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膀胱經】中膂俞穴:溫陽理氣,清熱散寒

【膀胱經】中膂俞穴:溫陽理氣,清熱散寒




【讀音】




zhōng lu shu




【中膂俞穴名釋義】





中,與外、與旁相對,指體內。膂,脊骨也。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脊骨中的氣化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本穴位在脊背下部,脊骨為腎之所主,內藏水液,水液氣化後由此外輸膀胱經,故名。別名之意與中膂俞同。





【中膂俞穴位位置圖】





在骶部,橫平第3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1.5寸的位置(圖⑨)。




【圖解中膂俞穴位的位置】





坐位,從骨盆後面髂嵴最高點向內下方骶角兩側循摸可觸及一高骨突起(髂後上棘),與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處即第1骶椎棘突,向下數2椎體即第3骶椎棘突,再旁開1.5寸處,按壓有痛感(圖⑩)。



【中膂俞穴養生功效】





溫陽理氣,清熱散寒。


主治泄瀉;疝氣;腰脊強痛,坐骨神經痛;腳氣;腸炎;腹膜炎。




【經穴養療法】





刺法:直刺0.8~1.2寸。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推拿:點按法、揉法、推法、摩法。




【穴位配伍調身祛病】




配大敦穴治疝氣。







足太陽膀胱經,運行人體中寶貴的體液,關係到全身的健康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大全 的精彩文章:

【經外奇穴】定喘穴:哮喘病人必記穴
【膀胱經】大腸俞穴:疏調腸胃,理氣化滯
【膽經】正營穴:清頭明目,疏風止痛
【膽經】承靈穴:清利頭目,疏散風熱
揉揉這些穴位 身體健康人舒暢

TAG:穴位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

肓門穴:理氣和胃,清熱消腫
臂臑穴:通經活絡,理氣消痰,清熱明目!
【每日一穴】外陵穴: 和胃化濕, 理氣止痛,調血理氣
中都穴:疏肝理氣,調經止血
【每日一穴】璇璣穴:利肺清咽、寬胸理氣
理氣和胃清熱消腫 按摩肓門穴
【每日一穴】臂臑穴:通經活絡,理氣消痰,清熱明目
清熱止血、潤肺理氣
【每日一穴】中都穴:疏肝理氣,調經止血
【每日一穴】肩髃穴:疏經利節,祛風通絡、理氣化痰
行間穴:清泄肝火,疏肝理氣,熄風潛陽
石關穴:調理氣血,降逆止嘔,溫經散寒
孔最穴:清熱止血,潤肺理氣,清熱解表,潤肺利咽
陽交穴:疏肝理氣
《神農本草經》:「白蒿」祛風除濕、理氣散寒,建議收藏
大敦穴:疏肝理氣,調經和營,回陽救逆,調經通淋
經渠穴:宣肺理氣,清肺降逆,疏風解表
【每日一穴】極泉穴:寬胸理氣,活血通絡
風水:巒頭和理氣
【每日一穴】極泉穴:行氣活血,寬胸理氣