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天帝釋皈依三寶舍驢身

天帝釋皈依三寶舍驢身

天帝釋過去興建佛塔、勸人發心,因而感得生在三十三天的果報。當他天壽即將結束時,五衰開始現前。

所謂「五衰」是指:一、頭上花萎,天人頭冠上的花開始凋萎;二、身失威光,身上的光明開始消失;三、不樂本座,天人的寶座都是由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硨磲七寶所成,上面還有寶蓋,壽命快終了時,會開始不安於座;四、腋下汗臭,天人平日身體非常潔凈,但臨命終時,兩腋會開始出汗;五、塵土著身,天衣開始出現污垢,且身體發出難聞的氣味。

天帝釋用天眼一看,知道自己將投生至一位制陶者所飼養的母驢腹中,驚慌之際,想起佛陀是三界中唯一能濟拔眾生出離苦海的人,便趕到佛所求受三皈。

當時佛正在耆闍崛山石室中坐禪,入普濟三昧。天帝釋見到佛,便稽首作禮,至誠皈依佛法僧三寶。禮拜完、正要起身時,他在天界的壽命也剛好結束,於是神識即刻投至驢胎里。

此時,不知何故,系綁母驢的繩索突然鬆開,母驢竟然跑到放置陶坯的地方胡亂踩踏,主人一時怒氣衝天,用扁擔責打驢子,沒想到母驢就此流產。

於是天帝釋的神識又回到天上,回復天帝之位。這時,佛陀早已知悉一切,一出定便讚歎:「善哉,天帝!你於臨命終前至心皈命三寶,使得本應墮入畜生道的惡業消除,不再承受其苦。」

接著,佛陀為他開示:「一切有為法皆屬無常,萬法自有興衰;有生必有死,唯有契悟無生之理,才能得涅槃之樂。就像陶器,不論多美觀,終究有破碎、敗壞的一天,生命也是如此。」

天帝釋聞佛開示,除了契悟無常,並體達罪福因果變化不住,世間興衰成壞根本之理,當下證得初果須陀洹。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一》

《校量功德經》云:「四大洲中,滿二乘果,有人盡形供養,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作如是言:『我某甲皈依佛、法、僧』,所得功德,不可思議。以諸福中,唯三寶勝故。」

興建、供養寶塔的功德無量,但仍比不上以清凈心皈依三寶的功德。因此,修行當以三寶為導師,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依靠三寶,心系正法,信心堅定,必能斷除煩惱,轉化業力,止息無邊的生死苦輪。

收聽『佛教故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聖空甘露傳媒中心 的精彩文章:

採花遇佛供養 佛教故事
佛母寺夏安居 齋堂的清晨
小沙彌伏梵志 佛教故事
佛母寺夏安居 菜地的豬糞

TAG:聖空甘露傳媒中心 |

您可能感興趣

皈依三寶之僧寶
什麼叫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指的是哪三寶?
什麼是皈依三寶?
什麼叫「皈依三寶」?
我們為什麼皈依三寶?
想皈依先了解佛教三寶
佛教里的「三寶」是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皈依三寶得解脫
為何要皈依三寶?
明憨大和尚:認識三寶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意味著什麼?
三皈依復甦內心寶藏
以唐卡表佛身:淺說薩迦皈依境
皈依三寶 覺悟人生
為什麼需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意味著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非戒卻為「一切戒之根本」
藏傳佛教不是四皈依,更沒有三寶之外的第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