt 在一次公開會議中對外界傳達了這樣的現實:在一家大公司中打工不是那麼順利的事情。我們花了6 個月到 1 年的時間才明白怎麼樣和所有人融洽地工作到一起,並得到成果。

去年,福特與谷歌分道揚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雙方都未認可各自的公司文化。然後還有一個尷尬的事實擺在眼前:迄今為止,Waymo 也沒有與任何大型汽車廠商達成大規模合作。

即便 Waymo 與菲亞特克萊斯勒達成了合作,最近有傳言稱後者在尋求被收購,以及這家汽車公司在今天(8 月 16 日)宣布加入由寶馬集團、英特爾和 Mobileye 組成的陣營中。這也間接為 Waymo 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合作帶來了不穩定因素。

汽車廠商想收購,而不是合作

一個對 Waymo 不利的消息是,汽車廠商有強烈的自己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願望。由於一輛自動駕駛汽車預計將替代 5 到 10 輛由駕駛員駕駛的汽車,製造業將成為汽車產業鏈中價值較小的一部分。

如果汽車廠商都想自己研發自動駕駛,Waymo還有哪些出路?

如果汽車廠商都想自己研發自動駕駛,Waymo還有哪些出路?

目前,自動駕駛汽車的大部分收入將來自自動駕駛共享服務。

長期來看,汽車的產量將會下降——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將替代有駕駛員的汽車。這意味著大部分汽車價值鏈將從硬體轉變為軟體和服務。而汽車廠商為 Waymo 生產製造這樣的汽車,無異於自掘墳墓。

一些有實力的汽車廠商,更喜歡收購類似 Waymo 這樣的公司。另一方面,還有一些極客工程師紛紛創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其中還有幾家公司正是 Waymo 的前員工創辦的,如 Otto,Nuai.ai,Aurora 等公司。

其中最為知名的是 Aurora,從 2009 年到 2016 年期間領導谷歌無人車項目的 Chris Urmson,在去年與特斯拉前 Autopilot 負責人 Sterling Anderson 共同創辦了自動駕駛公司 Aurora Innovation。像福特這樣的公司,收購如 Aurora 這樣的初創公司比與 Waymo 合作更有吸引力。

據雷鋒網了解,在與 Waymo 的合作談崩了之後,福特就投資了一家 Argo AI 的初創公司。去年通用汽車也做出了同樣的舉動——收購自動駕駛公司 Cruise Automation。

如今,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相繼湧現,其他汽車廠商也可以效仿這一種做法,這讓 Waymo 的地位變得十分尷尬。

Waymo 未來的路徑

有分析指出,Alphabet 有 3 個選擇:

1、買下一家汽車廠商;

2、將 Waymo 出售給汽車廠商;

3、繼續保持與汽車廠商的合作關係,但不一定保證這條路徑的成功率。

如果繼續選擇 3,Waymo 最後的結局有可能變成谷歌另外一個失敗的 Moonshot 項目。選擇 1 看起來不太可能,收購一家汽車廠商將會花費上百億美元,這可能也是 Alphabet 採取的最危險的舉措。

選擇 2,可能是 Alphabet 收回投資的最佳方式,甚至能獲得幾倍的回報方式。但 Waymo 在自動駕駛領域耕耘了將近 10 年,並希望普及這一技術,尤其考慮到市場的預期規模,如果你是 Alphabet 的 CEO Larry Page,你會怎麼做?

這個問題對於 Alphabet 的誘惑在於,它還是會選擇第三個方案。即使 Alphabet 最後決定將 Waymo 出售,這對某些現金流緊張的汽車廠商來說,Waymo 的市場價值也會比 Alphabe 給的少。

對目前希望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尋求機會的投資人來說,Alphabet 也許不是最好的選擇。雖然 Waymo 的自動駕駛可能是全世界上最好的技術,但是它還沒有找到將這一技術帶到市場的可行化路徑。

雷鋒網推薦閱讀:

千里眼順風耳都得有:Waymo自動駕駛汽車正在學習如何辨別應急車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原始人穿越現代社會、自閉症患者的AR新世界
CSS2017騰訊安全探索論壇含金量比肩BlackHat
聯想創投投資的首個協作機器人:揚天科技完成5000萬Pre-A融資
亮風台獲近億元 B 輪融資,VR 寒冬之後,AR 廠商的春天要來了?
再降用車門檻:特斯拉正式向市場投放家用充電樁,售價1000美元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就Uber自動駕駛汽車出事後感言,自動駕駛為何還不能在中國實現
在自動駕駛卡車上路前,PlusAI有哪些實踐和思考?
用單攝像頭實現自動駕駛,Mobileye的底氣來自哪裡?
兜風、打盹、刷手機?Waymo自動駕駛車還你自由
全球首例,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路人,你還敢坐嗎?
Uber自動駕駛出事故,誰來為科技的失誤「買單」?
不只汽車可自動駕駛,Uber 想將相關技術用到滑板車上
Waymo自動駕駛汽車撞了 這次依然是人類的鍋
Waymo的自動駕駛就要商業化了,但它還需要克服這兩種故障
你想要的自動駕駛汽車,為何遲遲不能出現?
這次Uber自動駕駛汽車事故,我們或許能看見技術的原罪
不論Uber自動駕駛車事故責任方在誰,它都警醒頭腦發熱者
自動駕駛汽車,你敢開嗎?
從商業模式出發的AliOS能否實現自動駕駛的彎道超車?
你現在可以乘坐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由Waymo提供
與Uber和解的Waymo,想落地自動駕駛技術還缺啥?
該如何看待Uber的自動駕駛汽車「殺人」事件?
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路人,但這不僅只是Uber的危機
把本田CR-V坑哭,但新能源車自動駕駛卻還用,iBooster有何能耐?
該擔心的還是來了: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路人 已暫停測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